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唐琼  吴静 《科学发展》2022,(9):104-112
当前户籍制度改革带有城市户籍导向,其举措更多的是想方设法让农民获得城市户籍。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户籍制度改革的实质应是实现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一直以来,城市户籍对于农民的吸引力也是源于城市户籍背后的福利与政策。因此,有必要剥离附着于户籍上的额外权益,加快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乃至消除城乡户籍之间的权益和福利差异。给予不同户籍人群公平公正的发展机会,才是推行户籍制度改革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户籍制度与代际职业流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通过分析1996年"当代中国生活史和社会变迁"的全国性抽样调查数据,研究当代中国家庭背景对职业流动的作用,并对城乡间的制度分割给予特别的关注。研究发现,农民的代际流动率相当高,城市中的社会流动也具有相当的"开放"性。本文认为这种模式是由中国独特的户籍制度造成的。这一制度使得农村中从事非农职业、没有改变户口性质的农民子女还要继续务农;只允许农村中受过很高教育的人获得城市户口。这种状况使以往仅限于城市人口的社会流动研究产生严重的样本选择性偏误。本文的分析对理解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流动过程中的作用、不平等和社会流动之间的关系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对俄罗斯境内人口流动和俄罗斯外来移民情况进行分析,对俄罗斯境内人口流动的趋势和境外人口的来源国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城乡流动中的传播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问题是关系着国计民生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现实生活中这个问题的升温,学界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也逐渐展开.本文着眼于农民工城乡流动这个过程,通过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的方式对农民工流动情况中存在的传播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我们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农民工还没有脱离传统乡土社会的特点,主要还是依靠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来沟通信息,而大众传播媒介在城乡流动中的作用却十分微弱.但同时我们也发现这些传播方式存在着很致命的弱点:盲目性和无序性.如果处理不好,这些弱点将给农民工自身甚至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杨卡 《城市观察》2024,(1):86-99+161-162
结合地理空间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基于2018年腾讯出行大数据,对京津冀区域内城市间及对区外人口流动的热度和网络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京津冀区域主要城市的对外迁移热度呈现显著的层级分布特征;城市规模和交通影响力与对京联系强度的关联性较强,距离邻近性对第二层级城市对外联系的影响较大;汽车方式的对外人口流动网络受距离律影响显著,与周边城市联系热度较高;飞机、火车等对外联系方式则更符合经济律特征,区域内城市通过飞机和火车方式与全国性经济中心、交通枢纽联系紧密;区内人口流动网络形成以北京为中心的北部大凝聚子群以及东部、南部的3个小凝聚子群,群内联系紧密;区域人口迁移网络以北京—廊坊—天津为核心,以“京津石三角形”区域为密集区。  相似文献   

6.
唐琼  温魁潭 《科学发展》2021,(9):105-112
根据不同地区和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不同户籍的中国居民在享受国家给予的社会福利、教育等方面也不尽相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城镇化水平的快速提高,现行户籍制度已出现不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让居民享有自由居住和迁移户口的权利,缩小城市之间的福利水平差距,解决城市内部福利分配失衡问题,都将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苏轼《题西林壁》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对同一社会现象,由于各人所处的立场和角度不同,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民工潮”和户籍制度改革就是一例。  相似文献   

8.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口流动一方面可以增加农民的平均收入、提高农民群体的综合素质、稳定农村的客观秩序,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农村精英群体严重流失、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进行缺乏主体、外出人口的民主权无法被实施。因此,为做好农村建设工作,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可以通过大力发展非农业产业、做好农业保护、农村人口流动管理、人才回流等,将农村人口流动的积极作用全面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9.
乐昕 《科学发展》2013,(7):21-25
我国生育政策城乡一体化是人口转变与社会发展之必然。一方面,城乡二元的生育政策很难体现城乡公平,用生育政策的优惠来弥补社会保障功能的匮乏这一做法已越来越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二元生育政策本身的复杂性增加了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成本与困难。生育政策城乡一体化应以城市与农村均实行一孩半政策作为既简化又稳妥的改革方案。生育政策城乡一体化还应配备配套措施,完善生育政策的评估指标,将少生与不生纳入评估范畴,促进城乡医疗、养老、教育等公共服务机会均等化、户籍管理动态化,还要正确理解人口老龄化,为生育政策城乡一体化提供良好的执行环境。  相似文献   

10.
乡村土地使用权的分散化对农业发展的限制,以及人口流动使乡村社会整合度大大降低等社会问题。本文在对当前由于农村人口流动而带给乡村治理困境现状及原因分析基础上,提出一系列诸如制度创新、组织建设、教育投入等方面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农村人口是中国人口基数最大的群体,农村人口的稳定与流动直接影响中国社会稳定。而云南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成分最多且很集中的省份,其农村人口的流动又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本文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磨石臼村为调查对象,简明扼要的剖析了该域农村人口的流动情况,分别从迁入地和迁出地的角度分析了农村人口流动所带来的现实影响。  相似文献   

12.
胡琪 《科学发展》2012,(10):42-56
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上海新农村建设,除了加快农业现代化、改善农村公共管理与服务外,农业人口自身的发展问题不容忽视。目前,上海城乡的人口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业人口已越来越少,本地农业就业人口面临数量和质量弱化等问题。展望上海农业人口发展方向与具体发展目标,在重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同时,必须进一步发挥农业科技对提升农业产业水平、转变发展方式的引领作用,实现生产者素质的稳步提高,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1997年-2019年各省市的面板数据,使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对人口年龄结构和城乡收入差距对消费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并进一步考察城乡收入差距的调节效应。回归结果显示,从我国整体上看,老年抚养比的提高享受型促进消费升级,少儿抚养比的提高消费升级;城乡收入差距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少儿抚养比对消费升级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快速推进的城镇化进程中,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相比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水平,从乡村迁移至城镇的人口无疑是影响城镇人口未来规模的更重要因素.随着我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实施实现,以及未来经济产业布局的日趋成熟和协调,这种高强度的乡城迁移水平会得到一定缓解.城镇在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各类研究和政策决策度都离不开城镇人口规模的详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是我国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的新思想,新路线,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人在经济,政治,教育,社会活动中尊重人的平等地位,强调人权和社会地位平等。人为经济政治生活的中心,国家为人民之本;人性原则提倡人性解放,万物平等,个性自由,尊重人权;和谐原则,即天人合一,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合作,人口与经济,资源,生态,环境的关系。从人本主义来审视城乡一体化,就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与政治,更多体现在思想和文化,生态与环境的统筹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谭云霞 《城市观察》2013,25(3):84-91
城镇化是人口聚集的过程。人口流动和聚集的状况直接影响和决定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本文通过对湖北省人口流动及聚居的调查,分析湖北省城镇体系及其空间布局的特征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走向。在此基础上,对如何进一步引导人口合理流动,完善城镇体系及城镇空间颁布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上海城乡二元结构的深层次问题突出表现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明显,促进农民增收的难度加大;郊区人口持续导入,对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要求提高;农村土地和产权制度改革滞后,深化改革的条件尚不成熟;郊区城市化进程加速,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亟待转变;新城和小城镇等城乡统筹载体建设有待加强。上海城乡统筹发展要牢牢把握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成果共享化、发展权利平等化内涵,坚持以城带乡、城乡一体、互动发展,以推进新型城市化战略为主攻方向,以加强城乡规划一体化为前提,以加快新城开发建设为突破口,以土地管理、集体产权、社会管理制度改革为支撑,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着力点,大力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努力实现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方式、优化城乡资源要素流动方式、优化城乡统筹发展方式,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
转型社区是在城市化与"城乡二元结构"松动条件下,城乡关系重构的结果。也恰恰是在这一过程中,转型社区形成独特的社会结构,即"城乡混合结构"。该结构作为阶段性的本质特征,是转型社区深度城市化的基础和出发点,其存在和运行,虽然有助进一步拆解城乡二元结构,但也使社区关系过度纠结,结构性张力过大,并呈现出普遍的治理之困。把转型社区纳入城市运行系统、建立或健全现代社区组织结构、改革集体经济体制机制、建构具有针对性的法律制度及地方政策法规,在城乡机制或规则的互动中求得平衡,是走出治理困境的主要应对之策。实践中尽可能避免剧烈地打破原社区结构,而是通过多元渐进路径,以实现转型社区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对社会运行的影响也更加深刻.前瞻性地研究人口流动过程、 动力机制及演化机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系统梳理人口流动内涵、 驱动机制、 研究方法等系列成果研究进展,并作简要评述.在此基础上,对复杂网络背景下人口流动的核心框架与逻辑主线进行凝练归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