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4 毫秒
1.
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对科学知识社会学(SSK)具有重大影响;科学知识社会学的一些重要观点都可以看到曼海姆理论的“影子”。本文目的在于通过述评二者主要理论观点的相似性,探讨从知识社会学到科学知识社会学发展的某种历史继承性。  相似文献   

2.
社会建构论的科学哲学包含了多种理论思潮,以科学知识社会学(SSK)为最主要代表。SSK 通过反叛默顿的 STS 传统,坚持科学知识是社会建构的基本观点,并意图对科学知识进行内部的社会学研究。但布鲁尔的本体论的实在论和认识论的建构论陷入了无法保证科学有效性的相对主义困境。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ANT)意图以理论的反实在论和实践的实在论予以解决。科学的有效性依靠实践来保证,从表征到实践的思路转变是实在论视野下 SSK 走向后 SSK 时代的理论进路。  相似文献   

3.
因科学争论为科学社会学、科学知识社会学(SSK)及科技与社会研究提供了观察社会因素如何影响科学进程的独特视角和素材,这一领域得到了科技研究领域学者的广泛研究,SSK学者更是通过争议研究奠定了影响深远的科学的社会建构理论。学界对科学争议研究多有介绍与梳理,但既往述评忽视了经典科学社会学、SSK以及探究科技争议的社会政治影响这三种主要的争议研究路线的差异与联系,也未系统分析科学的社会特性对不同类型争议的影响。本研究以考察科学争议的社会性为线索,分析对比了上述三种研究路线,并探讨了SSK学者所倡导的科学的社会建构在分析公共科学争端时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社会建构主义视野中的科学知识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近代科学革命以来,科学知识以其普遍性、客观性、价值中立性为标榜,几乎成为所有知识的范本。科学知识社会学以科学知识为其研究对象,以社会建构论和相对主义为纲领对传统的科学知识观进行了深刻解构,非中心性、相对性、境域性成为审视科学知识的一个有益视角。  相似文献   

5.
科学哲学的终结——评布洛尔的科学知识社会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6年布洛尔出版的《知识和社会造型》(1991年再版)对科学知识作了社会学的考察,对科学哲学提出了全面的批评。他认为,科学知识本身并不存在绝对的先验本质,也不存在合理性、有效性、真理性或客观性等特殊本质。布洛尔把知识或信念看作一种自然现象,认为科学社会学是一门科学而不是一门哲学。他的科学知识的社会学有四个基本信条,即因果性、对等性、对称性、自反性。布洛尔从他的科学知识社会学研究中,导出了许多重要结论,其中有两条重要结论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成为80—90年代西方科学哲学领域的一个焦点。  相似文献   

6.
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研究目标侧重于探求实验室中的科学,将实验室看作是一个理论概念,能够用于解释科学成功的机制与过程.步入实验室之后,科学知识社会学家将目标定位于走进科学,熟悉科学事实的产生过程,用一种不属于分析语言的元语言分析研究者所做的事情.之后,他们赋予了科学全新的解释,以代替传统科学哲学的解说霸权.最初,科学知识社会学以一种"建构论"的方式解释科学.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后SSK反思了建构主义解释的弊端,转向了对实验室科学的实践分析,真正实现了科学知识社会学的自然主义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7.
社会学知识的客观性问题,在西方社会学界一直争论不休。争论的焦点是研究者的价值立场与科学知识的普遍有效性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1976年布洛尔出版的《知识和社会造型》(1991年再版)对科学知识作了社会学的考察,对科学哲学提出了全面的批评。他认为,科学知识本身并不存在绝对的先验本质,也不存在合理性、有效性、真理性或客观性等特殊本质。布洛尔把知识或信念看作一种自然现象,认为科学社会学是一门科学而不是一门哲学。他的科学知识的社会学有四个基本信条,即因果性、对等性、对称性、自反性。布洛尔从他的科学知识社会学研究中得出了许多重要结论,其中有两条重要结论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成为80—90年代西方科学哲学领域的一个焦点。  相似文献   

9.
作为科学知识社会学(SSK)"巴黎学派"的领军人物之一,布鲁诺·拉图尔通过对科学实验室的"观察"研究,提出科学事实是科学家在实验室建构出来的"地方性"知识,这种建构过程贯穿着大量的猜测、对话、争论与妥协,负载着科学家的个人意志和集体意识。从方法论、认识论和本体论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科学不仅是客观的,而且是社会的,二者统一于科技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10.
福柯哲学是法国科学史发展的重要环节,具有鲜明的法国科学哲学特色。福柯在科学哲学领域颇有建树。20世纪80年代,主流科学哲学界发现了福柯,SSK(科学知识社会学)等都深受其影响。从科学哲学发展史来看,福柯哲学进入科学哲学的视野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1.
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是整个历史哲学中一个重要而又具有争论的焦点问题,历史认识对象的特殊性以及历史认识过程中主体性的渗透是对历史认识能否达到客观性争论的原因。正确理解和把握历史认识的客观性则必须从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入手。  相似文献   

12.
反思科学知识权力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知识权力学说体现在两方面:科学理性的权力学说与学术权力之争。这些批判实质上反映出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的危机,但混淆了科学的客观真理与科学被滥用的文化与社会环境。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科学知识权力学说来源于强纲领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相对主义。  相似文献   

13.
如何理解人文科学认识的客观性,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和争论,并成为困扰人文科学进一步健康发展的难题,对其进行合理分析与解释有着重要意义。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为我们的分析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客观性"概念必须重新加以界定。人文理解的多元性或不一致性并不影响其客观真实性。  相似文献   

14.
科学知识社会学持认识论相对主义立场,其相对主义立场的显著特征是:相对主义是绝对主义的对立面,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分中坚持唯物主义,在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的区分中坚持客观主义,在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的区分中坚持特殊主义,反对绝对的普遍主义,这种相对主义立场主要是通过经社会学修正的自然主义与社会实在论等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福柯是后现代主义的重要代表.《知识考古学》比较集中的阐述了他的后现代历史观.他拒绝传统实在论的历史客观性,认为历史客观性只是话语建构而成的,不存在跨知识型的客观性,只能在特定的知识型或认识阈中谈论它才有意义;历史主体只是一个变项,或者说是一个陈述变项的整体派生出来的功能和可能的位置的游戏而已.传统线性连续的和进步的历史观是在现代知识型这种特定的框架中,将充满断裂、歧义、分岔的历史重新装配成的神话.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在其著作《客观知识》中提出了一种反对传统知识观的客观知识理论。中国学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这一知识理论作了一些支离破碎的述评和批判。文章从客观性、自主性和进化性三个层面对客观知识理论本质与特性进行了整体性与合理性评价,为人们建构新的知识观提供方法论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