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乡村旅游既要以特色为生命,又要以文化为灵魂,保护和发展乡村旅游文化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关键。运用参与式发展理论分析乡村旅游文化保护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在"社会参与"视角下保护和发展乡村旅游文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了目前江西乡村旅游发展的状况和问题,指出发掘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是乡村旅游向高层次发展的出路,接着列举了江西乡村旅游的文化资源,最后提出了发展江西乡村文化旅游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关于推进海南乡村旅游文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乡村拥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如何把这些旅游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文化资本是发展海南乡村旅游的关键。本文将从海南乡村旅游文化的发展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推进海南乡村旅游文化发展的一些对策,以期对海南发展乡村旅游文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所谓乡村旅游与传统文化的和谐互动,是指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与传统文化形成了一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发展态势。论述了乡村旅游与传统文化的对立统一关系以及二者和谐互动的途径,分析了西藏地区乡村旅游与传统文化的互动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西藏地区乡村旅游与传统文化和谐互动的对策,即:切实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全方位展现西藏乡村传统文化;动静结合,开发乡村传统文化;借助节庆,集中展示乡村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乡村旅游的发展已有20多年时间,但发展层次大多处于低水平的“农家乐”阶段,加强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建设将是破解之道.乡村旅游是城乡文化接触和传播的重要途径,城市文化以其鲜明的现代化、市场化等特征,强势地冲击着乡村文化.城乡文化涵化的结果,一方面是乡村文化的振兴;另一方面是乡村文化的同化、商品化.从涵化理论出发,加强中国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建设,应确立乡村文化的地位,建立“农民主体、政府扶持”的文化创新体制,在旅游者和旅游利益相关者中倡导负责任旅游.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随着物质需求的满足,商品中"文化"的价值随之增长。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在近几年发展迅速,乡村旅游的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在于人们对"文化"价值诉求的增强。乡村旅游开发的实质是为游客提供"文化产品",即"卖的是文化",因此文化的多样性、独特性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具有决定意义。同时,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需要经济的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旅游目的地居民才有足够的时间和资金来保护传统文化。文化、旅游、经济成为乡村旅游发展中具有内在紧密联系的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旅游的本质属性,旅游因为文化的渗透而变得丰富多彩。我国目前正处于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的时期,将广大农村地区的乡村旅游和文化相结合成为目前实现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和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通过实地调研桂林市雁山区大山背区域的乡村旅游发展状况,从文旅融合的角度出发,发现了这一区域整合度低、缺乏规划、社区居民参与少的现状,反映出乡村旅游发展中面临的文化传承断层、文旅结合度不高、空间营造单调、制度保障欠缺等问题。为此,本研究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农业生态科技、建设特色人居环境、发扬节事康养传统、培育村民主体意识、加强文化空间文化输出的发展策略,以期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是促进农村消费与提升农民收入的重要动力。文章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以31个省份为样本,根据“五位一体”的政策理论,选取旅游开发与接待体系、旅游生态与环境保护、文化资源与群众文化、政府推动与监督管理、旅游经济与居民收入5个条件变量,探讨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区域差异与组态路径。研究发现:中国乡村旅游高水平发展路径有4条,可以归结为3种发展模式:文化价值共享模式、产业提质协同模式、创新资源激励模式;非高水平发展路径有3条,且非高水平发展路径并不是高水平发展路径的反向表达;西部省份拥有更加多元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径,旅游开发与接待体系、文化资源与群众文化的条件组合则是中东部省份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路径。乡村旅游高水平发展需注重区域差异,优化乡村文化资源配置,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协同互动,打造更具特色的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世界发达国家的乡村旅游进入成熟发展阶段,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纵观国外乡村旅游发展历程,综合归纳日本、法国、美国乡村旅游创新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乡村旅游创新发展的借鉴与启示,包括完善旅游支撑体系、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创新乡村旅游产品和实施多元旅游营销。  相似文献   

10.
乡村旅游是带动乡村振兴综合性极强的产业,也是未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依托.乡村旅游只有与独具特色的地方乡土文化资源高质量融合,才能提升魅力,真正助力乡村振兴.文章在总结我国乡村旅游与文化融合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对法国、美国与日本等典型国家乡村旅游与文化融合的做法与经验剖析,提出深度挖掘文化在乡村旅游中的内涵与价值,乡村旅游与文化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为设计具有文化底蕴的高质量乡村旅游发展路径提供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11.
人和文化是乡村振兴的两个重要因素。调查云南省景洪市江头曼咪村旅游发展"停滞"现象,既是对当前乡村旅游发展中普遍存在的文化主体性缺失的理论回应,也是结合文化主体性思想,从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层面展开学理分析,尝试突破我国当前乡村旅游发展的局限。从根本上做到文化主体性回归,提升在地居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对创新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基本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发展乡村休闲文化旅游有利于乡村文化的保护传承,有利于乡村特色的合理塑造和乡村经济的健康发展。通过研究乡村休闲文化旅游的营造策略,对做好旅游项目如何规划、创建、鼓励、监管,营销和宣传工作进行分析,并对未来发展进行研究,认为今后的乡村休闲文化旅游,只有使得文化属性更显独特性,定制内容更加人性化,旅游服务更加智能化,才能适应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旅游对乡村文化传承的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地区的各类旅游活动具有明显的文化特性,其发展给乡间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 的冲击。在旅游业发展迅速的大背景下探讨乡村文化的保护问题是当今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 题。与此同时,文化传承的概念被引入进来。传承是文化的本质属性,强调文化在代际之 间的发展 变化与再创造的过程。因此,从传承角度来研究乡村旅游对乡村文化的影响,将有助于人们 更客观 、更全面地看待乡村地区旅游发展中出现的种种文化变迁现象,从而为乡村传统文化的 保护与开发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方向。本文搜集了一些相关的研究文献,对这一领域的研究 现状和研究成果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其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文化是农民在农村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农民的文化水平、思想观念以及在漫长的农耕实践中形成并积淀下来的认知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念、情感状态、处世态度、人生追求、生活方式等反映,也是农村社会进步的标志。农村文化具有乡土性、归属性、直观性、季节性和多样性的特征。当前,中国农村文化发展不平衡,农村文化设施落后。因此,新农村文化建设要树立新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和谐共生的理念,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强化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要充分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的农村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15.
在乡村旅游业日益发展的今天,西和县凭借其得天独厚的乡村旅游资源和丰富多彩的民间民俗文化,也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然而,自身经济发展条件、基础设施建设、市场、人才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要想更好地发展,则必须从实际出发,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使西和县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产业更好的融合,促进西和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发展历程、特色类型、经营方式、政府扶持与规制办法四个方面研究了成都特色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分析了成都特色乡村旅游带来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效益。指出应加强成都特色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促进其良性发展,优化成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平台。  相似文献   

17.
乡村文化作为乡村旅游的灵魂,是提升乡村旅游层次的必要条件。旅游对中国乡村文化产生了影响,应化弊为利。文章对旅游与乡村文化变迁、旅游对乡村文化产生的效应作出述评,呼吁更多的人为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建设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8.
发展乡村旅游是民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突破口。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关键在于产业融合。羌族村寨体育非遗文化与乡村旅游具备融合基础和条件,融合过程要经历资源融合、产品融合和市场融合三个阶段,制约因素来自于融合主体、客体和政府部门三个方面。融合模式包括旅游节庆、旅游演出和体育赛事。以国家4A级旅游景区——理县桃坪羌寨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桃坪羌寨的农文体旅融合的基础、机理和面临的困境。最后提出建议:重视非遗传承,加强人才培养;完善治理机制,深化土地改革;深挖非遗文化,打造品牌节事;设立合作组织,实现合营互助。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河北乡村旅游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特色不鲜明、过度依赖外部力量、基础设施差等问题,深入研究乡村旅游理论,采取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相结合、内生式发展模式、严格经营服务要求和管理原则,是河北乡村旅游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