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清算胡适的反动政治思想”一文,揭露了胡适——从留学美国开始到全国解放他逃亡到美国时为止其反动政治思想是一贯的,又是发展的。胡适开始就以“世界公民”自居,就对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决心主张不争主义”,这和他直到最近仍旧无耻地赞同美帝侵略中国大陆的主张,是一脉相承的。本文虽然和上期郑鹤声先生的论文内容有相同处,但重点不同。  相似文献   

2.
一、中国抗日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开战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波及的地域最广,付出代价最大的战场之一,对打败日本法西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中国抗日战争开战最早。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撕毁“九国公约”,置世界舆论于不顾,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开始实施其“基本国策”,比德国法西斯侵略波兰,挑起欧洲战争整整早了8年时间。随后,日本帝国主义得寸进尺,把侵略触角伸向关内,1935年制造“华北事变”,1937年7月制造“七·七”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目的不仅要变中国为其完全殖民地,而…  相似文献   

3.
<正>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但归根结蒂是经济的产物。帝国主义对外发动侵略战争,根本目的是为夺取与维护其经济利益,即为寻找、扩大与巩固其商品销售与资本输出市场及原料产地。所以帝国主义对外侵略战争,本质上是经济侵略战,而军事侵略、政治侵略仅是其经济侵略的手段而已。1937年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就是想把中国变成它的独占殖民地,吞并中国经济。在战争中日本提出的中日“经济提携”、“经济合作”与建立中日“经济集团”等口号,都是“经济并吞”的别名;后来日本提出的建立包括南洋在内的“大东亚共荣圈”,则想进一步把它的经济侵略魔爪伸向整个东亚地区。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佛教徒何明栋1931年“9·18”事变后,日寇大举入侵我东北三省。在这民族存亡紧急关头,全国广大佛教徒与全国人民一道奋起抗日,中国佛教会常务主席圆瑛法师立即发表《为日本侵略致彼国佛教界书》,指出日本侵略者“竟以侵略之政策,占据中国领土...  相似文献   

5.
华侨对祖国抗日战争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侨对抗日战争的贡献,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谴责侵略,争取外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陈嘉庚就致电国际联盟和美国总统,要求履行国际条约义务,制止侵略,维护和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句和其他地区的华侨抗日救亡组织,更是运用各种形式,如印发各种文字的传单、小册子,出版报纸杂志,举办演讲会、抗战图片展览,演出戏剧,到当地日本使领馆前示威游行,等等,声讨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所犯下的涛天罪行,呼吁各国爱好和平的政府和人民声张正义,制裁日本,并从道义上、物质上支…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爆发后 ,基督教大学在艰苦的战争条件下坚持办学 ,为中国的抗战建国事业服务。基督教大学师生响应民族召唤 ,以各种形式直接参与了反抗日本侵略的斗争。同时 ,各学校都积极调整教学方针以培养符合战时需要的人才。基督教大学抗战时期与整个民族共赴国难 ,进一步推动了其中国化进程 ,有力地改变了自身的形象 ,开始被接受为“中国人的学校”。  相似文献   

7.
<正> 一、法西斯主义者疯狂地叫嚷要以战争为手段,把法西斯制度推行于全世界。因此,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为反对法西斯侵略而战,它在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战的同时,也具有为了人类避免法西斯暴政统治而战的性质。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国决不是偶然的,它早有灭亡中国、独霸亚洲控制世界的野心。正如日本首相田中所说的,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促使日本帝国主义终于冒险走上发动战争的道路,而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则开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个战场,牵制了绝大部分的日本侵略军,打乱了日本法西斯的世界战略计划,为世界反法西斯人民打头阵。正如 1938年 9月共产国际文件中所说的:伟大的中国民族起来反对野蛮的暴力不仅是为了保卫自己的自由和独立,也是保卫全世界人民的自由和平事业。中国的胜利是对一切法西斯的沉重打击。1931年日本法西斯精心策划和挑起了“九·一八”事变,迅速占领了中国东北全境。面对日本法西斯的野蛮侵略,中国人民并没有畏惧,而是勇敢地拿起武器,开展了抗日运动。“九·一八”事变后的最初两年在东北自发起来武装抗日的就达三十多万人。除了东北,在一切受到日本法西斯侵略的地方,中国人民都奋起抵抗。1932年,“一·二八”事变蔡廷锴率中国  相似文献   

8.
在九月二十二日联合国大会上,帝国主义者美国代表洛奇忽然以历史学家的面孔出现,侈谈起中美关系史来,说什么美国“对中国从来没有实行过任何帝国主义政策”,美国对中国的政策“始终是使中国不受外国支配”。美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事实俱在,决不是洛奇之流所能歪曲和抵赖的,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一百七十多年来的中美关系史吧。一七八四年美国的第一艘商船——中国皇后号抵达广州,开始侵略中国。从一八四四年签订第一个中美不平等条约——“望厦条约”到现在已有一百七十四年的历史。和英国一样,美国也是最早运鸦片到中国来的鸦片贩子。远在鸦片战争前二十年,美国就是贩卖鸦片的主要国家。一八三九年,林则徐在广州查禁鸦片,在缴获的鸦片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出自美国人之手。一八四○年鸦片战争爆发,美国支持英国侵略中国,并由美海军统领加尼率领一个海军舰队驻在中国海面直接加入战争。鸦片战争  相似文献   

9.
<正> 抗日战争是百余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斗争中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的战争,它一举洗雪了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来中华民族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显示出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振兴民族的巨大力量,显示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表明了爱国主义是凝聚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是推进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精神动力。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既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政治、军事上的胜利,也是始终动员和鼓舞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爱国主义精神的胜利。在全民族的抗战中,中国共产党人的言论、行动所表现出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永远闪烁着耀眼的光辉。 一、唤起全民族爱国主义的忧患意识和空前觉醒 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看在什么样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人民的伟大抗日民族解放战爭中,美帝国主义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这本来是历史已經作了結論的。但是,在目前美帝国主义如此猖狂地扩大侵略越南的战爭,頑固地推行其反革命全球战略,梦想称霸世界的情况下,重温抗日战爭时期这段历史,研究当年美帝国主义如何以“友誼”、“和平”的姿态出现,用“援华”抗日、“調处国共关系”作掩护,大力扶持蔣介石,企图絞杀中国革命力量,排除其他帝国主义在华势力,独占中国的种种阴謀活动,对进一步认識美  相似文献   

11.
每当人们提到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自然想到“七·七”芦沟桥事变,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而且在目前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书籍或论著中,都把“七·七”事变作为抗日战争的开始。但是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的这段历史发展过程来分析,可以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并不是从“七·七”事变开始的,而是开始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 一、“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军国主义推行大陆政策的必然,是其实现占领中国进而称霸亚太地区的关键性的一步。 日本自明治维新走向资本主义道路的同时,也走向了向邻国扩张的道路,在明治政权确立之初的《五条誓文》中就有“大振皇国之基础”,“开拓万里波涛,布国成于四方”。制定了野心勃勃的扩张计划:先占领台湾、朝鲜半岛,之后占领中国东北,再占领中国本部,进而称霸全世界。根据这一方针,1894年和1905年先后发动了甲午、日俄两次战争。通过这两次战争,日本侵占了台湾、澎湖,并把南满和东蒙从俄国人手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日、意三个法西斯国家为重新瓜分世界、称霸世界而挑起的。日本是最早点燃起侵略战火的国家。它发动侵华战争,不仅是为了奴役中国人民,而且是为进一步建立所谓“大东亚共荣圈”,与美英争霸亚太地区,并侵略社会主义苏联的一个战略步骤。由此决定,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必然影响和损害美、英、苏等反法西斯主要大国的利  相似文献   

13.
略论抗日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抗日战争时期,美国的对华政策是多变的,前后不一致的。本文就此问题谈点看法。打着“中立”幌子,实行两面政策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后,美国为了维护它的利益而采取了两面政策:一方面不愿日本独占中国,希望中国拖住日本,借助中国的抗战削弱日本的实力;另一方面美国又纵容日本侵略;企图借日本之手扑灭中国人民革命,并妄图把战火引向苏联。因此,中日战争初期,美国在“现购”“自运”法案下不断地把大量军需品供给日本。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立足于不断发展变化的国际形势和国情背景,从“立国”到“富国”再到“强国”,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了长期而艰辛的探索。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治国实践,折射出了其治国特点的嬗变与演进——从善政不断走向善治、从传统管理型不断走向现代治理型。  相似文献   

15.
从本世纪20年代中叶起,由于种种原因,帝国主义列强纷纷退还中国庚子赔款,表示兴办文化教育事业。我国文化教育界人士对此也颇为关注,一时形成“庚款兴学运动”(亦称“退款兴学运动”)。 “庚款兴学运动”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退款兴学”上,不仅各列强的表现有差异性,其意图与效果有一定的矛盾,而且涉及中国各界特别是文教界人士的活动。对于这样一个问题,在旧中国时期,只述及事情始末,基本上避开其侵略性质一面。新中国成立后,开始揭示其本质,但因“左”的影响,往往回避或者笼统地冠以文化侵略的结论。今天,我们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研究,展现其全貌,力求作出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评价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1970年代以来,在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二战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美国学者放弃了费正清等人的“西方冲击论”和“传统中国论”,开始着眼中国内部,力图证明传统中国自身的活力.在这种积极观念的鼓舞下,“晚期帝制中国”这一概念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本文将其作为美国中国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关键词,深挖其内涵和外延,力图以小见大,展现出1970年代以来美国中国史研究的一个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17.
王依娜 《河北学刊》2022,(4):217-224
老年社会福利发展史在本质上是国家、社群与老年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史。西方老年社会福利在趋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其研究视角从“国家”“社群”转向“老年人”;理论解释从“国家功能论”“多元论”向“人的需要理论”渐进;老年社会福利理念从“制度建构论”到“社群多元论”,并在应对“新社会风险”过程中基于“老年人需要论”迈向“积极老年论”。本文通过梳理西方老年社会福利研究的演进历程,讨论其研究视角历史变迁的过程及其社会基础,揭示学术研究变迁与政策演进的内在联系与耦合性,并由此为当代中国老年社会福利理论发展提供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起始时间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抗日战争”的起始时间,学界目前的看法并不一致。本文认为,抗日战争还是应该从“9.18事件”的爆发算起。因为从“9.18事件”到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中日之间所发生的一切战事都是具有相对连续性的一个事件,即中国人民民族解放的“抗日战争”,“卢沟桥事件”不过是整个抗日战争的一个环节和步骤。如果将“卢沟桥事件”视为抗日战争的起点,那么,不仅缩小了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所犯下的罪行,而且还会给日本右翼势力留下诡辩的口实;不仅小视了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历史功绩,而且还会割断作为一个整体的抗日战争发展变化的内在联系,给抗日战争史的研究带来诸多不便。如果将抗日战争从“甲午战争”算起,也有一点牵强附会,因为在“甲午战争”和“9.18事件”之间,日本在中国领土上所进行的各个战事和后来的抗日战争不具有内在的本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地开放沿海都市和长江沿岸都市,随着对外开放,欧洲经济对中国侵略亦开始了。欧洲的企业、个体商人的在华经济活动正是侵略性的,但是,为了发展中国国民经济,实行开国政策,无可置疑,有进步意义。多年来,中国和日本历史学界对欧洲人在华经济活动有两个偏倚评价,就是排外主义的,还是媚外主义的。这样的主义都是从深层心理来的,而决不是学术的看法。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了解欧人在华活动对中国经济有两面性,一面是侵略的,一面是进步的。可是,这种看法还是一般水平的,没有根据理论精辟分析的。我们应该从分析鸦片战争前后的情况来发现中国经济的“近代化”条理。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经济已经开始走上“近代化”的道路。如果我们已经认为欧洲资本主义经济比清代旧式经济还有进步的意义,那末,从这样的观点来说,其“近代化”就是西洋化,而清代旧式民间经济不能进入“近代化”的门口。反之,最近,美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思想史的角度,考察了从变雅到老子思想贯通与演进的轨迹——从疑天、骂天到以“道”代天,从哀民多艰到剖判现实,从忧生怨战到兵者凶器,从“人惟求旧”到“小国寡民”——既有对天道、社会、人生的理性思考,又有对理想的终极向往。面对礼乐开始崩坏的现实,变雅与《老子》表现出的情调相似,但思想内涵复有不同,前者的立足点是有为,后者的立足点是无为。在诗歌与哲学的相互辉映中,拯救与逍遥这两大思想主题已得到了最先呈现,也为后世诸子思想的郁然勃发埋下了深刻的伏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