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刑罚的本质     
事物的本质是内在的,具有隐蔽性,需要透过现象来认识。同时,现象又是复杂多变的,既有反映事物本质的真象也有不能反映事物本质的假象。这就势必导致人们对事物本质认识出现误差或多样化,但是事物的本质只有一个。因此刑罚的变化必然引起学者们对“刑罚本质”的不同看法,本文试图通过对目前关于刑罚本质的几种观点进行阐述、比较、分析,从而得出笔者认为较为科学、合理的刑罚本质观。  相似文献   

2.
在哲学史上,列宁第一次用明晰的语言提出了人类对事物本质认识的梯级性问题。他在《哲学笔记》中郑重地指出,“人的思想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初级本质到二级本质,这样不断地加深下去,以至于无穷”。“人对事物、现象、过程等等的认识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的深化的无限过程。”1 本文试就人类对自然界本质认识的梯级性问题作初步探讨。自然界这本奇妙的大书,不仅现象是错综复杂、丰富多彩的,而且它的本质也是具有  相似文献   

3.
列宁认为:“人的思想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初级的本质到第二级的本质,这样不断地加深下去,以至于无穷”。由此可见,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也是分层次的。为了揭示理想的“二级”本质,我们首先要对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有关理想本质的认识进行必要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人们在认识过程中要经常碰到假象,也时常会产生错觉。研究假象和错觉这两个哲学范畴,对于获得正确认识,有效地改造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 谈到假象,有人往往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把它看作主观臆造的东西,或认为与事物本质是无关的。这是不正确的。假象是客观存在着的一种现象。任何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本质深藏于事物的内部,人们通过抽象思维才能  相似文献   

5.
从歌谣观念到歌谣的定义郗慧民事物的定义是对该事物本质特征的确切而简要的说明;关于事物的观念则是指该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两者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属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范围,但两者又有着本质的区别,这就是:定义是对事物的规律性的认识。任何科学的入门...  相似文献   

6.
本质这个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列宁认为,本质和规律是同一类概念,是同等程度的概念,都是在现象中起决定作用的东西,都是人认识事物所得到的同一认识。所以,亚里士多德在其《形而上学》一书中首先从认识论方面提出“本质”这个范畴,因为,他认为每一个事物存在着许多不同的方面,人们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认识事物,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人们怎样才算认识了这个“存在”呢?亚里  相似文献   

7.
理论不是事实的仓库,也不是概念的堆积,而是概念的体系,是概念有机联系构成的整体。它通过一系列的概念、原理合乎逻辑的联系和相互转化,在观念中完整地再现事物的本质及规律,再现事物的存在和发展。理论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获得的。在认识客观世界中,人们根据实践发现的事实,运用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类比等方法,采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一般到个别的思维途径,建  相似文献   

8.
认识活动不仅要获得关于事物现象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获得关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知识。掌握对象的本质和规律要深入地思维,“要思维就必须有逻辑范畴”。范畴是深入认识对象本质的重要的思维工具,它起着其他认识要素所起不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要揭示和把握秘书工作的规律,就必须把秘书工作放到整个管理系统中进行全方位的观照,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实事求是地对秘书工作的本质做一番剖析和概括。这对于秘书学科科学体系的建立仍然有着重要意义。笔者本着这个宗旨,试图对秘书工作的本质作一些思考,提出一些肤浅见解,以求教于同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是“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的深化的无限过程”(《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239页)。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研究,其目的就在于透过现象揭示本质,把握事物发展的方向。几年来,秘书学研究者正在这个“无限过程”中,进行着有益的探索,人们对秘书工作本质的认识也日益深化。在目前人们对秘书工作本质认识的基础上,对此作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仍然是摆在秘书研究界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而要对秘书工作的本质作比较确切的、合乎实际的论述,笔者认为,首先需要认清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我国出版的逻辑学教材和有关著作中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即演绎推理能否达到对事物特殊本质的认识。文章认为,去年出版的《辩证逻辑》一书对这个问题采取了回避的态度,而许多有关形式逻辑的著作则混淆了不同的认识过程的界限。对于演绎究应归于哪一个认识过程,“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如何实现的,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在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但人们在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关系上还存在某些错误的认识,试从两者关系的演变、发展过程及相互转化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两个不同质的阶段。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片面的认识。它们反映的内容是事物的现象,具有直接性和形象性的特点,其具体形式有感觉,知觉和表象。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们对感性认识材料的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的认识。它是以事物的本质为内容、以抽象性和间接性为特点的,其形式有概念、判断和推理。  相似文献   

13.
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由感性的具体上升到理性的抽象,再从理性的抽象到理性的具体的再现,即马克思所说的两条道路。如果认识事物仅仅停留在第一阶段,则会导致对事物认识的不深刻,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从而也就不能进行创造性的活动,例如中国古代数学的传统尽管表现出鲜明的社会性和实用性,但缺乏对认识事物的进一步抽象,因而不能达到对于认识对象的本质的把握;同样如果仅仅强调第二阶段,而忽略感性的基础,则认识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古希腊的数学传统正印证了这点。近代数学尤其自数学分析的出现以来,之所以枝繁叶茂究其因正是遵循了马克思的认识论,即两条道路的完美结合。从——数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所印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人类正确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改革的时代,事物新形式的创造成为社会各个方面生活实践的主题.因而对事物形式问题的正确理解在认识和实践中被提到重要的位置.唯物辩证法关于形式与内容相互关系的理论,阐明了事物发展过程最基本的方面;而过程中事物结构形式有规律的变换和转化,同时又是跟参予过程的其他一些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结果.分析和说明这些方面的联系:理清形式与事物本质的关系,形式的发生、发展与事物内外部条件的关系,社会创造物形式与人的能动作用的关系等等,有助于我们从不同角度具体地把握事物形式发展演变的必然性与规律性.  相似文献   

15.
范畴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人们只有借助于范畴这种思维形式,才能把握事物运动的规律,认识事物的本质。一切范畴都是思维对感性材料进行逻辑加工的结果,所以,人们都称它为逻辑范畴。各种范畴通过相互联系和转化,构成规律;通过各种规律的相互过渡,构成范畴体系。范畴的这种运动及其所遵循的思维规律,就是范畴的逻辑。对逻辑的范畴和范畴的逻辑的研究,是辩证逻辑的最主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缄默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化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由于受西方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知识观影响,人们一直把知识狭隘地理解为显性知识,而忽视缄默知识的存在,更没有认识到二者之间存在可以相互转化的关系。为了强化人们重视缄默知识及其在人类知识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缄默知识的本质及缄默知识与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二者相互转化关系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质就是规律,或本质和规律是同一层次的范畴,这是目前哲学界所比较通行的看法①。笔者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本质不等于规律,本质是比规律更深层的范畴。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存在于普遍联系和互相影响中。本质是反映事物内部联系的范畴,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但现象也不是孤立的。“辩证方法认为,自然界中任何  相似文献   

18.
作为创作方法,"典型"是杂取种种人(物),塑造共相,而"原生"则是择取个别人(物),展示殊相.事物的本质不仅通过共相法得以揭示,而且通过殊相得到彰显.两者均是通达事物本质的佳径."典型"与"原生"之间存在着一种张力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一种相互排斥而又互为补充的辩证关系.以这种辩证关系为视角,可使上世纪末的"新写实"现象得到一个崭新的观照.  相似文献   

19.
亚里士多德针对个体的存在区分了原始质料和最接近质料,并在事物本质的定义中将普遍质料包含其内。他既认为定义依托于个体的存在,又认为定义在认识上具有独立性。个体虽因其特殊性而不可被定义,但离个体最近的属定义可以表述个体本质,从而使得定义的普遍性与个体的特殊性之间形成了内在的张力。这种张力既突出了现实物相对于认识的优先性,又显示了定义在表述个体时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而对不可言说的原始质料的强调则彰显了逻辑自身的边界及其根基之神秘。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由于受西方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知识观影响,人们一直把知识狭隘地理解为显性知识,而忽视缄默知识的存在,更没有认识到二者之间存在可以相互转化的关系。为了强化人们重视缄默知识及其在人类知识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缄默知识的本质及缄默知识与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二者相互转化关系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