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唐代官员基本都是通过科举入仕,但是从科举制度的本身来看,所涉猎到官员法律素养的内容,仅有在铨选过程中的"判词"一项。众所周知,唐代地方官员集行政、司法于一体。那么,唐代中央政府是如何保证通过科举入仕的举子们能够在独立处理司法事务中,准确、有效的践行唐代基本律法,从而进一步维护地方政权的稳定?文章旨在通过科举制度来探求地方官员的法律素养,试图进一步了解唐代官员与律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唐代科举制度在我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中,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取士制度产生过极为深远的影响。本文以唐代科举制的变革作为突破口,对唐代科举考试及文人、士子风尚的转变作了初步探索。分析了唐代科举制度在推行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种种弊端,以及由此带来的文人、士子群体风尚的巨大转变,指出唐后期的科举制度弊端日渐突出,其进步性受到严重冲击。就某种意义而言,它是促使唐王朝腐败的隐形催化剂。  相似文献   

3.
科举制度诞生于隋朝,至唐代体制逐渐完备。从此,文人与科举之间就产生了“剪不断、理还乱”的情丝。唐传奇作品多取材现实生活,涉及爱情、历史、政治、豪侠、梦幻诸方面,全方位地展现了唐代的社会生活。本文拟通过唐传奇作品来探讨唐代科举制度影响下的文人心态。  相似文献   

4.
唐诗是唐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唐代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在其中得到了反映,包括科举制度.从唐诗中可以折射出唐代科举制在选官制度中的地位与作用:取士人数少,受私人荐举的影响很大,科举及第不等于入仕,在选官制度中不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
五代幕府文职僚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遂营 《南都学坛》2001,21(5):19-22
五代沿袭并发展了唐代幕府辟署文职僚佐的制度 ,大批文士进入五代幕府 ,这种局面无疑有利于幕府日常事务的处理和地方节镇辖区政治、经济的运作。但幕府 ,尤其是地方节镇府蓄养大批文职僚佐也必然加剧分裂割据倾向 ,成为五代政权频繁更迭的一种隐患。幕府辟署文职僚佐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由于科举制度不健全带来的文人入仕艰难的状况 ,入幕成为文士跻身政治舞台的主要途径。由幕府成长起来的大批文人政治家也为五代区域政治的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科举制度对明代绘画艺术产生积极影响。首先 ,明代政府选官制度重进士出身轻杂途入仕的做法 ,是造成明代宫廷画院制度特色的原因之一。其次 ,科举制度录取的严格 ,迫使不少“累试不第”的文人流入绘画的队伍中 ,扩大了画家人数的总量。再次 ,考中举人或进士的文人在为官之余的绘画创作增加了绘画作品的数量。举人和进士加入画家的行列 ,也提高了画家队伍的文化素质 ,推动了绘画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唐代的官学教育体系主要是为科举考试培养和输送生员,童蒙教育则处于缺失状态,为私学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唐代私学补充了儿童教育的不足。童子科的设置为童子入仕开辟了捷径。助涨了士大夫对童蒙教育的重视,促进了唐代童蒙教育的发展,但同时也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唐前期,在官学教育的考核标准基本上跟科举考试相一致的情况下,童蒙教育势必要顺应科举考试的要求,为科举服务;随着中晚唐五代科举考试标准的不断调整,童蒙教育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唐代科举制度的发展,极大地刺激了童蒙教育的发展,蒙书的编纂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态势,体现了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吴兴姚氏是汉唐之间江东地区颇具代表性的文化士族,为唐代江东四大士族之一。目前,学术界对其整体鲜有关注,更未见有关唐代吴兴姚氏入仕人数的统计成果。爬梳《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和相关墓志铭,可知唐代吴兴姚氏的入仕人数为137人,表明吴兴姚氏是唐代的中等士族。  相似文献   

9.
科举制度历来受到史学界的重视,自80年代以来,以科举制度为研究对象的论著不断问世。如吴宗国的《唐代科举制度研究》、傅璇球的《唐代科举与文学》、程千帆的《唐代进土行卷与文学嗽是其中颇具代表意义的论著。这些论著对科举制度本身及其某一侧面进行了详尽的研究,无论是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超过了以往的研究成果。侯力同志对科举制度的研究情有独钟,盘桓于这一领域已十有余年。近年来,其研究唐代科举制度的系列成果频频问世。最近由岳麓书社出版的《科举制度与唐代社会》一书,便是作者在这一研究领域厚积薄发的重要成果展示。该书系统…  相似文献   

10.
干谒 ,是封建文人入仕的一个重要步骤 ,大部分的干谒活动是以书信为媒介的。不同历史时期科举、选官制度的不同 ,文人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 ,会直接影响这些干谒书信的内容、风格 ,反映了作者不同的心态。考查唐代韩愈和北宋苏洵、苏轼、苏辙的干谒书信 ,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变化。对这些干谒书信的研究 ,为研究古文运动和古代文人心态史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佛教自从东汉传入中国后,在对传统文化的退让与融合中逐渐深入人心。唐代又是一个思想较为开放的朝代,对外来文化大多兼容并包。其中佛教在大多数的时间里得到统治者的支持,因此得以迅速发展,特别是在义学方面,达到了它的历史顶峰,并渗透到文学艺术等多个层面。兹从唐诗题材略述之。一、唐代诗人与寺庙的因缘唐代寺院不单纯是僧人修习或宣扬佛教的场所,它们还经常是文人士子习业和寄居的地方。唐代诗人士子大多与寺院有着密切的关系,表现在寺院往往成为文人入仕的前阶。唐代诗人与寺院的因缘不仅与当时特殊的政治、教育制度有关,而且与寺院的优厚条件有关。唐初官学十分兴盛,士子大多就学于公办学校,私家教授并不多见,更无隐遁山林寺院的必要。直到武后时期,官学日渐衰微,文人学习于寺院的风气才日渐盛行。如《旧唐书.儒学传序》云:“则天称制,以权道临天下,不吝官爵,取悦当时……博士助教唯有学官之名,多非儒雅之实……二十年间,学校顿时隳废矣。”唐代经学的衰微与科举制度的盛行,使贫民士子得以进用。唐代科举不仅盛行,而且有着较为客观的标准,平民士子有平等的权利自由参加考试。应试者一旦登第,就有进用的机会,有的数年之后,位至相位。这些对平民士子都有着极大的诱惑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唐代商人入仕与唐代后期官商阶层两个角度,对唐代商人的政治地位作了深入的分析。第一部分指出,唐代商人入仕途径广,人数多,促使唐政府事实上放弃了“工商之家不得预于士”的禁令。同时论证了商人入仕的局限性,强调对唐代商人入仕的社会影响不能估价过高;第二部分对唐后期官商这一特殊的社会阶层进行了分析,指出官商在经济上与政府的合作性、政治上对封建官府的依附性。  相似文献   

13.
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选士制度,具有分科取士、考试为主与定期举行、自由报考、文衡与择优录用的重要特征,它们是科举制度创立的重要标志,唐代选士制度已具备上述特征,科举制度始于唐代  相似文献   

14.
唐前期科举制度的重要变革,即进士科的勃兴,对唐代及其后的古代士大夫阶级的命运乃至整个文化史皆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当然也影响到作为士大夫阶层的文学创作.科举取士与当时的文人集团之间也存在密切关系,对于唐代诗歌风格的形成和变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科举制度曾在中国历史上起过重大的作用。它虽然为我国公民提供了较为正规的入仕之途,但是其弊端也表现得极为充分,其压抑了公民意识的成长。在现阶段,面对科举制度残余即官本位思想对公民意识的消极影响,中央在采取应对措施方面,愈来愈强调以人为本,鼓励公民强化公民意识,积极参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6.
宋初与唐代一样 ,也存在进士行卷。真宗、仁宗时行卷风逐渐止息的原因 ,是由于科举制度的改革 ,由“采誉望”变为“唯卷面”。又由于历史政治背景的差异 ,宋初进士行卷具有不同于唐代的特点 ,即主要定位在文学上 :文人由文学主张相同而相知 ,不再象唐代那样是政治上的“相须”、“相资”。这使宋初进士行卷成为集结诗文革新运动基本力量的手段 ,同时也为文学派别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唐代诗人借助对边塞游侠的歌颂,表现其向往英雄事业的情怀,已成为时代风尚。他们笔下的游侠潇洒、勇敢、忠诚、所向无敌。唐诗中的这一现象,一方面是因为许多诗人具有游侠的气质;另一方面是由于自初盛唐以来形成的文人从军入仕热潮的推波助澜;再次是因为中晚唐藩镇割据的政治军事格局为侠客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机遇。  相似文献   

18.
唐代科举制度的确立与完善 ,是封建地主经济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 ;科举制度之下形成的地主阶级的官僚集团与旧的门阀势力之间的斗争———朋党之争 ,是唐代社会特有的历史现象 ,二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唐代选举制度与官僚政治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举是中国历代统治者十分重视的问题,唐代选举制度又有其自身的特点。与前代不同,唐代学校毕业者并不能获得出身,一般还需要通过科举才有入仕的资格;与后代不同,唐代科举出身者并不能直接入仕,还须经过吏部的铨选考试,方可任职当官。因此,唐代人才的培养、选拔、任用是一条锁链上的三个环节,是有机联系的一个整体。唐代选举制度究竟有何特点?在唐代官僚政治中,科举制起多大作川?本文就此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0.
文人竹枝词源于民歌“竹枝”。唐代是民歌“竹枝”的盛行时期,从唐代诗人的诗歌中可以窥见其大致风貌。在民歌“竹枝”的启发影响下,唐代文人竹枝词得以兴起,且无论在题材内容还是形式风格上,都体现出浓郁的民歌特色。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融进了文人诗的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