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海上丝绸之路”是指古代中国通向海外国家的远洋航线,“海上丝绸之路延伸线”则是从“海上丝绸之路城市”通向沿海其他城市或者内陆城市的交通线。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可分为:孕育时期、形成时期、兴盛时期、衰落时期和停滞时期。宁波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是: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延绵不绝,持续发展;河海交汇,港通天下;面向韩日,兼及南洋;浴火重生,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2.
覃春华 《今日南国》2008,(24):60-62
海螺声声、鼓声阵阵,碧波荡漾的大海、桅杆耸立的大船,身着渔家民族服装的阿哥、阿妹们映入观众的眼帘……11月18日晚,自治区成立50周年献礼剧目、大型舞剧——《碧海丝路》在南宁人民会堂盛大公演。  相似文献   

3.
“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发展经验和模式具有典型性。“海上丝绸之路”已经开展了法律规范构建和合作组织建设的实践,促进了国际法治合作的发展。但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过程中仍面临两个新课题,即中国周边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形成以及现有平台和机制的发展。通过分析“海上丝绸之路”法治合作机制发展的平等互利原则、善意履行国际义务原则、绿色发展原则和兼容并包原则,构建理念认同和全方位沟通交流的合作机制,探讨如何促进达成及遵守“海上丝绸之路”合作法律文件。“冰上丝绸之路”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北向延伸,其发展理念和模式可以借鉴“海上丝绸之路”的经验,学习其法治合作的指导原则和具体措施,以期构建完整的中国周边海洋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4.
2014年全国经济工作会议,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被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新高度。在战略意义上,"海上丝绸之路"是新时期中国拓展周边国家经贸关系,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有效应对南海问题和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议题;在战略内容上,"海上丝绸之路"以经贸为主,和谐、文明对话为辅,全方位协调推进,努力营造中国与东盟的政治沟通、道路连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五通"的区域大合作格局。  相似文献   

5.
“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下中国海洋权益的维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入“海洋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各国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纷纷制定和调整本国的海洋发展战略,出台了有利于维护本国海洋权益的相关政策。特别是西方大国,力图构建并主导国际海洋新秩序,充分利用当前国际海洋法的有关漏洞,竞相抢占各种海洋权益。我国适时提出“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不仅仅是对全球国际形势大变革时代的积极回应,也是解决我国产能过剩、人口、环境、资源等问题的重要路径。“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对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具有重要意义,是我国建设新型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福州面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实施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具有一定的优势条件,但也面临着文化产品原创不足,龙头文化企业偏少,文化开放水平低,文化创意水平不够等问题。基于此,应坚持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从提升文化产品质量和效益、提升文化企业整体效能、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文化产业合作水平、构建互利共赢的文化产业蓝图等方面提出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7.
8.
在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的背景下,我国倡导共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沿线国家的经济互助与文明互鉴拓展了良好的愿景.通过分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物流发展现状,指出发展的不均衡性是制约上述国家物流行业发挥经济社会效益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阐释了针对物流资源规划整合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基于柔性决策的资源整合规划思路及具体应用中的若干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
古代中国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东南亚国家塑造了共同发展、相互依存、和平友好的“海上丝绸之路”精神。但到近现代,这种精神因中国和东南亚国家都受到西方殖民者和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而被迫中断。进入新世纪,中国提出与东盟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就是要传承这种精神。而当下,日本在东南亚推行“价值观外交”和“积极和平主义”并以ODA离间中国和东盟的关系,企图破坏这种精神的传承。对此,中国必须及时应对。  相似文献   

10.
"现代海上丝绸之路"是基于中国海洋战略的一种路径选择和整体构想,旨在构筑一个以"战略思维"和"海洋思维"为基础,以"经略海洋"为目标的全球经济合作平台。目前,它需要国家战略层面、省级策略层面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谋略层面的合力运作,其重点要落实在"现代海上丝绸之路"制度建设上。制度创新在社会转型中扮演一种超级正能量的作用,是能否建成"现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但制度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是思想解放、政策开放和能量释放等要素的整体合力。现实的问题是,这种合力目前还难以形成更没有运作。所以,建设"现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是一种"整体思维方式"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新陆上丝绸之路和新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21世纪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两个重要支撑,分别体现了中国的西进战略和海上经贸发展战略。在新陆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的情况下,受日益严峻的东海和南海紧张局势,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日本、菲律宾、越南等国"中国威胁论"等影响,新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发展则相对滞后。为此,本文在系统梳理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历史和国内外学术文献的基础上,对新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价值和意义、战略内涵、实现路径和政策等进行探讨,以期为新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相关决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岳小颖 《国际论坛》2020,(2):141-154,160
南太平洋地区形势日益"拥挤而复杂",域内外国家利益碰撞,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展开带来潜在挑战。本文对南太平洋地区的行为体进行了分类,并对相关国家战略意图以及复杂的地区形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南太平洋地区内外国家利益碰撞,但并没有国家试图主导该地区。岛国采取与东盟类似的"大国平衡"战略,在域内外国家互动中获益最多,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持欢迎态度。文化、历史和传统的独特性使南太平洋岛国面临发展难题,这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是机遇也是挑战。我国需进一步加大对南太平洋地区的重视,制定清晰、连贯的外交政策。南太平洋地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应由理念与行动两方面入手。理念方面,面对大国疑虑以及南太平洋地区国家的担忧,我国应增信释疑,为周边国家阐释"一带一路"建设的理念、性质与内涵。在行动方面,加强双方高层交往,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通过高层互动与战略对接挖掘合作潜力,搭建合作平台;将"海上丝绸之路"的互联互通与南太平洋地区和次地区机制对接,共谋合作治理之路。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视角下的中韩自贸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各国早已摆脱了单一发展的模式连成一个整体,创新合作机制、寻求新的合作方式成为实现经济增长的必然要求。中韩自贸区的建设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实施,是在新机遇与新挑战下,我国同周边沿线各国一道,积极探索国际发展新机制与构建新型国际格局的有益尝试。本文从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贸网的视角出发,着重研究中韩自贸区建立的必要性、必然性以及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探索其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对巩固地区繁荣、稳定地区局势、加强各国交流、构建世界新格局的价值与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09—2017年中国对南太平洋5岛国的直接投资和贸易数据,借助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对南太平洋5岛国直接投资对其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发现,中国对南太平洋5岛国的直接投资存量和流量与其贸易额呈正相关关系,即中国对南太平洋5岛国的直接投资具有明显的贸易创造效应,且直接投资存量比流量,产生的贸易效应更为显著.但同时研究也发现,直接投资产生的贸易创造效应存在一定的时滞性.因此,应适时优化中国对南太平洋岛国的直接投资,以增强中国直接投资对双边贸易促进效应,更好地提升中国与南太平洋岛国的双赢效果.  相似文献   

15.
党中央在新时期作出的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决策,对深化区域合作、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更为闽台海洋经济融合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系统梳理和回顾改革开放以来闽台海洋经济合作的历程及成效,分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背景下闽台海洋经济融合发展的新机遇,提出闽台两地应充分发挥优势互补,坚持互利共赢原则,全面加强海洋渔业、航港造船产业、海洋科技产业和海洋观光游憩业的融合发展,共同推动闽台海洋开发合作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独特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历史时期中国对外交通必须通过北方、南方陆上和海上丝路联系域外,三大丝路沿线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各自丝路的交通方式和规模。北方草原丝路和北方绿洲丝路是早期比较繁荣的陆上交通线,交通工具多为耐旱的骆驼和马匹。南方陆上丝路经过的地区多岭谷山地和雨林灌丛地区,形成了“马帮”的运输形式。受海上自然环境与造船、航海水平的影响,海上丝路的航线不断延伸。随着陆上自然环境的恶化和各种人文因素的影响,三大丝路的变迁最终以海上丝路成为联系中外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7.
雷州文化的历史及特征与“海上丝绸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上丝绸之路”肇始于雷州半岛等地古越人文化和南越、西汉的外贸方各,而“海上丝绸之路”又为雷州文化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但雷州文化又未能真正继承“海上丝绸之路”的远涉鲸波、开拓进取之精神,局限于“兴渔盐之利,行舟楫之便”,未能走向以海为商的发展道路,以致民性保守,“惰向外志向,乏进取毅力”。在谁拥有海洋谁就拥有世界的当今,真正继承和发扬“海上丝绸之路”的精神,应是发展雷州文化的应有之义、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早在15世纪欧洲人绕过非洲好望角的1500年前,东方中国和西方地中海世界就各自开始了海上交往通道的探索和开拓,经过不懈努力,海上丝绸之路萌发于汉代,勃兴于唐代,拓展于宋代。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世界双向开拓的结果,古代西方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由海路东来的主动态势,尤其是其勃兴于唐代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以及后来居上,是由于它在地理环境和其他各种真实或潜在的利益上远远优于陆上丝绸之路,这种优势吸引中外商人逐渐把贸易交通的重心转移到了海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