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大学生社会角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体现出与社会期待相适应的特征。当代大学生社会角色具有过渡性、多重性与多变性特征,急剧的社会变革导致社会角色的多元化,加剧了角色冲突,增加了大学生在未来职业道路选择上的不确定性。大学生对社会角色的适应与转变深刻影响着他们的职业价值取向,使其职业心理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今天,职业结构变化频繁,旧职业被淘汰,新职业纷至沓来,这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新旧职业交替,职业变迁成为社会发展的音符。让我们一起阅读以下的文字,追溯历史的片段.感受中国社会发展的脉搏。  相似文献   

3.
张敏杰在《浙江学刊》1989年第6期撰文《二十世纪中国家庭的变迁》,指出二十世纪是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革的时代,延续了二千余年而未发生实质性变化的中国传统家庭也在二十世纪有了根本性的剧变。本世纪中国家庭的演变恰恰是中国社会变革的产物。本文试图对中国家庭的这种变迁作一线索性的概述和分析,以便揭示社会变革与家庭变迁的内在  相似文献   

4.
姜青 《职业》2008,(34)
职业,是人们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而从事的社会性工作类别:职业也是由于社会分工而形成的具有特定性的专业和专门职责.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而职业的更替,又折射出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展开改革开放三十年职业变迁的画卷,你会发现,在不知不觉中,大家原来熟悉的一些职业在消失、萎缩,而与此同时,又有大量的新职业出现.  相似文献   

5.
职业变迁的现状给已经有职业和正在寻找职业的人们带来诱惑,同时也提出了挑战。据统计,到2007年我国共有职业1989种,并且还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职业的变迁,不仅给社会带来了许多新现象,更重要的是,给职业选择人员带来了更大的竞争性挑战。  相似文献   

6.
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职业变迁,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时代,从一而终是大多数人的职业生存状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乘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国人的就业观念也发生了深刻而彻底的改变。下海、自主择业、竞聘上岗、下岗失业、裁员跳槽等一系列原来为人们所陌生的现象纷纷出现,带来了人们职业心理、职业行为模式以及职业身份的变化,从而也催动了社会结构的变迁。  相似文献   

7.
从职业评价与择业取向看中国社会结构变迁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迈向 2 1世纪的中国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经济体制的转轨、产业结构的调整、分配模式的改变以及多种经济形式的形成与发展 ,造成了大量社会资源的重新分配与社会资源分配体系的重组。这种社会资源的占有、分配以及分配关系的变动 ,不仅引发了社会成员间原有利益格局的重大变革 ,而且导致了整个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迁。要揭示和把握这一变迁过程及其发展趋势 ,从人们的职业评价与择业取向着手无疑是最好的切入点。一、中国城市居民的职业评价职业声望作为工业化社会核心价值的一种反映 ,一直被社会学家广泛使用 ,以从…  相似文献   

8.
中职教育旨在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实用型人才,如何提高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呢? 一、对中职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理解 中职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是指学生走进社会和职场后应当具备、能够满足某一具体工作岗位需求也能够适应生活变迁和工作岗位变化、能为自己找到安身立命之所也能为社会尽一己之责的能力的总和.  相似文献   

9.
王宁 《职业》2009,(33)
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职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我国的普通教育基本上是选拔教育、淘汰教育,关注的是学生未来的学术发展,在义务教育阶段很少开设职业技术教育方面的课程,学生对社会的产业结构、技术发展和职业的变迁没有基本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公民身份的职业认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每个国家都是各种不同身份认同的结合体,如意识形态认同、宗教信仰认同、经济模式认同和社会文化认同等等;每个人也是多重身份认同的结合体,包括职业认同、性别认同、年龄认同、祖籍认同等等。在窦露蕾斯·拉格迪亚(Dolores la Guardia)和汉斯·古斯(Hans P.Guth)主编的论文集《美国的声音:文化与社区》(American Voices:Culture and Community)一书中,作者艾伦·古德曼(Ellen Goodman)认为,在现代社会中,生产方式的变迁孕育了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也孕育了公民身份认同的变迁,职业认同逐渐代替籍贯认同,成为现代社会人们重新找回自我的…  相似文献   

11.
非鱼 《职业》2002,(12):8-9
把握职业变迁趋势,成功开拓职业生涯,是每个职场人必须关注的话题。根据最新发布的热门行业排位,今年最风光的职业莫过于名列三甲的计算机网络业、电信业和高级蓝领了。这一结果正体现出一个问题:每当时代转型或者科技发展改变了我们的某种生活状态的时候,都会冒出新兴的职业,同时也会有一些旧的职业被市场淘汰出局。随着因特网的普及、我国加入WTO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这种职业发生巨大变迁的现象将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职业更替的周期正在不断加速,职业变迁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在一些传统职业消失.萎缩。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同时,人们需求层面的提升又催生出一个又一个新职业。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职业更替的周期正在不断加速,职业变迁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在一些传统职业消失、萎缩,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同时,人们需求层面的提升又催生出一个又一个新职业。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社会角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体现出与社会期待相适应的特征。当代大学生社会角色具有过渡性、多重性与多变性特征,急剧的社会变革导致社会角色的多元化,加剧了角色冲突,增加了大学生在未来职业道路选择上的不确定性。大学生对社会角色的适应与转变深刻影响着他们的职业价值取向,使其职业心理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5.
职业变迁改变了我国的职业结构,从而也带动了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而也带动了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迄今为止,我国职业结构的变迁还没有完成,还在持续进行,而且有可能会发生更大的趋势性变化。与此相适应的是,社会阶层的变动也将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6.
据统计,到2007年我国共有职业1989种,并且还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职业的变迁,不仅给社会带来了许多新现象,更重要的是,给职业选择人员带来了更大的竞争性挑战。  相似文献   

17.
姜青 《职业》2008,(12):78-78
职业,是人们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而从事的社会性工作类别:职业也是由于社会分工而形成的具有特定性的专业和专门职责。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而职业的更替,又折射出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展开改革开放三十年职业变迁的画卷,你会发现,在不知不觉中,大家原来熟悉的一些职业在消失、萎缩,而与此同时,又有大量的新职业出现。  相似文献   

18.
段德罡  王峰 《城市》2009,(2):42-45
城市规划是社会需求的产物,规划工作的本质是在特定社会条件下,应对当时、当地社会需求作出的一种制度安排.社会变迁是人类社会一切职业变迁的推力,也是规划职业以及作为规划职业指导的规划理论变迁的真正动力.  相似文献   

19.
职业流动是劳动者变换劳动角色的过程,是指在个人的职业生涯中,从一个职业或职位到另一个职业或职位的变更。随着社会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职业流动日渐普遍。合理的职业流动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利用,也有利于个人的特长发挥。由于社会分层现象——社会等级序列客观存在,而较高的社会等级、社会地位又可以成为人对良好能力表现的一种肯定与褒奖,所以合理的社会流动能够有效激发社会成员的主体意识、进取意识与竞争意识,并增进创造能力和开拓能力。一、职业流动分类职业流动是社会的普遍现象,是社会流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涉及职业性质和…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是指户籍在农村从事第二、三产业,以工资收入为主的社会群体,通常称之为“打工的农民”。人们常常认为农民工有两面性,按现行的户籍制度,他们仍属于农村户口,被认定为农民;但他们又从农民中分离出来,不同程度地融入城镇社会,成为从事非农产业的工人,形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职业变迁的一大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