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当前,在机关单位有一种现象,有的领导干部在单位担任"一把手"时,志得意满、颐指气使、八面威风,自我感觉十分良好。但是,当这些"一把手"调离原单位之后,情况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一把手"偶尔回单位或在其他场合遇到原来的下属,原本以为下属会热情相待,然而却事与愿违,一度受到冷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人走茶凉"的情况?这实际上与"一把手"自身的为人处世有很大关系。笔者认为,"一把手"要想在离开一个单位后仍能得到原单位下属的充分尊重和爱戴,实现"人走‘茶’不凉",须做  相似文献   

2.
<正>一把手是人们对各部门、各单位负责人的惯称。由于一把手工作职务特殊,对很多事情具有"杀伐决断"的权力,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事情的成败,因此,一把手必须有"几手"。对下属负责之事,不过多"插手"。一把手要善于根据副职的职  相似文献   

3.
正众所周知,"一把手"是俗称,指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一霸手"是由"一把手"谐音而来,指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独断专行、作风霸道。在现实生活中,"一霸手"多数是有争议的人物,其中不少人由于种种原因被查落马。据广东省纪委统计,十七大以来,广东查处的县级以上党政"一把手"中,独断专行的"一霸手"占80%以上,以致省委书记在一次会上提醒"一把手"们:"谁独断专行,就是往绝路上走,大家要  相似文献   

4.
正"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对于新任"主帅"即一把手来说,进入新单位、新岗位,如何尽快融入新的团队、迅速进入工作角色、赢得组织成员的信任和支持,是开创工作新局面的关键。那么,新任一把手在履新之初,如何夯实开局之基?笔者认为,应该在"快""稳""慎""严""宽"上下功夫。"快",即进入角色要快。作为新任一把手,  相似文献   

5.
<正>一把手在一个地方和单位中处于核心地位,权力大、责任大、影响大。一把手的威信是领导能力的外化,是增强领导效能、实现领导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和基础条件。而一把手"有权无威"的现象不仅影响领导效能,更重要的是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那么,一把手如何树立自己的威信呢?笔者认为,一把手要念好正、德、行、绩、才、廉"六字诀"。一要以"正"壮威。"其身正,不令而行"。所谓"正",就是用权要  相似文献   

6.
<正>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一把手,在领导班子中处于核心地位,负有特别重要的责任。无论哪项工作的开展,都需要一把手的引领、示范、协调和推动,其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影响到一个地方、部门、单位的工作好坏、发展快慢乃至兴衰荣辱。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一把手在谋事、处事、行事上须防"八过",可思之戒之。  相似文献   

7.
一把手在领导班子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关键作用,是单位重大问题的主要决策者.一把手行使"拍板"权,既是现行领导体制赋予一把手的特殊使命,也是一把手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度运行、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的显性凸现,一把手面临的决策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与之相伴而生的决策压力和风险在不断增大,"拍板"失误的事也时有发生.一把手"拍板"失误的导因是多方面的,很多是一把手的能力素质引发的.  相似文献   

8.
一把手是一个单位的"帅",在单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综合素质高低、工作能力强弱,直接关系到一个地方事业的兴衰成败。  相似文献   

9.
正按照现行体制和领导干部岗位设置惯例,基层行政部门或单位大多有一个"党组织副书记+行政副职"职位。这个"双副"不同于一般的副职,从具体领导干部排序上来看,"双副"介于一把手和其他所有副职之间。有的部门或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分设,"双副"上面除了行政主要领导即一把手外,还有一个党组织书记,但"双副"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实际权限和影响力远在其他所有副职之上,而单设的党组织书记其实也只是一个  相似文献   

10.
领导班子是组织的核心,具有特殊功能和特定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一把手",在这个群体中起着关键作用,任何工作的开展,都需要"一把手"带头、示范、协调和推动。领导班子内部协调与否,直接关系到班子战斗力的发挥,关系到事业的兴衰成败,"一把手"的责任尤为重大。如何当好"一把手",这是新时期领导工作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针对增强"一把手"协调的方法和艺术为出发点,理论联系实践,提出历练"一把手"多方面的协调能力,主要体现在:提升谋划、驾驭全局的能力;提升班子成员的凝聚力;强化班子成员的信任感;保持领导班子的创新力;提高辨证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维护和打造领导的良好形象;发挥好领导的表率、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央纪委宣布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接受组织调查后,媒体统计发现,十八大以来,已有6名省会城市党委"一把手"落马。同期落马的省部级以上官员中,省会城市"一把手"是较为特殊的群体:他们都顶着"市委书记"的头衔,但手中权力又超过一般城市的"一把手";他们并非中央部委、省委大院的掌门人、决策者,却影响着政策最直接的执行效果;因为省会城市都是重点城市、地区中心,与同级别其他干部相比,他们的落马给社会带来的震撼往往更大。所有落马省会城市"一把手"都是省委常委,有的还  相似文献   

12.
一位先哲曾经指出,一个部门、单位的"一把手",平时主要工作就是出主意、想办法、用干部。此言不虚。所谓出主意,就是认真学习并准确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谋划引领好经济社会发展;所谓想办法,就是想方设法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所谓用干部,就是遵循民主集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党政一把手,说话要直截了当,行事要干净利落,做人要正大光明,处事要慎重周密,该做的要做、该当的要当,该反对的陋习要反对、该遏制的恶习要遏制,该坚持的好传统要坚持、该发扬的好作风要发扬,该坚守的规矩要坚守、该严守的纪律要严守,不要怕说这说那,不要前怕狼、后怕虎。在当今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新常态之下,作为领导干部,尤其是主政一方的党政一把手,当有"七不怕"。  相似文献   

14.
万事开头难,新组建单位的一把手都希望有一个良好的开局,但任何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开局,影响大局。因此,新组建单位一把手必须立足当下,着眼长远,当好"明白人",当好"小学生",当好"拓荒牛",当好"领头雁",当好"守门员",确保开好局。  相似文献   

15.
所谓“一把手”,乃是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主官”、“首领”,如同部队的司令员。一把手的素质高低,工作好坏,对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工作成败关系极大。一把手所处的重要地位,决定了一把手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工作作风、指挥艺术和组织协调能力。怎样才能当好“一把手”?本人的拙见有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正>一把手在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时,必须有七个"度"一是站在应有的高度。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一把手只有站在应有的高度,才能视野开阔、高瞻远瞩,才能思想超脱、思维活跃,才会有远见卓识、真知灼见。否则,如果站位很低,必然视野狭隘、目光短浅,"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二是看到应有的深度。一把手在看问题的时候,绝不能只看到现象,只停留在表面,只知道"是什么",不知道"为什么"。必须有一双识别真伪的"火眼金睛",不为五光  相似文献   

17.
一把手作为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主要领导,在领导班子中居于核心地位,负有统筹全局、协调上下的重要责任.那么如何在工作中当好一把手、发挥好"总开关"作用呢?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和体会,浅谈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共同交流探讨. 一、善于凝心聚力,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有一支团结的干部队伍、有扎实的群众基础,是一把手做好全局工作,推动科学发展的首要条件.一把手只有团结队伍、带好队伍,凝聚民心、发挥民智,才能有所作为. "打铁还需自身硬".  相似文献   

18.
<正>监督一把手,保证一把手正确行使权力,一直是监督的重点,更是监督的难点。在一把手权力过于集中,"一把手决策‘一言堂’、用人一句话、花钱一支笔、言论一个音"未根本改变的情况下,有效监督一把手几乎不可能。正所谓"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  相似文献   

19.
<正>两块磁铁,距离过远,不会发生相互作用;距离过近,就会紧紧贴合;磁极不合,则会相互排斥。"一把手"与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就如同分量不同各自独立的磁铁,距离太远缺乏凝聚力,距离太近相互干扰,唯有距离适中方可进退自如、和谐共处,相互排斥必然渐行渐远、形同陌路。因此,"一把手"在工作实践中要准确把握与下属之间的距离。一、"一把手"与下属距离不当之表现一是距离太近而难抽身。诸多"一把手"与  相似文献   

20.
<正>本文所说的"新职工",是指刚进入机关单位不久、年纪较轻的干部职工;"老职工",是指在机关单位工作多年、年龄偏大的干部职工。一个单位,都是老职工或都是新职工的情况很少,往往是新老并存。作为单位一把手,如何把新老职工都用好用活,使他们同心而不离心、同向而不偏向、同力而不分力,推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