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维桢是元中后期最有影响的诗文大家之一,以诗名世,在诗歌创作上,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其创作思想深受儒家诗学观的影响,强调诗歌的教化功能,同时又强调诗歌本于情性,把诗歌的社会功用和审美功用统一起来,使其诗歌既具有扶风立教的社会作用,又具有情感激荡、奇崛瑰丽的审美功能。主张摆脱体裁格律的束缚,强调自我之个性,他以复古为手段,在诗歌领域倡导古乐府,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都极为深远。 相似文献
2.
张长波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3,(4)
在我国古代、近代、现代文学史的研究中,近代文学史的研究较为薄弱;在近代文学史的研究中,对于一些将领的作品的研究,又较为薄弱。尤其是对邓廷桢作品的研究,几乎还是个空白点。其实,邓廷桢在诗歌创作上,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造诣,都自成风格,在近代文学史上,应占有一席之地。我不揣鄙陋,试对他的边塞诗加以论述,请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3.
略谈杨维桢诗歌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绍基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4)
在元代后期的诗文作家中,杨维桢是一位在当时和后代毁誉不一、评价不一的人物。但他的作品确有特色,他的古乐府诗在体格上有所创造、变化,竹枝词也写得婉丽动人,乃至被人视为唐代刘禹锡后第一人。他不主张写律诗,推崇和学习李贺的古乐府,但反对模拟,实际上是对元初以来的学唐风气中的一种模拟倾向的反思和批评。他主张写个人性情,区别于从儒家正统观念出发的所谓“性情之正”,实际上又是开了明代的“性灵”说的先河。 相似文献
4.
张银飞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晚明诗坛的诗歌主流经历了多次嬗变,随之产生了极其复杂的文化语境。作为明末五子之一的李维桢,面临这种多重文化语境,从法体关系的视角入手,对诗学辨体理论进行积极有效的整合,试图构建适合诗体发展的诗学辨体观,并在辨体的基础上对诗歌风格进行审视。 相似文献
5.
张立真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1(1):75-82
丁宝桢面对四川社会混乱民生凋敝的严峻形势 ,深入调查官场民情 ,雷厉风行地进行内政改革 ,成效卓著。谋求民生大计 ,清正廉洁 ,作风泼辣是其成功的主要经验 ,至今仍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张彬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3)
竺可桢(1890——1974),字藕舫,浙江绍兴东关(今属上虞)人.1909年进唐山路矿学堂学习,次年赴美国入伊利诺斯大学农学院,毕业后转哈佛大学研究院地学系攻气象学,获博士学位.1918年回国后,先后在武昌高等师范学堂、东南大学、南开大学执教.1927年应蔡元培之邀,出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1936年4月,受命担任浙江大学校长,至1949年4月卸任,历时13年之久.竺可桢在校期间,正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学校频繁搬迁,经费严重短缺.然而就在如此极端艰苦的环境中,在一般高等学校撤并、紧缩的情况下,他却百折不挠,苦心经营,使浙大在战乱之中仍得到 相似文献
7.
8.
科学史上,有许多科学家能用合理的,先进的认识论思想指导自己科学研究的实践,从而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就。我国著名地理学、气象学家竺可桢就是这样一个值得崇敬的人。在竺可桢全部科学生涯中,以锲而不舍的实践精神,善于把学习和独创紧密结合起来,对于台风、区域和农业气候、物候、气候变迁等多方面都进行了富有成果的研究,成为我国近代地理,气象学的先驱者之一。本文主要就竺可桢在气候变迁及气候与农作物相互关系研究方面的认识论意义进行一些初探。 相似文献
9.
戴小霞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3(1):46-48
曼桢温柔坚强,她一生饱受生活的摧残和捉弄,但在生活里无论经济上还是精神上,她始终都保持着独立的品质.曼桢的抗争和奋斗,让人看到了她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曼桢身上有着明显的阿尼姆斯,并且积极的阿尼姆斯始终在发挥着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高速发展时代,培养复合型人才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高校转变人才培养的方向。运用共生理论探讨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中高校、企业、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三层次嵌套”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共生系统。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案例分析,具体阐述共生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形成机制,对我国高校尤其是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杨纯富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5)
洛克是十七世纪的经验主义哲学家。在他的思想中,包含着唯物主义成份,也包含唯心主义成份。他从经验主义立场出发,提出了人是有形体,有理性的动物,人的认识来源于天赋感官对外界的接触,因此,他提出人的道德,人的本性,人的意志和自由都是经验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张颂南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2)
美学,或称艺术哲学,在我国还是一门新兴的发展中的科学。文化大革命前,就美学上的一些范畴问题,学术界曾经进行过一些毗,文化大革命中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和破坏,这种讨论没能继续下去,美学领域也几乎成了万马齐喑的禁区。“四人帮”的覆灭,带来了新的解放,在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贯彻执行了毛主席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美学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又正在开展起来。 为了丰富和发展美学理论,有步骤地对中国历代的思想家、文学家有关美学问题的著作、言论以及美学思想进行整理和研究,这是一项重要… 相似文献
13.
武树臣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5)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也是我国历史上最博学的学问家之一。他在中国思想史上的贡献,是继承了二程(程顥、程颐)的理学,总结了先秦以降各种唯心主义思想因素,以儒家学说为核心,融合道教关于宇宙构成、万物化生的理论和佛教唯心主义思辨哲学,建立了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蕴涵着丰富的可持续发展内涵.用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来重新审视正处于困惑阶段的现代人类文明,特别是自然生态环境被我们用一种依靠过度消耗自然资本来谋求发展的方式,就可以得出: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就不能单独从经济发展方式去寻求可持续发展模式,而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实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16.
童矫胜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3)
一九八八年三月一日,是苏联卓越的教育家和作家安东·谢妙诺维奇·马卡连柯诞生一百周年纪念日。马卡连柯从事教育实际活动经历了三十二个春秋,他大胆地进行了教育事业的创新工作,积累了极为丰富宝贵的经验。他用毕生的心血研究了共产主义教育的理论和方法,从而形成了崭新的马卡连柯教育思想体系。在马卡连柯教育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7.
蒋成德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8,(4)
郁达夫前期思想贯穿着反帝反封建精神。他认为封建军阀“开倒车”,蒋介石卖国,必须批判打倒;农民破产必然导致“农村革命”;日本入侵就要坚决和“帝国主义对抗”。表示自己要“为国家而奋斗”。 相似文献
18.
钟惺与李维桢诗歌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圣华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7(1):126-130
竟陵派创始人钟惺与后七子末派宗盟李维桢是晚明诗坛上的两位重要作家.钟、李为世交,钟惺早期师法李维桢,及结交袁中道、谭元春等,论诗与李维桢日趋异途.钟、李不约而同地主张师事"古人之精神",但差异显著.创作上,钟诗急怼激宕,幽清孤峭,李诗怨而不怒,博大雄浑.考察其间的复杂关系,对探讨其各自的诗歌旨趣和批评观念,深入认识竟陵派和后七子末派的诗学和创作,揭现万历、天启之际诗坛风尚,都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研究生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研究生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素质在研究生所需具备的综合素质中居于首要与核心地位。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主流是好的,但仍存在对思想政治素质重要性认识不足、社会责任意识不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等问题,这阻碍了研究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研究生要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必须强化科学理论学习,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社会责任感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