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毕秀英 《职业时空》2008,4(2):83-84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世界制造业向中国的快速转移,特别是在我国政府的“西部大开发”、“中部大崛起”的号召和政策、资金支持下,我国的人才需求也出现了一种新趋势,即企业对“灰领”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对“灰领”人才的包括英语应用能力在内的综合素质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2.
高灵芝 《职业》2006,(1):45-46
随着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经济 结构的不断调整和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 我国的劳动力结构也随之调整,越来越 多的领域要求其从业人员不仅具有操作 技能,还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创 新能力,因而两者兼具的“灰领”人才 成为企业炙手可热的“香饽饽”,也带动 了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 那么,职业教育如何适应市场、如 何适应“灰领”时代的需求昵?就此问题, 本刊记者与浙江省海宁市技工学校校长 洪惠明进行了一次对话。  相似文献   

3.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年代,无论“白领”“蓝领”还是刚刚出现的“灰领”,仅有一张学历证书看来是有些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要敲开那些自己满意公司的大门,还得有一两张“硬梆梆”的职业资格证书。2004年,到底有哪些热门认证呢?为此,记者专访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统考处增副处长董晓南。  相似文献   

4.
视野     
《职业》2005,(3)
沪上灰领职业女士优先 上海就业市场冷落女士的现象已渐渐淡出,新兴的灰领职业开始盛行女士优先。有关抽样调查显示,很多灰领职业以及服务要求较高、与社会打交道较多的职业,女性都被列为了首选对象。据分析,出现"女士优先"的原因之一是灰领职业的大量崛起。很多IT企业技能类,操作类、制作类等灰领职业录用了较多的女性职员。目前,优先录用女性的工作岗位包括电脑操作、广告设计、行政、人事、出版编辑、秘书等。  相似文献   

5.
收入高而稳定的称为金领;生活悠闲的称为粉领;言行小资的称为白领;才干突出职业高尚的称为灰领,但是你知道吗?金领粉领白领灰领都已经过时了,现在流行的是:做绿领.  相似文献   

6.
不做蓝领的理由--2005中国技能人才职业声誉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海燕  谢娜 《职业》2005,(7):14-16
在西方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技工总数的比例超过35%,而在我国7000万技工中,可称为"灰领"的高级技工仅占5%.按"十五"规划,这一比例应达到15%,目前的缺口达700万人.  相似文献   

7.
“民工”、“非公有制经济”、“工会维权”,这是人们在“义乌工会”这个新事物中搜索出来的热门关键词。它预示了一种新的开始,预示了当今劳动特征的一种新内涵。  相似文献   

8.
激浊扬清     
笑尘 《老年人》2006,(10):48-48
“清”和“浊”,本为人们对液体——主要是对水的透明度的一种表述。但由于汉字一字多义的特点,加上假借和引申词义的文化习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清”和“浊”这两个词,便成了人们褒贬世间人事的判断用语。古代有一首歌谣这样唱道:“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意思是说人在踏  相似文献   

9.
近来,在自由、开放的网络空间,盛行着一种另类的恶搞视频短片,它们集聚着人们的眼球,冲击着人们的大脑,改变着人们的审美。这一切聚成一种氛围,一种无法抵御无法抗拒的氛围,正在或即将形成一种新的娱乐文化形式。大众审美的位移与转变在传统的审美中,我们的“英雄”、“偶像”,都是形象高大,行为正派,并立下“赫赫战功”,对历史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而今天,“英雄”、“偶像”的标准似乎发生了光怪陆离的变化,一个完全异于传统审美情趣的群体正在利用网络无可比拟的繁殖能力成为众多青年人的偶像。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无名小卒,他们通过对…  相似文献   

10.
小时候,一到夏天,最有意思的事是“扒瓜”。甜瓜熟了“扒”甜瓜,西瓜熟了“扒”西瓜。那时人们买不起瓜吃,嘴里又痒痒,就想法去偷瓜。这本来有点儿犯法的味道,不过人们并不把这看作是“做贼”。现在想来,可能人们都理解吧,毕竟大家都饿得慌。有了这种体验,你就不能再笑孔乙己老先生关于“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的说法。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全职太太”取代了“家庭妇女”的称谓,就像“凤爪”取代了“鸡爪子”的叫法一样,但两者仍有区别。过去,土里土气的“黄脸婆”,通常是家庭妇女的同义词,那是女人一种无能与无奈的选择;而“全职太太”则是人们对有文化有修养的小资主妇的尊称,也许有人并不认为这是女人“自强,自立,自爱”的选择,在信息时代辞去高薪工作回家相夫教子的女性,也许会让有些人另眼相看,但是,无论如何人们会从这之中看出时尚的智慧……  相似文献   

12.
《导刊》2000年第四期以“农民兄弟怎么了”为题,发表了一组关于近年来在一些干群关系紧张的农村,少数“农民领袖”凸现,乡村政治异军突起的文章,引起社会关注。而摆在我们面前的《非制度政治参与——以转型期中国农民为对象分析》一书,则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更深入和更大胆的探索,提出和界定了“非制度政治参与”这一概念,使人们对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和农民政治参与,对政治体制的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有了一个全新观察角度,值得人们认真阅读。农民问题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根本问题。中国革命的成功是在“农村包围城市”的过程中实现的;中国的改革也是从农村率先启动的,这由中国的国情所决定,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中国特色。应当说,中央对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十分关注的。中央一连几年下发的1号红头文件讲  相似文献   

13.
在白肤蓝睛的西方生活了相当长一段时间,感受最深的当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信奉的“距离产生美感”。 这一信条的核心则是无处不在的“一米线”。银行、超市、图书馆、邮局、学校、政府机关甚至厕所……但凡办事窗口或柜台前出现了两个人以上,人们皆自觉拉开一米的距离,以示尊重别人的隐私。相比之下,银行的“一米线”则最为人们所重视,这不仅因为进出银行者有存有取,隐私多多,也因为银行较之其它公共场所相对拥挤(西人家里一般不放现金,来往账目都是通过银行结算),故此处的“一米线”皆是“双重保险”──距窗口三米远处有“在此…  相似文献   

14.
曾经,两袖清风、安贫乐道、与世无争几乎是教授的“标签”,但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富豪”与“教授”这俨然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角色也发生了“联姻”。“教授四处赚钱,越来越像商人;商人现身讲坛,越来越像教授”,这个坊间流传甚广的段子堪称此现象绝妙的注解。而新年伊始,某网站一份“中国富豪教授排行榜”,更是一石激起干层浪,人们对富豪教授现象褒贬不一,对其利弊做出了不同的解读。  相似文献   

15.
医之 《老年世界》2010,(21):36-36
“补肾”是中医的一个传统治疗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补药”,大部分是指“补肾”的药。民间有一种说法:“有病没病补补肾。”那么,人们为何热衷于补肾呢?这与肾对人体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也是“肾脏”的生理功能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6.
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继西方一些国家之后,我国的一些电台、电视台、报刊等媒体也开始发布“健康天气预报”,使得人们能像获悉天气变化信息那样获得健康预报。这一迹象表明,人类对气象与健康的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气象保健法”作为一种新的防病手段正快步走进人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袁林菊  米心台 《职业》2001,(2):23-25
在假日经济方兴未艾,旅游热潮一浪高过一浪的今天,导游这一职业早已被人们司空见惯了。“导游”二字,顾名思义,就是带领(别人)旅游、游玩。既然是带领别人“游”,那导游员本人也就“游”在其中了。为此,在人们的想像中,导游员总有看不尽的湖光山色、名胜古迹、大海白帆、奇花异草……能尽情领略各地的风土人情,陶醉于美丽的大自然之中,何其逍遥自在!所以,说导游是一种职业,谁也不会否认,但若和“劳动模范”联在一起,又似乎有些不可思议。 常言说“隔行如隔山”,业外人士由于对导游这一职业的深层内涵了解不够,产生上述想…  相似文献   

18.
常言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人一旦结了婚,就得“养儿防老”,因而,“养老”和“抚幼”成了人一生的基本义务。 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的思想观念里已没有了“养儿防老”的守旧思想,他们之中更有一部分人要事业、要爱情、要婚姻,但就是不想要孩子。这部分人被称为“丁克”一族,这是从美国传来的词,即“无孩家庭”的意思。 “丁克”们不要孩子,不外乎有以下几个原因; 出于工作方面的考虑。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加速了生活节奏和人才竞争,紧张的生存状态使人们不愿意在业余时间为子女操劳费心,他…  相似文献   

19.
律师职业伦理问题的讨论,自这一职业产生之日起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律师既要维护正义即利他,同时又必须通过自己的活动收取一定的报酬即利己。在“利他”与“利己”的伦理选择过程中,律师职业永远成为一个“二律背反”的话题。因此,律师很难离开“利他利己”的矛盾选择。如何在“利他利己”的冲突中进一步协调和平衡,反映了人们对这一职业的根本看法。  相似文献   

20.
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人们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为解决这一难题,有人想到了为别人提供有偿服务的“发泄吧”,有人便当上了“发泄吧”的“人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