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声乐教育中,声区统一是衡量女高音歌唱技术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歌唱的呼吸、共鸣、打开喉咙等要素是重点、难点问题,它们影响着声区的转换和统一。现结合多年的在声乐教育、探索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经验阐述女高歌唱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达到声区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刘伟 《宿州学院学报》2004,19(4):141-142
在歌唱发声的过程中,要树立歌唱发声的整体观念。而在这个整体歌唱里,各种歌唱要素之间是一种辩证关 系。如:歌唱的正确姿势是一种前松后紧的关系;气声结合是主动吸气与被动保持的关系;三种共鸣是一种统一关 系;以及高音的关闭理论。  相似文献   

3.
共鸣在歌唱中有重要的作用。要唱出优美动听的歌声,歌唱者就应掌握和解决两个问题:1.歌唱的共鸣及其共鸣腔的关系;2.正确地运用咽腔、口腔、鼻腔、胸腔和“上下部共鸣”。  相似文献   

4.
学习声乐的人都知道,共鸣是歌唱的三大要素之一。无论是歌唱家还是初学者,都对这个问题非常的注重。歌唱中各个共鸣腔体的灵活运用,共鸣的混合比例,在美声唱法中研究得非常仔细。共鸣腔体主要包括了头腔,口腔还有腹腔,本文着重研究这三个主要共鸣腔体在发声中的状态,以及在歌唱中如何运用这些共鸣腔体。  相似文献   

5.
共鸣在歌唱中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从共鸣的定义、共鸣的作用和如何获得良好的歌唱共鸣三个方面较为详尽地论述了歌唱共鸣。不同唱法的主要特征是由于强调、运用不同腔体的共鸣而体现出来的。共鸣中心的移动随着不同的高音的走向来进行调节,也可以说是随着音高的提升而不断向上方移动,概括地说就是由喉咽腔移向口咽腔,由口咽腔移向鼻咽腔。  相似文献   

6.
在声乐学习中,主要应训练学习者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而呼吸、发声、共鸣是最基本的要素。文章主要介绍了如何能有积极、深沉、持久的呼吸支托;如何去控制气息,在声带积极闭合挡气情况下,用气息冲击声带振动发声;如何使发出的声音通过咽腔、口腔、鼻腔、头腔等共鸣器官的共鸣,使声音得到扩大而悦耳动听,以及呼吸、发声、共鸣三方面如何互相支持、统一协调。  相似文献   

7.
共鸣是歌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认识歌唱的复合共鸣着手,分别阐述了口腔共鸣、头腔共鸣和胸腔共鸣,并以此凸现出口腔共鸣(可调节共鸣)在歌唱中的关键性作用,以及正确使用混合共鸣来实现完美的歌唱。  相似文献   

8.
歌唱的呼吸、共鸣、打开喉咙是声乐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文章结合作者的声乐教学经验阐述了这三大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进行歌唱的深呼吸,打开共鸣腔体,获得正确的歌唱位置,从而获得正确的歌唱方法.  相似文献   

9.
西洋唱法与我国民族语言的结合要注意突出韵母在歌唱中的作用,保持不同元音共鸣状态和声音色彩的统一,掌握声、韵母之间的转换与衔接,保持统一集中的高位置共鸣,并注意字音之间的转换与衔接  相似文献   

10.
民族唱法及其声音的特点是以真声为主,以清晰、甜美、明亮见长。在民族声乐中,男高音歌唱训练是一个综合过程,其中头腔歌唱支点、头腔共鸣、歌唱声音的方向和气息的流动是关键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