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国家需要拥有伟大的民族精神,一个城市同样需要有自己的城市精神。的确,“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一种文明素养和道德理想的综合反映,是一种意志品格与文化特色的精确提炼,是一种生活信念与人生境界的高度升华,是城市市民认同的精神价值与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2.
人类学的任务是要对世界各不同民族的情况作自然主义的描述和解释。这一学科中的一个分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是人类从“未开化”状态到“不文明”状态,最后到达“文明人”状态各阶段的文化演进。在人类的疾病中,除了一些因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而引发的疾病,如忧郁症、白血球过低症等,今天常见的许多病种都古已有之。那些“不文明”状态中的人是如何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呢?  相似文献   

3.
王伟成 《城市》2008,(12):26-28
工业化和城市化相伴而生,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两大主要推动力。城市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细胞核,从公元前3500年左右世界上最早的城市乌尔诞生开始,城市就成为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在社会文明进步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城市日益成为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中心,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重要的发展动力,城市竞争力也日益成为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4.
任致远 《城市》2011,(2):3-8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城市是国家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的集中体现,是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形象而具体的反映。  相似文献   

5.
城市减灾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守贵  高汝熹 《城市》2002,(2):16-19
城市是现代社会经济系统的核心,它以人口与财富的高度密集为显著特征。“二战”以来,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一方面创造了引以为自豪的城市文明和生产与技术奇迹,但另一方面总是不断地遭受自然与人为  相似文献   

6.
丁桂馨 《公关世界》2022,(23):47-49
源于对大自然整体有机性特质的深刻把握,中华民族有着崇尚世界“和合共生”的传统价值观。21世纪日趋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昭示了西方主导的现代性文明形态有着内在的生态缺陷。人类必须以生态文明开创永续发展的现代性文明新形态。新时代中国在构建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探索中,深刻把握“和合共生”传统价值观及其生态文明意蕴,采取系列举措推动地球村成员的“绿色”共在,以此保障人类文明的永续发展。从学理层面揭示新时代中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实践的文化基因,有利于从思维模式及其文化价值观的深度破除西方污名化“人类命运共同体”外交思想的立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安家》2014,(7):64-67
湖是大地最美的姿容,从诗意的栖居地,到与城市文明完美结合的精神意境,从欧洲顶级居住区,到世界财富领袖的生活主场,湖见证了人类的每个时代,湖更是自然的恩赐,以丰富的资源,孕育着一代代的人,绽放着自己独特的美,昭示着城市精神和人类的向往。  相似文献   

8.
徐刚 《公关世界》2008,(10):4-8
在奥林匹克精神中,人文精神是不朽的底蕴。它凝聚着人类向往进步的共同渴望,也为人类各种文明之间的交流提供了绝好的机遇。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承办2008年奥运会,为东方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创造有利的机会。在人类历史上,东方文化曾起过独特的作用,给予西方文明的发展以巨大的推动。随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在东方的开展,东西方文化在新的层面上产生互动,继而影响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在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  相似文献   

9.
杨军  何邕健 《城市》2009,(10):35-37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们为了活着而聚集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美好而居留于城市”.这是城市规划活动追求的目标.回答了人类为什么要进行城市规划活动这个问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人类从古至今一直在对城市居住环境进行着工程和艺术方面的改造,从哲学层面上看.这种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对城市环境进行预先调控的活动属于改造世界的范畴。然而.在进行城市规划活动之前.人们必然已经在大脑中形成了关于什么是“好的城市”、什么是“好的城市规划”的认识.这是进行城市规划活动的前提.否则城市规划活动将因缺乏评判标准而失去方向。从哲学层面上看.这种关于城市规划活动“价值判断”的认知属于认识世界的范畴。  相似文献   

10.
叶子 《现代交际》2006,(6):10-11
绿色是每个人都向往的生活意境,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绿色”也成为少数人的时尚。这是农耕文化被工业文化解构过程中的文化症候,虽然略显矫情,但正好击中了城市文明的精神挣扎和盛世危言。时尚分子们目光一转,寻找到了新的主题:绿色生活。“绿领”定义:这部分人,可能是白领,可能是金领,  相似文献   

11.
丁俊 《阿拉伯世界》2003,(2):35-38,34
“中间主义”作为当代伊斯兰世界思想文化界的主流思潮之一。重申伊斯兰文明带给人类的首要信息是和平中正,伊斯兰教反对各种形式的积端主义和恐怖主义,主张不同文明之间应当开展平等的对话交流,认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和平相处,友好交往是人类共同发展和世界持久和平的基础,在当前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下,“中间主义”思潮对于维护伊斯兰各国民族的团结进取,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世界和平事业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打造适应“低碳”需要的绿色会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被认为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国际社会提出了减少人为碳排放的“低碳”理念,“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由此演进出来,  相似文献   

13.
孔茹  张亚能 《公关世界》2022,(4):134-135
基于中国文化哲学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形成的人类生活的理想图景,当代中国梦必然具有对这一传统的继承的一面,如此才能实现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而基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百年来的现代化奋斗的经验和教训所展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文明与正义的现代化要求,又使中国梦必然具有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精神和理想有创新和超越的一面.  相似文献   

14.
任致远 《城市》2016,(9):75-79
经历了四十多年的曲折,当前对于城市特色的保护和发展,已经从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中更加清醒和坚定起来,在城市发展趋势“不容乐观”的前提下,必须重申“功不抵过”的观点,提倡“显山露水”势在必行,并让传统与现代“交辉发展”。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保护农村自然特色和历史文化遗产这个最后的量大面广的阵地,同时,在发展城市中特色开拓创新,使传统与现代文化交映成辉,就一定能把特色城市与城市特色进一步保护好、继承好、发展好。  相似文献   

1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一就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城市精神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的灵魂,它包括城市的公德精神,城市的公民精神,城市的时代精神,城市的人文精神四个方面的内容。培育和塑造城市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应该注重培育和塑造城市精神,不断提升城市文明。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开放性立场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开放性特征,提炼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秉持世界眼光进行文化建设探索经验,回应“两个大局”相互交织、深度互动背景下文化建设时代诉求的过程中形成的。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开放性立场必须以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为中心,以推动外来文化“引进来”为辅助。习近平文化思想秉持开放性立场,具备丰富的时代旨趣,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与外部环境,为落实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事业做出卓越贡献,也为世界其他民族秉持全球视野、开展文化建设提供了崭新样态。  相似文献   

17.
城以人为本,以精神为本上海学人张汝伦在《城市精神与人文精神》一文中曾说到:“只有伟大的人,才能创造伟大的城市。只有伟大的精神,才能造就伟大的人”。人创造了城市,创造了城市的文明,城以人为本。而创造“伟大的城市”的“伟大的人”又需有“伟大的精神”做支撑。  相似文献   

18.
人类文化既有个性,又有共性.文化共性是文化交往和传播的基础.中华文化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既有差异,也有共性.中华文化走向阿拉伯世界,首先是能够被双方认可的“共有文化”.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寻求中阿文化共性的前提下,促进中华文化走向阿拉伯世界,实现两大文明间的交往和共赢.  相似文献   

19.
“城市”二字如果望文生义会理解为“城墙”包围或护卫的“市场”,但科学考古发现,人类早期的“城”与“市”并无必然联系。那时甚至是有“城”无“市”。但进入近、现代工商业文明之后,“城”的功能减退了,“市”的功能则急剧扩大。世界各大城市都自然形成于便于商贸活动的水路交通要冲即是明证。当然也有一些城市是由于政治(华盛顿)、军事(要塞、兵家必争之地)或资源(攀枝花、大庆)等原因而形成的。所以,城市的形成和文明的演进一样,极其复杂。  相似文献   

20.
陈玉恒  肖翊 《城市》2010,(3):15-19
环境是一切生物(包括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城市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明中心,是地球上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也是人类对环境干预最大的区域。尤其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是一个城市萌芽、发展、乃至衰落的重要原因。水环境是自然环境的一个因子,是城市自然环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本就是依水而建、因水而兴的,世界四大古国的文明无一不在大河的怀抱中诞生。但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