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活动,涵盖的不只是机械的语符转换过程和这个过程的产品,而是包括有着复杂的人文背景的社会文化传承,是宏观的社会文化氛围和微观的译者文化取向对文学翻译活动的动机、运作过程、社会反响、历史价值等方面的渗透、制约和影响。文学翻译实践活动,是在从原作到译作的语言形态、内在逻辑形态和文化形态的变异中实现的,文化传承与形态变异的辩证统一,构成了文学翻译的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外部世界对文学发生影响最丰富的中介系统。作为少数民族作家的冉易光和阿多在对民族的精神和文化进行清醒而痛苦的反溯中 ,认识到了文学的意义决不仅在其本身 ,而在于由它所观照的民族文化精神和心理素质。于是在他们审视民族文化的过程中 ,苏醒了的审美意识找到了一个更高的艺术视点。在他们的作品中 ,作为外部形态的民族、地域的文化环境和风情 ,被作家们与相应的文化心理特征联系起来 ,从而通过文学复原出有生命的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转型期的文化传播中,我国经典文学的传播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古典四大名著从小说文本到不同传播形态的传播过程中,不仅丰富了大众的文化生活,同时在各种传播形态的演变、融合、竞争中,也促进了经典文学的普及.尽管不同传播形态有着各自的特点,但是对于受众审美心理需求的满足、传播与接受的契合点的选取,有许多相通之处,研究与把握这些规律有益于对我国经典文学的广泛传播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文学现状日益复杂、文学观念层出不穷的当下语境中,语言文化批评作为一种新型的批评形态越来越得到学界的接受和肯定。语言文化批评以其自身独特的视野与价值,对我们深入窥视文本极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依据文艺创作的美学原理和文艺心理学原理,针对老舍小说创作的特点,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择取文化适应与文化背离、弥散认知形态与范型认知形态、越轨思维和循轨思维这几个对立统一的范畴,对老舍在小说创作中汲取新的观念、技法和信息,力图突破传统文学范型和局限的尝试予以探讨。本文认为,正是老舍小说创作心理中突出的开放性认知风格、弥散认知形态和越轨思维方法促使其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与跨文化接受密切相关的独辟蹊径的文学实验,具有超民族超国家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多元文化互动矛盾的角度,揭示80年代中期新生代文学在文化选择上与新时期文学的疏离和对抗,探索多元文化互动矛盾在新潮文学中的具体表现形态,以为多极角逐、多元共生的后新时期文学寻找起点,为后来的文化演进提供来胧去脉。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古代 ,自然作为艺术创作的理想和批评的标准虽然得到较为普遍的承认 ,但由于各艺术门类和文学中各文体所受的文化形态影响的不同 ,它们对自然的认同程度也各不相同。在中国古代社会 ,由于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宗教信仰 ,各主要文化形态为了消除各自的文化价值和理想设定的人为性 ,都求助于自然。但由于文化理想和价值设定的不同 ,各文化形态赋予自然的实质性内涵并不完全相同 ,自然在各文化形态中的地位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8.
任何阐释都是公共性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对话与交流的一种方式,因此阐释行为必定发生在一个共同体之中。在中国古代,文学共同体的产生和演变有着漫长的历史,呈现多种不同形态。从周代至魏晋之际,先后出现了"贵族文学共同体""经学文学共同体""介于自律与他律之间文学共同体"和"自律的文学共同体"等四种形态。魏晋之后,除了"贵族文学共同体"之外,其他各种文学共同体形态都并行不悖地存在并变化着,而且各自还都衍生出许多次级形态。文学共同体的产生和演变与社会政治、文化、主体身份都有着密切关联,可以视为某种社会文化思潮的文学表征。从这一视角出发可以发现诸如文学评价标准的形成、文学的"区隔"功能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文学的“显在的样式”包括各民族文学不同的表达形式、语种、文学样式、不同的传播介质。中国文学的多民族特征表现出“独享”向“群体共享”的发展趋向和复杂的“独享”、“群体共享”与“部分共享”并存的多重特性。中国文学的“隐性式样”则是制约和影响中国文学精神形成与文学发展历史轨迹的各民族复杂的文化形态和关系。传统文学史写作中线性的历史时序,忽视了共时性的历史空间各民族文学间的影响和融通。文化、语种、文学形态的多样性以及不同民族文学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融并整体推进的特征,是中国文学史结构中四个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0.
在外来文化压力与传统文化引力所构成的张力场中,中国现代文学一直在进行着关于个体理想形态和社会理想形态的想象.在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语境下,在这两种构想的更替、排拒和纠缠中,中国文学显示了自己走向现代化的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