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北京想象与现代性关系的角度 ,剖析 2 0世纪 80~ 90年代小说对北京记忆的书写方式。论文第一部分讨论 80年代“京味小说”的“文化”内涵 ,即北京文化的差异性表现为作品的何种构成因素 ,以及这种建立在传统与现代框架中的书写方式的内在矛盾。第二部分选择三部重要小说 ,分析 90年代小说在“个人怀旧”的视野中呈现的北京形象 ,并剖析这种书写方式的意识形态内涵  相似文献   

2.
再谈“京味小说派”──兼评《化俗为雅的艺术─京味小说特征论》许自强如今,“京味小说”无论在质量还是数量上都已成了蔚为可观的群体。不仅如此,带有浓郁“京味”的其它文艺,如京味散文,京味小品、京味歌曲、京味话剧、京味电影、京味电视也大量涌现,深受群众的喜...  相似文献   

3.
作为文化内涵与审美艺术形式都颇具稳定性的京味小说,80年代中期以前很以它的北京地域文化特色和传统的审美艺术范型在京城乃至全国红火了一阵子。进入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转型期,它的稳定性受到了挑战——虽说基本遵循着“有头有尾地讲述一个北京人的故事”模式的...  相似文献   

4.
“京味”:近代北京小说家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清末民初,近代北京小说家们开始探索建立人们称之为“京味”的风格,形成了以关注世道人心为宗旨、叙事态度从容练达和展现北京市民文化的特点。早期京味小说的出现除了人们熟知的地域文化的影响,主要由于晚清以来现代化冲击给北京社会带来的思潮和文化机制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北京社会科学》2010,(4):101-112
<正>北京文史京味小说中的京味语言的审美研究倪文豪语文学刊1京味语言是京味小说的一个主要标志,老舍开创了用北京话包括它的口语来表现北京人生活的先河,大大展现了这种方言的表现力和魅力。第一,音乐性。京腔给人以光滑感、明亮感,主要表现在"儿化音"、音调的变化。鲁迅曾以"响亮的京腔"和"绵软的苏白"对举,概括精确。第二,幽默性。有清一代北京市民大大发展了语言幽默的才能,这一方面是出于对严峻生活  相似文献   

6.
星新一(1926~)作为风格独特的微型小说作家,在日本当代文坛上独树一帜。他的作品短小精悍,多为“千字文”,风格明快新奇而又犀利深刻。至1983年10月止,他所发表的微型小说篇数,已经突破千篇大关,可谓“世界之最”。当然,在世界文学发展史上,致力于微型小说创作的作家,并非毛凤鳞角。古代中国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近代俄国契诃夫的《一个小公务员之死》,近代美国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  相似文献   

7.
现代论者认为:决定小说美学价值的必然因素是叙述,而不是故事。被誉为我国小说史的一个伟大转折点和总突破的鲁迅小说,在“五四”时期,曾强烈地震撼青年读者的心,并产生巨大影响,这固然有思想内容和小说观念上的突破,然而不能否认,其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形式上的创新。如同茅盾所说:“在中国的新文坛上,鲁迅君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用鲁迅自己的话说,就是: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而这“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大都体现在叙述方面。鲁迅小说不仅吸收了西方现代小说那种具有强大艺术表现力的叙述方式,而且还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学艺术中多种优秀的艺术传达手段,从而打破了中国旧小说那种僵化的叙述模式,创造出多姿多态的新的叙述体式,使中国小说获得了新生,并拓出了一条崭新的发展之路。拙文拟从叙述视角、叙述结构、叙述基调、叙述手段等四个方面对鲁迅小说的叙述艺术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期这一专栏发表三篇文章。《一个独特的创造》认为,茅盾的短篇小说处女作《创造》,无论在思想性或艺术性方面在当时都是独步文坛的。在内容上,它深刻地表现了革命到底的问题,为当时一般表现妇女解放问题的作品所不可比拟;在艺术上,它既吸收了“三一律”的长处,又富有独创性。《在真实的基础上显变化》探讨茅盾中、长篇小说情节的审美特征问题,认为真实而又富有变化正是其中的基本特征之一。《从“海外文坛消息”看茅盾的早期文艺思想》则对茅盾编写《小说月报》的“海外文坛消息”作了评介。  相似文献   

9.
北京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都和当代中国政治文化中心,在文学方而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文化风韵。新时期以来,涌现了一批表现北京地域文化风采的文学作品,京风京味波及到包括小说、戏剧、音乐、美术、影视、摄影等广泛的文艺领域,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北京地域文学研究”作为文学研究领域的一个新课题,也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为进一步展开北京地域文学研究,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北京地域文学的创作,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北京市文艺学会于七月十一日联合举行了北京地域文学研讨会。与会学者三十余人围绕开展地域文学研究的重要性,概念的界定和京味文学的发展前景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正> 京味小说艺术对象的地域化、主体视角的文化化、表现为民族传统小说叙述方式开放性结构的艺术形式以及文学语言的方言口语化等特征,使其呈现出一种鲜明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集中体现了京味小说的审美风貌,从而成为这类作品总体艺术特征的有机体现。与那些格调单纯的作品相比,京味小说的艺术风格要显得更复杂,更深邃,从而也就更耐人琢磨寻味。然而,要想恰如其分地对京味小说的艺术风格做出把握与概括,又绝非轻而易举之事。具体地说,它不是单一品味的,也不是相近品味的连锁聚合,而  相似文献   

11.
<正> 我在《艺术对象的地域化——论京味小说的艺术特征》一文中,曾经对京味小说表现于创作客体方面的艺术特征进行了探讨.本文拟就其表现于主体创作视角方面的特征再做些具体的阐述. 我这里所说的视角,并非指作家创作文学作品时所采取的具体叙述角度,而是指创作主体与对象之间所形成的特定的总体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作家从整体上把握生活的基本方式——当他们以自己独特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与审美方式对其在生活中发现的某些本质方面进行审视烛照的时候,就会将普遍地、有机联系着地存在于该本质方面的基因全部激活起来,诱发出来,使其由隐而显,从幕后走到台前上来.这种独特的透视生活、调动生活的力量就是视角的力量,  相似文献   

12.
北京文学季评栏目主持人吕智敏:本期“季评”所关注的北京作家,是小说家毕淑敏和诗人任洪渊。小说是文学创作的主体,诗歌是北京文学创作中的强项。而这两位作家在北京文坛的这两个领域中又都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毕淑敏是一位起步较晚、起点颇高又成就不菲的女作家。《“...  相似文献   

13.
当今所出现的超短篇小说、微型小说、袖珍小说、一分钟小说等微型作品,正以引人注目的崭新姿态,开始活跃在中国的文坛上。宛如一朵凝露的小花、一束柔和的强光、一阵和煦的清风,独辟蹊径,别具一格。这与那些愈抻愈长的短篇小说相比,倒是显得格外的奇崛。  相似文献   

14.
(一) 本世纪50年代初,印度印地语小说界出现了一些新的小说,它们很快引起了文学家和评论家们的注意。这些小说打破了小说界数年来存在着的沉闷、僵化状态,给印地语文坛带来了生机,从客观上推动了独立后的印地语小说尤其是短篇小说的发展,涌现出一部分优秀作品。这些小说后来被称作“新小说”。  相似文献   

15.
巴金“激流三部曲”中的女性形象李春兰现代文学巨匠巴金在30年代以《灭亡》登上文坛,又以“激流三部曲”(简称“激流”)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激流”像璀璨的明珠在文坛放射出永久的光芒。它对于广大革命青年,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小说中塑造的女性形象,更在...  相似文献   

16.
汪曾祺创作了大量的京味散文,平民化的取材,舒缓散淡的文笔以及乐感和谐的审美意蕴是这类散文的共性,这不仅源于其对童年记忆和情感的提炼,更来源于其有意识的文体自觉,从而形成汪曾祺京味散文独特而浓郁的北京胡同特色。  相似文献   

17.
五十年代中期,印地语小说界兴起了“边区小说”①流派,帕尼什瓦尔·雷努②是该派的开山鼻祖。他的两部长篇边区小说(1954年出版的《肮脏的裙据》和1957年出版的《荒土地的故事》)风格独特,极富生活气息和时代感,在印度文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部小说愈益显示出持久的生命力。本文试图对它们进行一个初步的探讨。作家在《肮脏的裙裾》(以下简称《裙据》)的序中说:“这里面有鲜花也有荆棘,有红粉也有尘埃,有檀香也有污秽,有美也有丑……我不能回避其中任何一个。”③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荒土地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田琳是继肖红之后,又一位出生于黑龙江省的女作家。她三十年代末开始写作,四十年代初,就以小说、诗歌、散文驰名于文坛。她的文学创作生涯跨越了两个不同的历史年代。田琳的文学创作有她自己的特色:深沉的优惠与坚强的反抗,执着的追求与真挚的感情和内向的艺术观点。 一九四五年“八·一五”日寇投降以前,田琳一直是个纯真好学的姑娘,她目睹国土沦丧,亲尝亡国奴的苦果,在思想上又受到革命者巴来的启迪,“不做亡国奴”的爱国火焰在她的胸中燃烧着。同时,五四时期的文学作品,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她深怀梦幻,愤笔写作,以示抗争,带着少女的…  相似文献   

19.
1985年前后,与文化寻根相呼应,地域文化小说迅速在当代文坛崛起,形成了一股颇为浩大的创作潮流。特别是其中的“吴越文化”小说,以其独特的文化意蕴和崭新的审美观照,给新时期文学增添了神奇而迷人的光彩。而且这股“吴越文化”之潮至今仍在奔流不息,不断丰富和发展着“吴越文化”的内蕴,并融汇进弘扬民族文化的主潮之中,充分反映了“吴越文化”小说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宋刚 《日本研究》2008,(3):80-82
大正末年至今,“私小说”这一文学表现形式一直活跃于日本文坛。而日本的自然主义文学正是私小说的源泉之一。因此,看清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真实面貌,是我们理解私小说,乃至打开日本人心理之门的一把钥匙。这把钥匙的关键,就是要搞清法国自然主义文学是如何被日本文坛所接受的。本文认为,1891年末到1892年初在森鸥外与坪内逍遥之间发生的“没理想论争”的结果之一,就是法国的自然主义文学开始被日本文坛所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