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雷雨》以独特的艺术个性和丰富的生活内容,出现在三十年代初的文坛,开创了中国话剧创作的新局面,标志着现代话剧走向成熟.《雷雨》的研究领域十分宽广,这里仅就《雷雨》研究中对其主要戏剧冲突的分歧,发表管见,求教于前辈与同行.  相似文献   

2.
论洛佩·德·维加的戏剧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创作年代被誉为文学的"黄金世纪",其戏剧与诗歌、小说同样达到了辉煌的境界.戏剧家洛佩·德·维加是其中的代表者.维加创作了两千多部作品,其戏剧作品以历史和传统题材反映现实社会,充满巧妙的戏剧性情节,形成了个性化的创作风格,语言也具有鲜明的特色.维加的戏剧创作为成就西班牙文学"黄金世纪"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老舍怀着对新社会和新人新事的无限热情,致力于反映现实生活,这不但在老剧作家中,而且在新中国所有剧作家中,也是率先的。所以说,建国后老舍现实题材话剧创作的经验教训,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驾驭社会主义时期现实题材,对作家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作为社会主义话剧创作先驱者,老舍还未能充分适应这些要求,换言之,他的现实题材话剧的创作存在着题材与生活积累脱节的现象。六十年代初,老舍在回顾五十年代自己的创作得失时也已意识到这一点:“我过去写新题材没有写好。这与生活有关。我从题材本身考虑是否政治性  相似文献   

4.
施蛰存的<阿褴公主>与郭沫若的<孔雀胆>题材相同而大异其趣:<阿褴公主>注重市民趣味,把英雄传奇解构为世俗人生;<孔雀胆>强调政治功利,把爱情悲剧升华为"献给现实的蟠桃".二者的差异表现了现代文学的两种不同倾向:体闲与功利.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区域文学的崛起已成一种蓬勃之势.重庆本土作家莫怀戚的长篇小说<经典关系>为此提供了一个新的例证.<经典关系>的重庆文化特色既表现在对题材的选择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也表现在小说的艺术创造等方面,为小说中区域文化的构成及其表现带来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6.
汤显祖与莎士比亚堪称世界戏剧文坛的双子星座,他们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戏剧作品.他们生活年代的相近且都逝世于公元1616年,这种巧合进而激发了学者的研究热情.然而两者的可比性并非由于以上原因,而是因为其创作在题材的借用、对情的彰显及其虚实手法的运用三方面的相似.  相似文献   

7.
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的革命领袖题材戏剧,一度在全国形成热潮,其余波延续至今。甘肃在此类题材创作中,无论就数量还是艺术水准,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创作经验。通过对《西安事变》《艰难时事》《邓小平在江西》《上南梁》等剧作结构方法的个案研究,说明创作者针对不同的题材内容,有继承有创新,探索出了受观众欢迎的结构技法,而结构技巧的选择与创新,是决定此类题材戏剧成败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8.
<正> 如果我们不把乡土文学仅仅看作是新文学运动的第一个十年所出现的一种文学现象、文学流派,而把它看成是作家们在所谓“恋乡情结”的驱使下采用“回忆”或直接写实的方式,对乡村世界的一系列观念、情感和生活样式所作的描摹与反映的话,那末,乡土文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可以说是一直处于别的文学题材无法比拟的极为显著的地位.以至愈到后来(文革为止)愈以其结构的宏伟、篇幅的巨大、场景的辽阔雄踞于“主流文学”的位置.对于乡土文学在中国文学中层出不穷并且地位愈来愈显著的原因,许多文学评论者都试图作出理论的探究.赵园同志从新文学的两大题材——乡村题材和知识分子题材——相互消长的比较角度出发,概括地总结了自二十年代始到四十年代末乡村文学不断兴盛的原因.从作家个人的审美理想看,由于强大的极富诱惑力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审美理想,很难完全超越‘乡村的中国’这  相似文献   

9.
在各个解放区当中,晋察冀边区剧团众多,剧目丰富,演出频繁,观众如潮,是陕甘宁边区之外最发达、最活跃的地区。晋察冀边区戏剧题材真切地贴近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真人真事、真实的战斗题材反映了时代的真实,传递出那个时代的原初气息。以胡可为代表的一大批晋察冀边区的剧作家,他们在硝烟迷漫的战争年代以民族解放为己任,以自己丰富而高质量的创作,把青春、血泪甚至生命镂刻在民族解放的史册上。而丰富多彩的戏剧运动与边区民众不断高涨的参与热情,又使得戏剧创作与人民群众真正融为一体。晋察冀戏剧具有大众化、战斗性、民族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李渔与高乃依的戏剧理论进行比较发现,两人都重视戏剧结构,对戏剧题材的处理提出自己看法,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平常题材的运用;二是古今题材的处理;三是悲剧与喜剧的选择。但两人在戏剧的功能和审美特性上出现分歧,李渔认为戏剧应该具有舞台性、大众性和娱乐性;高乃依的关注点则在于戏剧的悲剧性和审美性。  相似文献   

11.
郭沫若的历史剧是我国现当代戏剧创作领域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郭沫若的史剧观可从其有关论述和史剧创作中去探寻。它大致包含三个紧密结合的要点:浪漫主义的表现;现实主义的本质;战斗意志的张扬。郭沫若史剧观的形成有时代和个人的因素。郭沫若的史剧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史剧创作的独特手法,并进而形成其史剧作品鲜明的美学风貌:激情澎湃,诗意浓郁;崇高悲壮,韵味纯厚;政治性强,古为今用。  相似文献   

12.
《胆剑篇》是曹禺完成的第一部历史剧,在曹禺的创作生涯中占据重要位置。尽管该剧是领导出题目的产物,并受到现实政治因素的影响和限制,但它从细节结构故事,以尊重历史和摆脱历史的束缚相调和的处理人物的方式,不仅突破了阶级对立的社会图景,而且融合了“虚”、“实”对立的两种历史剧观念,使其成为当时众多“卧薪尝胆”戏中最为突出的一部。分析这部作品,不仅可以还原当时的历史语境,而且对研究当代历史剧的创作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水浒故事经历了一个由历史记述到艺术记述的流变过程。朱有墩及其水浒戏在水浒故事发展过程中因为历史阶段特殊因此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和意义:其一,《水浒传》虽然成书时间一直存在争议,但如果考虑到朱有墩水浒戏的具体内容及其实际条件,《水浒传》的成书时代当大致可定。其二,水浒故事思想不一,朱有墩水浒戏在由“义”向“忠”转变过程中,实际上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的意义。其三,宋代水浒故事见于正史,也流行于瓦肆勾栏,且以后者为主;元代以戏曲传播,观众多为市井细民;自朱有墩开始,水浒故事开始进入宫廷。并为文人喜爱,开创了水浒故事传播的新纪元。因此,当我们开始关注朱有墩及其杂剧创作时,更应注意挖掘朱有墩杂剧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4.
水浒故事经历了一个由历史记述到艺术记述的流变过程。朱有燉及其水浒戏在水浒故事发展过程中因为历史阶段特殊因此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和意义:其一,《水浒传》虽然成书时间一直存在争议,但如果考虑到朱有燉水浒戏的具体内容及其实际条件,《水浒传》的成书时代当大致可定。其二,水浒故事思想不一,朱有燉水浒戏在由"义"向"忠"转变过程中,实际上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的意义。其三,宋代水浒故事见于正史,也流行于瓦肆勾栏,且以后者为主;元代以戏曲传播,观众多为市井细民;自朱有燉开始,水浒故事开始进入宫廷,并为文人喜爱,开创了水浒故事传播的新纪元。因此,当我们开始关注朱有燉及其杂剧创作时,更应注意挖掘朱有燉杂剧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5.
基于文艺的情感本质认识,郭沫若在抗战史剧的题材处理中,特别强调了情感的意义,从而形成了一种历史题材处理的原则,即情感体验性原则。遵循这一原则,在他的抗战史剧题材处理中,普通生活情感体验、"革命受难"压抑性情感体验、文化战斗激情等情感因素对史剧题材处理有着重要意义,对他史剧的浪漫主义风格形成也起到了根本作用。对于这一原则,郭沫若在他的史剧创作理论中将之总结为"兴"的史剧创作方法。  相似文献   

16.
意识形态是影响现代改译剧文本选择的重要因素。中国近现代社会中有两大交替出现的主流意识形态,即救亡图存、革命思潮和思想启蒙思潮。在救亡和革命思潮影响下,辛亥革命前后、左翼文学时期和抗战时期,抵抗外辱、彰显爱国主义和社会革命题材的外国戏剧被大量改译进来;五四至抗战爆发以前,思想启蒙占据了时代的主流,改译者选择的多是反映妇女解放和批判现实社会的剧目。这些改译剧给当时封闭沉闷的社会带来新的气息,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当时的话剧创作。  相似文献   

17.
追问品特戏剧艺术的本质特征就是追问品特戏剧的本质何以成为其艺术形式基础的可能,也就是探究什么要素和内在的规定性构成品特戏剧形式的决定性因素。虽然品特戏剧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戏剧艺术样式而被广为接受,但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专门的文章论述品特戏剧的本质特征,这就势必忽略了品特戏剧的艺术生命内涵,也忽略了品特在丰富和推动现代戏剧理论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因此,笔者试图从品特的戏剧观念切入,以黑格尔的"情境"理论为研究框架,论述品特戏剧艺术形式的决定要素、基本特征、功能以及创作方法与目的,旨在阐释品特戏剧的内在规定性及其艺术构成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明代传奇历史剧创作伴随着明代中后期文化权力的下移产生了显著的世俗化倾向,主要表现在对世俗化情感的描摹、世俗化信仰的利用以及世俗化生活的展示三个方面,使一贯以庙堂风致为特色的历史剧在审美风貌上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与拓展。  相似文献   

19.
真实感和传奇性是中国历史剧艺术一对并行不悖的审美原则,它是戏剧平民化的艺术表现,并受制于审美情感,指向普通百姓的审美需求.平民化赋予了历史剧艺术极强的生命力,推动了中国历史剧的繁荣兴盛.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道家思想与全真教的关系切入,对元杂剧中关涉全真教的剧目进行了剖析,并据以历史事实指出: 元杂剧中的氤氲道气是全真教对元代社会巨大影响这一世风世情浸染的结果。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元杂剧中存在着终极意义层面上的审美超越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