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医师:在别人的眼里,老黄一直很善“侃”,不管是在哪儿,只要有他在肯定热闹。大家都知道他的毛病,也就耐着性子听他侃,毕竟爱聊天又不是坏事,一来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二来让老人一吐为快,对身体有益。可是不久前,老黄因为抑郁症住进了医院。周围的人听说后都傻了眼,这么爱  相似文献   

2.
隧道     
列车早不停晚不停偏偏停在隧道里:第一节车厢已经钻出了隧道,而最后一节还没有进去。列车遇到了意外,乘客们都很着急,只有坐在最后一节车厢里的一位旅客不但不生气,反而感到高兴。这倒不是因为他那节车厢比别的车厢明亮,而是因为他的父亲就住在隧道附近。他每次休假都要经过这条隧道,可列车都不在这儿停车,所以他好几年没有见到父亲了。这位旅客从窗口探出身子,叫住顺着车厢走过来的列车员问道:“出什么事了?”“隧道口的铁轨坏了。”“得停多长时间?”“至少得四个钟头吧!”列车员说罢,转身走向隧道另一端。车厢对面有个电话亭。这位旅客下…  相似文献   

3.
上去,还就下不来了 老黄,北京人,63岁,标准的"50后",离异,无子.在事业上,应当说老黄是顺利的."文革"恢复高考,他是第一批大学生,毕业后,日本留学,以后,从事翻译工作,加入作协,粗通绘画和摄影,在他那个年龄段,称得上是幸运儿了.按老黄的话讲,中学同学里,除了他和几个人,大多数都没考大学.同时,他也很自卑地说:"粗通文墨,数理化一概不行,电脑只会打字,动手能力极差!"年轻的记者问他,数理化不行,怎么考上大学的?老黄笑着答道:"'文革'刚结束,国家急需外语人才,考外院,数理化是参考分,我仗着英语好,语文成绩还行,混入知识分子队伍,惭愧啊."老黄说,前不久,某区作协开会,一位领导说,你们有什么好骄傲的?咱们办了一个网站,居然有一半的作家不会操作,上不去网.你们要学习,一定要赶上智能化的时代啊!老黄看了看周围,别说,竟有一多半的作家是银发.可话又说回来了,圈儿里人讲,有一位著名作家,至今还在用钢笔写作,而且,必须是蘸水钢笔,否则,没有灵感.可叹,谁让我们这些"50后",出生在一个非智能化的时代啊.  相似文献   

4.
临上车,被吓回去了 黄如水(化名),标准的"50后",干了一辈子日语导游,现如今,退休了,住在某养生公馆,过着养老生活,日子十分惬意.老黄还为刊物写文章,当起了自由撰稿人.平日里,他读读书、看看报、上上网、参加些文体活动,还结识了不少同龄人,日子平静而又安逸,但也有让老黄烦心的事儿.按老黄的话讲,那就是骚扰电话.老黄说,不知道是怎么泄露出去的,好像数不清的人都知道他的手机号码,一接就是陌生人,还不能关机,万一有个送快递的呢.陌生人来的电话,五花八门,不是您中奖了,就是邀请您参加什么宴会,要不就是平白无故送您礼品,全是"好事儿".对此,老黄有自己的理念——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说实话,老黄最爱看的电视节目就是法制栏目,那些个小把戏他全懂,别忘了,老黄可是导游出身啊.一天接好几个陌生电话,您说烦不烦?后来,老黄也学乖了,只要接到陌生人打来的电话,他就一句话:"对不起,我在高速上开车呢!"您还别说,现在"骗子"的素质全提高了,这招真灵,听罢,对方马上挂机,还叮嘱他注意交通安全呢.  相似文献   

5.
为何躲我     
《可乐》2006,(12)
上周五下午,我下班回家,路上碰到同事小吴。和小吴说话时,我忽然发现他身后站着一个女的。她挺着大肚子,看见了我,拼命地往小吴身后躲。我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和小吴寒喧了几句,就走了。回家后,我百思不得其解:那个女的为什么要躲着我啊?  相似文献   

6.
人生的画幅     
我去访问一位画家,他一向以“难产”著名,要很长时间才作出一幅画.他非常郑重地对我说:“我作画不像一般的画家,他们作画好像游戏一样,一天画好几张,我的态度是很严肃的,因为我觉得,我诞生在这个世界是有使命的,我的存在是为了艺术.” 我去访问另一位画家,他一向以“快手”著称,有时一天作好几幅画,他非常轻松地对我说:“我作画不像一般的画家,他们画画好像便秘一样,画不出来就觉得自己的作品严肃,是呕心沥血之作.我觉得艺术是一种生命的游戏,是为人而存在的,是为了使人喜悦、使人放松、使人感受心灵之美.没有人,艺术就毫无价值.”  相似文献   

7.
著名大学问家于光远,今年已88岁高龄,到了生命的暮年。他的身体不好,但他的思想创造力仍然像年轻人一样。他有这么两枚印章,一枚是“无时不思,无日不写”,另一枚是“服务万岁,创造万岁”,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解释说:“这不是警句,更不是格言,只是本人的习惯。人各有特点,我的特点就是思考和写作。我感到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学问值得去思考。思考了就想留个记录,就去写,多年如此,养成了这个习惯。自己体会到,这种思与写有助于自己对世界认识的深入。”正是这样的思与写,使他思想年轻,与时俱进,生活充满欢乐。他说:“我并不觉得自己老了…  相似文献   

8.
老黄,京郊西集镇黄东仪村的党支部书记,是一位“忙头儿”。老黄做村支书已经20多年了,村里或大或小的事情,村民都乐意找他解决。老黄说,作为一村之长,不时时刻刻想着老百姓,不忙活老百姓的事,谁还把你当回事儿?  相似文献   

9.
国庆节,乘地铁出门。刚一踏上车厢,就听见有人高喊“:有买便宜地图的吗?”这使我想起了一件事。今年夏天,我到加拿大的蒙特利尔访问,住在一家酒店。有一天早上我准备外出访问一个朋友,却不知怎么到朋友的办公室。我去酒店前台问服务员,他给了我一张当地的地图,并在地图上标出我  相似文献   

10.
读刘白羽的散文,总是被那炽热的激情所吸引,而不觉得在使用什么艺术技巧。这不是没有技巧,而恰恰是达到了巴金所说的“艺术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是自然,是无技巧”。换句话说,他摒弃了那种“用鲜花去装饰谎言”的所谓技巧,而把技巧的运用融化在真实自然地表现思想内容中去了。刘白羽十分懂得:“在创作中也不要过分地追求巧合,因为分寸掌握不好,容易失去淳朴真实”。“真正的艺术技巧,在于使读者没觉得你在使用技巧”。(《喀喇昆仑的神魄》)这就是鲁迅所说的“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的娴  相似文献   

11.
小猪闷闷地坐在家里问自己:“我快乐吗?不,我不快乐,可快乐究竟是什么呢?”考虑了很久,他决定出门旅行,去寻找快乐。蓝天白云下,小猪走过村庄,走过河流,不久,便来到了森林边,刚走进森林,他就被穿着华丽外衣的孔雀吸引住了。小猪心想:孔雀真美,他一定知道快乐是什么。于是跑上前去问道:“孔雀弟弟,你能告诉我什么是快乐?”孔雀说:“快乐,就是穿着美丽的衣裳。”“那你能帮我也缝一件吗?”“能!”孔雀爽快地答应了。一天时间他就帮小猪缝制了一件美丽的外衣。小猪穿上新衣服高兴极了,他觉得自己找到了真正的快乐。小猪穿着新衣服走呀走呀,可是…  相似文献   

12.
幸运的一天     
上学的第一天,妈妈对雷格说“:从今天起,你就是一个大人了。”雷格说“:大人是什么样子的?就像妈妈一样吗?”妈妈说“:大人嘛,就是要自己独立去做事情。”第二天,雷格对妈妈说“:从今天开始,我去买早餐奶。”妈妈同意了。雷格走在大街上,心情非常愉快,他觉得自己已是一个大人了,可以独自去买早餐奶了!在大街的拐角处,雷格看到一位老爷爷站在那里,表情很痛苦的样子。雷格走了过去“:老爷爷,您需要帮忙吗?”老爷爷看着雷格说“:我…我需要喝一杯水。”“旁边有一家餐馆,那里一定有水喝的。”雷格说完,扶着老爷爷走进了餐馆。服务生很快把水送…  相似文献   

13.
韩城话的虚词“的”[·ti]和普通话的虚词“的”一样,不仅能用在定语之后表示种种结构关系,而且也能用在陈述句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同时,还能和其他词语结合构成“的”字词组。例如:小吴的·达·达①(小吴的父亲)恶诉的苍蝇(讨厌的苍蝇)·催管你去不去,斜顺...  相似文献   

14.
张红钢 《社区》2005,(5):13-13
由于工作原因,平日里我与社区工作者打交道的机会较多,耳边经常是他们的“载道怨言”。社区工作重、忙、杂是不争的事实,还有其深层次的原因暂且不论,但是就居委会自身而言,其实也有一些需要改进和注意的地方。为什么有人对居委会的认识还停留在“婆婆妈妈” 记得在 1998 年,我曾问熟人老黄对居委会的印象,当时他是一家事业单位的办公室主任,见多识广。他想想说:“居委会是收垃圾费的,还要组织老婆婆们搞些活动”。我费了好大劲给他解释“婆婆妈妈”早已成为历史。2004 年,我再和他谈到居委会时,他告诉我一个顺口溜:“居委会上门,大家要留神…  相似文献   

15.
安徽濉溪县双堆集镇坪堆村青年农民刘连栋,承包老黄沟107亩水面搞养鱼,现已捕鲜鱼15万公斤,纯收入60多万元,成为双堆集的“大富翁”。93年春天。双堆集镇政府把老黄沟107亩水面以每年700元的承包费向外承包,但因这老黄沟水面大,难管理,曾有几人承包养鱼都以失败而告终.所以没有人敢再包,而刘连栋却大胆地承包了这老黄沟。为了讨经取教,他不惜花去3000多元到苏南的大养鱼场进行实地考查学习,又以高薪聘请来养  相似文献   

16.
休闲娱乐岛     
话丢了 古时候有一个人出门去学 话。他听了一句“岂有此理”,觉得 很好,可是过了一阵竟忘记了,他 急忙到处寻找,船夫问他找什么东西,他说是找一句话。船夫说:“哪有丢了话的?真是岂有此理!”那人一听,高兴得跳了起来:“找到了,找到了,原来被你捡去了!” 一个字笑话 明代金陵人陈全,以滑稽取笑闻名。一次进京游览,误入宫廷禁地,被武士抓住,要罚他劳役。陈金跪下求饶。武士说:“听说你善说笑话,现限你只能说一个字,能够使我发笑,就放了你。”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江门市育德社区的老黄、老苏和老王3位老人,都是60开外的人了,退休在家却闲不住,自告奋勇领头投入小区管理,为实现小区自治不遗余力。62岁的老黄是3位老人中的领头人。社区热心的居民黄小姐把记者领到老黄跟前时,老黄正埋头于绿树花丛中修枝剪叶,忙得一头汗水。“原来的小区治安形势很严峻,居民迫切希望实行小区管理,但又遇到了困难,于是我们就聚在一起想法子,后来发动居民将小区管理搞起来了。”说起当年的“业绩”,老黄似乎很平淡。起因:无人管理治安形势恶化听这儿的居民说,聚德街2~28栋住宅由某房地产公司开发建设。居民买楼入住…  相似文献   

18.
老黄得了阑尾炎,到医院做了手术。手术后才3天,医生就叫他下床活动一下。老黄说,自己的刀口还痛呢,如何活动?医生说,及早活动会减少以后的肚子痛。老黄不得不执行医嘱,但心里却嘀咕,医生为什么这么不近人情呢?有必要这么早就下床活动吗?病人做了手术之后,常常顾虑刀口会撕开,手  相似文献   

19.
开心吧     
《社区》2009,(17):34-35
关掉 西瑞尔去侄子家做客。饭后,侄子给他演奏钢琴。一曲终了,他侄子问:“您觉得怎么样?”西瑞尔答道:“你应该上电视。”他侄子高兴地说:“您认为我弹得很好吗?”“不.”西瑞尔说,“你要是上了电视.我就可以把它关掉了。”  相似文献   

20.
无奈的事情     
住我们家楼下的一哥们,前两年吧,有了点儿钱,就去买了一辆他一直向往着的四驱车回来(就像是北京切诺基的那种吧)。晚上就停在楼下,第二天早上起来一看,不知道是哪家的顽皮孩子,在那车厢后面的“4×4”(钢字粘在车体上的那种)的后面用铁器划上了一个“=16”,这哥们愁的不得了,新车啊,心疼啊!赶紧找维修厂重新喷了漆,谁知道过了一夜后,在老地方又划上了“=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