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陈岗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224-229
基于军事及易货贸易的需要,1939年国民政府对猪鬃实施了贸易统制。猪鬃统制内容包括"核定价格、统制收购、限制储存、管制运销"四个方面。国民政府通过对猪鬃统制,达到了既定的目标,同时促进了战时猪鬃事业的发展。但猪鬃统制是对自由贸易的剥夺,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从业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3.
陈雷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4-58
抗战时期,面对严重的粮食问题,国民政府实行田赋征实,将粮食问题纳入战时统制经济轨道。在田赋征实过程中,国民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解决粮食的仓储问题,包括仓库建造、粮食运输、粮食入仓以及入仓后的管理等,取得了较好成效,为保障粮食的分配和供应奠定了基础,对支持抗战起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余晓峰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3):104-107
抗日战争时期,我国中等教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教育规模扩大、教育布局渐趋合理、教育质量有所提高。战时中等教育既有强烈的战时特征,又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这一时期中等教育的发展是由多方面因素促成的,主要是由于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正确措施的缘故,其次也是由于广大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使然,还有就是国统区战时经济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抗战时期,为了解决粮食运输问题,国民政府从上至下设置了相关的粮食运输机构,并对粮食运输施以必要的管理。针对粮食运输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国民政府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力图改善,然因财力、人力、交通等诸多因素制约,效果并不显著。在特殊之战时,对国民政府的粮食运输制度不应苛求,它基本上完成了自身的使命。 相似文献
6.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3-27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建立三民主义及中国本位合作理论体系,希望给战时经济以极大推动。为维持城镇公教系统的正常运转,国民政府相继制定物价政策、统制政策、专卖政策、优惠政策等鼓励消费合作社发展,这些举措的目的是政府依靠行政力量调控物资、平抑物价进而满足城镇公教人员与普通居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7.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为应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并促进国内社会发展采取了较为积极的人口政策。国民政府在这一时期并未形成一套系统的、及时有效的人口政策,更大程度上是对现实的被动反应。分析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人口政策,有助于了解抗战时期社会发展状况,也能为建国后中国人口政策的制定寻找一定的历史渊源和背景。 相似文献
8.
张根福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7(6):29-34
"米统会"是在日伪原有的粮食统制政策日益陷入困境,日本被迫实行"对华新政策"的背景下产生的,它是一个完全受日伪控制的半官方商业经济组织。为实施粮食统制,"米统会"采取了多种超经济的强制手段,给华中沦陷区民众带来深重的灾难。 相似文献
9.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大学教育政策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永萱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1):35-40
抗战时期,我国大学教育陷入危机.国民政府教育部根据"战时需作平时看"的方针,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政策.主要有:内迁并调整院校科系,实施战时救济,改革教育制度,服务抗战、配合抗战等.这些政策对战时大学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我国当今大学教育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近现代复杂的历史背景下,国民政府意识到边疆教育问题牵涉边疆地区的政治、经济、国防和民族事务的建设,为有效发展边疆教育,在统治初期就构建了管理边疆教育的多重机制。但是随着抗战的爆发,多方管理的边疆教育机制出现了弊端,为加强统制管理,又设置了边疆教育委员会。边疆教育委员会的成立经历了酝酿和实行两个阶段。《边疆教育委员会章程》的出台,标志着边疆教育委员会正式成立,开始了规范的咨询审议活动。边疆教育委员会自成立之后为各方面人士讨论边疆教育问题搭建了宝贵的平台,在运作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邀请政府多部门高官参加会议,避免了管理效率低下和部门间互相扯皮的弊端;二是众多学术专家参与有关边疆教育的咨询审议活动,为推动边疆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三是大批来自边疆教育界的代表和民族人士的参会,对增进教育界人士正确认识边疆地区、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边疆教育的措施是十分有利的;四是由于委员会开展了大量的咨询审议工作,出台了不少具有可操作性和有针对性的措施,这一时期边疆教育的发展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1.
李立菊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4(4):16-18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推动下完成的,没有国共合作就没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没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就没有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时期战略防御阶段的国共合作共同抗敌,对于振奋全民族的抗日斗志,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最后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粮政之相似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银侠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7-22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粮政之相似性主要有三:实施背景的一致性;实现目的之相同性;政策实施迂缓的相似性。两党粮政都是成功的,为抗战胜利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因之,从粮政的视角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唐正芒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6)
“民族形式”问题的论争,是抗战时期我国文艺界关于文艺理论的一次最大的论争。今天我们应该全面地、历史地来评价这次论争。这次论争对于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艺事业仍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兼顾时序 ,从空间角度选取了几个中心城市的戏剧活动连缀成篇 ,对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戏剧运动作出了基本轮廓的勾勒 ,并对一些重要戏剧现象的历史文化意义作出了某种理解与阐释。 相似文献
15.
冯淑英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2):118-121
国民党地方实力派的局部抗战,推动了民众救亡运动的发展,在客观上为全民族抗战的发动准备了群众基础;同时他们在国民党内的率先联共抗日,促成了国共的第二次合作,给全国抗战局面的形成创造了政治前提;芦沟桥事变后,地方实力派揭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敦促蒋介石下定抗战决心,对全面抗战的开始发挥了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6.
曾庆榴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5):87-91
抗战时期,在余汉谋所率的部队中,国民党、共产党、第三党成员及无党派人士曾经有过一段共事合作,并一度形成了多党和非党成员合作抗日的局面。这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气候下党派关系获得部分调整的一种反映,在全国抗战史上尚较为罕见。虽然当中发生了曲折,但从全民族抗战的眼光看,那一段历史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黄建华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0(4):68-72
国民党政府对新疆三区革命的政策随着国内外政治局势的演变在不断变化、调整,即分别采取了以军事手法抵制三区革命发展的政策、试图用《和平条款》统一三区的政策、与三区武装对峙以待时局的变化的政策、向三区让步以维持新疆现状的政策。 相似文献
18.
战时四联总处侨汇经营管理政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红曼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31-34
四联总处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最高金融机构,在侨汇经营管理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对当时金融外汇与国内生产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参考四联总处相关史料,对其侨汇经营管理政策展开分折,对于当前金融体制改革和银行制度创新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王田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9(1)
抗战时期,西南地区的人类学研究空前繁荣。其中,四川西北岷江上游羌族地区的人类学研究,成为该时期人类学西南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中外知名的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纷纷深入羌族地区,从事实地考察,完成了数量可观且高水准的学术著作。本文在阐述抗战时期这种特殊的时代与学术背景的基础上,梳理了该时期四川羌族地区人类学研究的主要学术成果,并分析了抗战胜利后该地区人类学研究的继承与延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