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崇伯 《创新》2017,11(6):5-15
印度尼西亚拥有较好的粮食生产条件,土地肥沃,雨量丰沛,水资源丰富,粮食作物能够一年多熟,印度尼西亚曾经在20世纪80年代实现短暂的粮食自给。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粮食自给无法满足。为此,佐科政府推出多项举措,包括制订粮食生产计划,做到粮食作物自给自足;提高农业预算开支,支持农业发展;修复农田灌溉系统,扩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政府发放更多款项,以社会福利计划或现金补助形式来救济贫民;计划在国外开辟种植基地,并改进国内种植方法。同时,加强国际粮食合作确保粮食安全,包括加强国际农业与粮食安全合作,着力加强农业领域外资利用工作,加强与中国的农业合作等。  相似文献   

2.
就中国目前的海洋政治形势而言,南海争端已成为全球热点.从南海争端的问题属性来看,这是一个多元的、系统化的、结构化不良的政治问题,是一个重要而紧急的战略问题.从南海争端中的战略格局来看,中国面临内外双重战略压力,面临着战争与和平的两难选择.为此,中国应采取系统性的战略措施积极应对南海争端,站在国家战略角度从各层面、各领域展开实质性行动,在做好积极维护主权准备的同时,争取用政治与外交手段和平解决南海争端.  相似文献   

3.
明朝在南海诸国实行朝贡制度,先后有50多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这一以中国为中心的国际体系中。明朝倡导和平、非攻的国家交往原则,朝贡体制的形成与中国当时新朝皇帝的国家航海战略有密切关系。朝贡制度与国家海洋战略的实施,完全以维系国内政治与国际秩序为根本出发点,秉承如此初衷,明朝在南海甚至印度洋的海洋战略目标得以实现,并在古代封建帝国维护南海周边国际秩序中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对当代中国实施海洋战略有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日本并非南海域内国家,但曾有对南海侵略和殖民统治的历史。20世纪30年代,伴随对印度支那的扩张,日本逐渐控制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并于1938年将南沙群岛命名为新南群岛,编入日据台湾领土,(1)此后占据南海诸岛直至二战战败投降。战后日本对南海政策的演变可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战败至1970年代末的出局旁观期,二是70年代末至冷战结束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日澳海洋安全合作机制日趋成熟,在海洋军事技术与装备、海军联合演习与训练等重点领域的合作也取得了较大进展,逐渐成为美国亚太盟国间海洋安全合作的典范。日澳之所以强化海洋安全合作,除了受亚太安全架构变革等外部因素影响外,也与日本海洋国家联盟构想的推进、两国印太战略的实施需要等因素息息相关。尽管日澳合作会继续深化发展,但由于澳受经济上日益仰仗中国、国家安全上严重依赖美国的二元结构所困,会在对日合作立场上存在一定的摇摆。此外,日澳安全合作关系的既有裂痕如何修补、未来如何定位等棘手问题也将影响两国未来对合作的资源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6.
<正>2022年11月18—20日,由海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主办,海南大学协同创新中心“自贸港建设与海洋治理”研究团队、海南省重点新型培育智库——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承办的第二届“海南自贸港建设与海洋治理”南海论坛(2022)在海南海口召开。与会专家围绕海洋治理的三个层次,即全球层次的全球海洋治理、地区层次的南海区域海洋合作与治理、国家层次的海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展开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8月29日,由中国太平洋学会、中国海洋学会联合主办的"海洋观与建设海洋强国"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国家海洋局原局长、中国太平洋学会会长张登义出席会议并致辞。参加会议的还有:中国太平洋学会常务副会长鹿守本,中国海洋大学校长于志刚,国家海洋局学会办主任、中国海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雷波,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原所长王校轩,海  相似文献   

8.
肖琳 《太平洋学报》2014,(12):108-108
<正>2014年10月31日-11月1日,由中国海洋学会、中国太平洋学会和南京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七届海洋强国战略论坛暨2013年海洋科学技术奖颁奖仪式在南京隆重举行。此次论坛的主题为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国家海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连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沈爱民,中国海洋学会理事长王曙光,中国太平洋学会会长张登义等出席会议,中国海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雷波主持会议,共有来  相似文献   

9.
<正>2012年11月22日,由中国海洋学会、中国太平洋学会和河北省海洋局共同主办的"第六届海洋强国战略论坛"在河北省石家庄市隆重召开。本届论坛以"保护渤海环境,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全国政协环资委副主任、国家海洋局原局长、中国海洋学会理事长王曙光,国家海洋局原局长、中国太平洋学会会长  相似文献   

10.
向村民众的信仰与仪式,历来是社会学与人类学的核心话题。信仰与仪式作为社会事实,既有其功能意义,也有其象征结构。这种功能意义与象征结构在不同文明社会当中表现不同。文章以关中Y村祭拜为例说明中国这样一种复杂文明中,如何在几千年中保持文化一统局面:即上层大传统统合下层民众小传统,而小传统也以种种方式渗透大传统,从而维持自身存在的双向互构过程。经由这一双向互构,国家在文化层面取得民众认同,同时也维系了文化和意识形态层面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战略互疑已经成为影响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对其成因的既有阐释更多地强调引起互疑的制度差异、文化观念及力量对比、错误知觉等因素。本文在梳理并准确定义"安全困境"的基础上探讨了战略互疑形成的原因。文章认为,战略互疑根源于安全困境的结构性因素并因安全困境的激发性因素而升级。严重的战略互疑可能会造成误判,引发螺旋情景甚至导致双方的战略对立或持久对立。国家间的安全困境不能从结构上消除,但是双方的相互战略保证和决心可以缓解引发安全困境的结构性因素。克制、沟通与合作有利于消解安全困境的激发性因素从而减轻双方的战略互疑程度。  相似文献   

12.
日本海上战略通道思想与政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兵 《日本学刊》2006,(1):94-104
日本经济对外依存度高,战略资源和产品市场均严重依赖海上运输通道。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战后日本始终把保卫海上运输线安全、特别是通道安全,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在日本看来,马六甲海峡是其“石油运输命脉”,同时也是大国利益的交汇点和相互争夺的焦点,因而只能用一些隐蔽的方式,循序渐进地涉足海峡。此外,日本企图控制马六甲海峡,也是其争当军事和政治大国的一个重要环节,有着更深刻的考虑。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世界海权兴衰的经验教训及其对中国海洋强国建设的启示。第一,世界海权兴衰交替的历史表明,海权建设是以资本和制度创新为核心的综合性过程,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社会发展各领域,中国海洋强国建设应走综合性海权的发展道路。第二,陆海复合国家的海权战略深受其地缘政治缺陷的制约,其成败在根本上取决于国家的陆海统筹和平衡能力,中国的海洋强国建设应走陆海统筹的复合型海权发展道路。第三,陆海复合国家的海权建设必须选择合适的限度和区域,中国的海洋强国建设应走有限性、区域性海权的发展道路。第四,新兴海权的成败取决于新兴海权国家如何处理与既有海洋霸权的关系,在建设海洋强国的进程中,中国应妥善处理与美国海洋霸权的关系,走和平式海权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太平洋学会与中国海洋学会共同举办的海洋观与建设海洋强国学术研讨会,旨在研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进程中的重要问题,希望各位专家在研讨会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为构建中国海洋观和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做出积极贡献。海洋观和海洋强国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相互依存、不可分  相似文献   

15.
"东向行动政策"彰显了莫迪政府对印度在马六甲海峡以东地区政策的重新规划,是印度寻求适应亚太地区与全球形势和遵循其国内发展与对外政策逻辑的结果。"东向行动政策"固然是在多种主客观因素的推动下出台,但根本上则是印度期望以更快的步伐实现其地区经济、政治与战略目标的政策工具。"东向行动政策"由"东向政策"强化而来,但其地缘政治内涵并未改变,南海依旧是印度实施该政策的首要地区。鉴于南海在该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地缘战略、地缘经济与海上安全价值,印度未来势必进一步强化其在南海事务中的战略导向性角色,在经济、政治与战略层面表于言、施于行。  相似文献   

16.
《太平洋学报》2013,(3):F0003-F0003
2013年3月16日,中国太平洋学会学术研究工作委员召开2013年工作会议,布置第一步的工作,并讨论了“国家海洋战略——海洋强国目标”课题申报的有关事宜。  相似文献   

17.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在深刻复杂变化的时代背景下赢得发展主动权的重大战略部署。这一战略部署内容丰富、逻辑严密、系统完备,解决了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战略目标、战略方向、战略原则、战略举措、战略保障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人才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为实现我国由人才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提供了行动指南,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破解人才发展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8.
公益化还是市场化在社区服务理论和实践中争论不休,二者分别强调国家和市场在社区服务中的功能与优势。但从社会互构论的理论视角来看,国家、市场以及社会并不是对立的,完全可以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实现三者良性互构、优势互补的复合治理,以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本文以北京市96156社区服务模式为例,分析了这种新型社区服务模式的运行机制,以及其中国家与市场、国家与社会组织、市场与社会组织以及三者之间的互构关系。其中,信息化技术为这种复合治理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9.
南海问题现已成为影响中国国家安全、中美关系、地区安全乃至全球地缘政治演进的重要议题之一。美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直接介入南海问题以来,其南海政策经历了政策宣示、外交介入与军事干涉等阶段。美国南海政策的逻辑原点,是出于所谓"捍卫美国国家利益"、"维护国际规则"、"维持地区军事平衡"乃至"巩固地区主导权"等多重考虑。特朗普就任总统以来,美国的南海政策以"遏制"与"抵消"的混合战略为指导,军事行动与外交手段相互配合并渐次升级,政策实施愈发激进、顽固,成为应对"大国战略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美两国关系与地区安全影响急剧突出。中国未来的南海战略塑造应注重形势变化,多种手段并重,有效化解该方向日渐突出的战略挑战。  相似文献   

20.
台湾问题是涉及中国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核心利益。近年来随着中日关系的动荡,日台关系的敏感性进一步提高。日本在台湾问题上的小动作不断,对中日建立互信构成很大困难,严重干扰了中日关系的大局。日台关系和日本对台政策作为台湾问题的外部因素中仅次于美国的变量,成了学术界和政策研究界关注的热点。现有研究多囿于日本是否"亲台"或者"反中"的双边框架内进行分析,对于日本在国际体系中如何认知台湾问题的演变过程缺乏关注。日本对台政策的知识基础主要建立在日本从对国际体系认知中派生出的对台战略认知上,考察日本对台战略认知和政策的历史变迁,探索两者之间的关联性,超越原有认知框架并创新研究视角,或将有助于更加有效地在对日外交中处理好台湾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