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海外并购整合风险机理的深入研究事关企业海外并购整合的成败,在我国"十二五"期间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事物发展内外因辩证关系的视角分析了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整合风险的诱因机理;结合并购的动态流程深入研究了海外并购整合风险的衍化机理——即衍化的起点、路径及关键影响因素;最后从治理导向、治理策略、关键措施三个层面提出了海外并购整合风险的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2.
石油企业海外并购是企业实现海外市场拓展的重要手段。在石油行业低迷时期的海外收购可能是机遇,也可能是无法预料的危机。成功的并购离不开对各种风险的研究。从文化角度而言,中国石油企业海外并购必然面临民族文化、商业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多重风险。文化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海外并购的成功。从文化风险的来源入手,分析了不同类型文化风险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德尔菲识别技术、分阶段识别技术和对比分析技术识别海外并购不同阶段的文化风险。利用SWOT风险分析法分析各种文化风险带来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不稳定的环境中,我国企业正在通过海外并购方式以创纪录的速度走向世界。然而,我国企业在进行大规模海外并购的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性,进而带来了诸多阻碍和风险。为此,本研究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划分了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四个阶段风险形成因素的层次结构,并识别出其关键风险因素。结果表明:我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可分为10个层次,且主要产生于并购过程中的目标企业选择与估值、融资,并购后的人力资源、财务及技术整合,及发展期的品牌利用等,并购前的法律及政治风险相对较弱。此研究结果对于我国企业有效防控海外并购风险,提升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投资绩效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2008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为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海外并购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但机遇中暗藏危机。如何变危机为机遇,就要对海外并购可能的风险有充分的准备。结合当前国际经济背景和最新国内国际案例,为国有企业当前进行海外并购可能遇到的风险提出预警,为国家政策如何鼓励推动国有企业"走出去"以及将企业面临的风险减少到最小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5.
企业海外并购作为双循环战略中外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为国际循环积极布局,扩大海外市场,也可以为国内循环引进先进技术、保障原材料供给.文章运用事件研究法,用累积平均超额收益率和会计指标法,结合中国海外投资国家风险评级体系(CROIC-IWEP)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4—2018年海外并购的短期和长期绩效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国家综合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金融风险对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绩效均呈负面影响,其中政治风险的影响最为显著,而良好的对华关系对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绩效能产生正面作用,其中对华关系次好的国家(地区)对我国企业并购后的超常收益率影响最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通过其海外子公司进行并购能降低东道国国家风险的影响,增加并购成功率;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在并购过程中能缓解企业与标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也能提高并购成功率,并扩大并购规模.由此提出建立国家风险识别、预警和管控机制,建立海外投资风险分担机制,构建经济共同体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无论是从国家利益还是企业发展的层面看,中国企业海外资源并购都是具有长远意义的战略选择.由于资源行业属于事关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行业,无论是政府还是民众对于境外投资者始终带有一定的警惕性,因此,政治风险中的歧视性干预风险是中国企业海外资源并购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最不可预期的风险.中国企业应采取谋略巧妙地规避海外资源并购中歧视性干预风险,以使中国企业的海外资源并购之路走得更加稳健和踏实.  相似文献   

7.
科技型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防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外并购已经成为中国科技型企业取得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金融危机后,政策、价格及购买力等三大机遇将成为中国科技型企业海外并购的有力推力。但是,中国科技型企业在海外并购实务中需要对技术、估值和文化等三大主要风险点保持足够的警惕,同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防范策略。  相似文献   

8.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及风险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国际经济危机尚未完全出现转机、全球跨国并购投资急剧减少的情况下,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却逐渐增加。其动因主要包括抢占国际市场、突破贸易壁垒、获取战略资源、提升技术能力等方面。然而在并购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风险,包括政治、社会、法律等外部风险和信息、资产、财务等内部风险。因此,我国企业需高度重视风险防范工作,包括制订国际化发展战略、客观评估东道国的环境、重视并购协议、注重整体融合、完善生产经营整合、选择合适的支付手段,以提高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安全性,增加国际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9.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行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企业并购的一般理论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特点,提出了中国企业积极从事海外并购的 四个主要动因,并通过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行为进行SWOT分析,指出了并购中存在的问题及 成功进行并购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活动日趋活跃,并呈现出新的特征与趋势。通过对2005—2009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跨国并购研究中心"跨国并购与绩效评估数据库"中141起海外并购案例的深入分析,结合联合国贸发会议和我国商务部的相关数据,探讨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主要特征与趋势,指出了并购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力求挖掘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过程的内在规律。在分析的基础上,从政府政策与企业整合等方面就如何促进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进程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1900-1909年灾荒直接导致了长沙抢米风潮的爆发.连年灾荒使社会生活紊乱、道德失范、人性扭曲;而政府赈灾济荒的措施不能达到安抚灾民的目的,又为民变爆发提供了某些偶然因素.以此为起点的民变与同时期各种斗争聚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为革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2.
1956年6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军事法庭在现今沈阳北陵电影院旧址,对侵华日本主要战犯进行了历史性的审判。在这次审判中,中国政府对日本战犯实行特殊的宽大政策,日本战犯也都表示诚心悔过,在自己余生中愿为中日两国人民的长久友谊做一点贡献。沈阳审判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功,当然首先是中国政府的英明决策,但与总结和借鉴组伦堡、东京和南京审判的经验,也有密切的关系。纽伦堡审判开创了审判战犯这种模式的先河,并针对审判二战战犯制定了相应的罪名,扫清了法律上的障碍,东京和南京审判相继出现政治干预法律的情形,这些郝对沈阳审判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论秦汉、晋唐、宋元中医发展的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医学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内容博大精深。秦汉医学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晋唐是中医学发展史上承先启后的重要时期;宋金元则是我国医学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各家纷起,使祖国医学面貌为之一新。  相似文献   

14.
文学翻译中美学信息的解读、比较与转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民族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有着相当的共性,但不同的文化背景更造就了它们各自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无论在表述或审美上都呈现着浓重的民族化相异性。这使读者在接受异质文化作品时,往往会忽视或不能感受原文的艺术美。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在力求"形似"的基础上也应注重"神似",使读者能最大限度上感受原文的语言魅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考订新蔡葛陵楚墓的绝对年代为楚肃王四年 (前 377年 ) ,并论及有关“王孙厌”的祀礼问题。  相似文献   

16.
由于人力资本投资时沉淀成本十分普遍,仅仅依靠市场制度实现经济价值并非最优。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采取其他非市场制度,其根本目的在于补偿沉淀成本。否则,因沉淀成本的存在会导致不同的经济后果:第一,因沉淀成本导致人力资本投资不足;第二,因沉淀成本导致人力资本既不增加投资也不减少投资,仅仅处于维持现况;第三,因沉淀成本导致人力资本投资过度,产生路径依赖。因此,需要相应的制度保障投资成本回收,尽量避免出现沉淀成本,不至于影响人力资本再生产过程,这是我们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最根本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7.
渝西地区的时政歌谣具有非常丰富的思想内容。渝西人民爱国也爱家,“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一类古训深深地植根在他们的骨髓里,在社会变革的任何历史关头,他们都不会真正地保持沉默。在表现手法上,寓庄于谐,以滑稽的口吻、调侃的姿态、风趣的说法来表现严肃的主题和尖锐的矛盾,追求入木三分的艺术效果,是渝西时政歌谣所特有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8.
试论陈子昂的诗论、诗作及其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南朝绮丽柔靡的诗风,陈子昂鲜明地提出了以兴寄、风骨为中心的文学革新理论,并在创作上实践了这种新的理论,对盛唐诗歌的繁荣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重点分析了陈子昂诗歌理论、创作实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  相似文献   

19.
明代诗话所阐述的诗学理论,主要集中在格调说、复古论、分唐界宋之争这三个问题上。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和论争,推动了古典诗学理论的发展,也体现了明代诗话的理论价值和理论特色。  相似文献   

20.
编纂《中华大典·宋辽金元文学分典》的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对编纂《中华大典·文学典·宋辽金元文学分典》的小结,共论述了四个问题一是简述《宋辽金元文学分典》的编纂过程,二是对《宋辽金元文学分典}质量的基本估计,三是保证《宋辽金元文学分典》进度的措施,四是《宋辽金元文学分典》的后续工作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