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农村土地流转的模式 自1978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的生产单位由大(生产队)变小(农户),农户成为一个独立的经营主体.由于适应了当时的农业生产力和农民的经营管理水平,使得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农业生产潜力得到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绝大多数农民迅速走上致富之路.然而,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进行,农村生产力想要进一步提高,就必须在市场经济框架下,实行规模化、专业化和区域化生产,完善在更高层次上的社会分工,这就要求我们进行积极的制度创新.国内外农业发展的实践表明,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改革是提高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村产业结构、实行农业现代化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统计方法制度随着农村和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比较及时全面地反映了各阶段农业发展的状况和特征.  相似文献   

3.
积极推进农村统计制度方法改革□张新民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要以市场为导向组织农业生产,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转化;发挥各地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十五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农村改革和发展方向,为我们推...  相似文献   

4.
十年来统计调查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恢宏 《统计研究》1989,6(5):16-1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的统计调查制度作了较大的改革,并向开拓、深入和提高的方向发展,取将了显著的成绩,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一、农业生产经济统计改革为农村社会经济统计 首先从1984年起,农村社会总产值的计算范围除包括原已计算的全部农业总产值之外,还计算农村工业总产值、农村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和公共饮食业的总产值。这是反映农村社会经济总貌指标方面的一个重大改革。在计算农村社会总产值时,将村办工业从原来  相似文献   

5.
一、深化农业和农村制度方法改革的必嘉性我国7O年代末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农村社会生产力的蓬勃发展。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政府统计部门拓宽视野.对农业和农村统计工作进行了两次重大的改革。一是将统计范围由单纯农业扩大到农业和农村,二是将粮食产量和农民收支情况采用抽样调查进行调查。这两次改革中,尽管都进行了相应的农业和农村统计制度方法改革,但仍存在一些遗留的问题。第一.农村统计范围不够明确;第二,统计调查手段仍采用层层落实、逐级汇总上报的模式;第三,抽样调查局限于粮食产量和农民收支情况调查,而农…  相似文献   

6.
2009年四川"两会"精神解读——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果 《四川省情》2009,(2):31-3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新形势下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要保障。《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四川省委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开创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7.
廖果 《四川统计》2009,(2):31-3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新形势下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要保障。《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四川省委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开创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8.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举措,是创新农村经济体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在日益发展壮大,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因而制约着农民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现行统计方法制度的一些问题 1、双轨制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原来计划经济时代的统计方法制度已不适应经济体制变化的需要。因此,近年来国家对统计制度方法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变全面统计为部分全面统计和抽样调查相结合。如工业、农业、贸易餐饮业、由原来的全面统计改为规模以上  相似文献   

10.
一、内蒙古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意义农业产业化是当代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同时适应了内蒙古农业在经济体制上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客观要求,它能够实现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经营一体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能够显著提高农村经济的组织化程度;能够较好地解决农户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它能提高种植业的比较利益和劳动生产率;能够有效推进我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转化的进程。农业产业化把生产、加工和销售融为一体,通过规模经营和多层次加工,既提高了流通效率,又实现了农产品增值,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住房制度改革是当前一项重大的经济体制的改革项目,也是全国城镇居民极其关心的一件大事.它直接关系到广大居民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他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行为.住房制度改革的中心思想是:提高房租,促进个人买房,实现住房商品化.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村在制度方面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形成了适应中国现阶段特点的新型土地制度,农户成为相对独立,利益直接的经营主体,这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农民收入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建国以来实施农村正负制度激励的回顾和评价 建国以来,国家在农村实施多次多种形式的制度激励,包括土地改革的制度激励;合作化、人民公社的负制度激励;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激励;现阶段正在实施的农村税费改革制度激励.而人民公社制度之所以失败的根本原因是集体化,限制了农户的自由和收益权利,导致了农户的生产经营单位功能的丧失.而联产承包责任制则是恢复了农户作为生产经营单位的功能和私有的财产权利,实现了农民的身份自由,是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两大法宝.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顺应这种形势,几年来,统计制度、方法作了一些相应的改革.据统计,近三年来,我省统计年报和定期报表指标增减  相似文献   

15.
改革十几年来,农产品价格的调整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九十年代要进一步调整好农业生产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农业再上新台阶,必须继续深化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的改革,培育和完善农产品价格运行机制。 一、农产品价格放开后仍存在一些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问题 14年的农产品价格改革,虽然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但由于整个宏观经济体制改革不配套,特别是在放开农产品价格后,生产、流通秩序和竞争原则未能同步发育,仍然存在一些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问题。 1、产销行为不规范。没有合同或合同约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行的农业统计制度方法,主要是根据农村人民公社集中管理、统一经营、统一分配的特点确定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组织管理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是生产关系的调整,改变了过去单一由社队统一经营的状况.以联产承包制为主要形式的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普遍实行,农村组织经济活动的基层组织,除少数社队仍以统一经营为主  相似文献   

17.
发展农村市场经济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广东省统计局黄德发改革开放以来,几经嬗变,中国经济之船终于从计划经济驶入市场经济的主航道。其间,广东大力推行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经济建设取得飞跃。在新旧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广东农业向市场化迈出一大步,但也面临一些新...  相似文献   

18.
我省是农业大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由于两种管理体制并存,两种调查方法共同运作,造成农村统计调查工作难以集中统一,整体功能发挥差,数出多门,差距扩大,互相矛盾的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不适应我省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需要,满足不了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和宏观调控的需要.这种统计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宏观统计信息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微观统计信息局部失真等等.因此,改革农村统计调查工作是今年我省统计改革的首要任务.要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改革.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农村统计制度改革的深入,抽样调查将成为采集农村社会、经济信息的主要方法,而伴随抽样调查而来的各种误差将常常成为正确提供统计服务、影响科学决策的主要障碍.因此,如何有效地评估、修正农村常规抽样调查误差,对正确提供抽样调查结果,不断完善抽样调查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就利用第一次农业普查成果评估、修正农村常规抽样调查误差的问题作一探索.  相似文献   

20.
杨雪 《四川省情》2010,(2):29-31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涌现出大量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种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已经逐渐成为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