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果戈理的讽刺喜剧《钦差大臣》自一八三六年首次演出以来,已经过去一个半世纪了,但它仍以不朽的艺术魅力牵动千万人的心。(一)从一句题词、一个误会情节和一个梦说起作品借用一句俄罗斯俗谚“脸丑莫怪镜子歪”作题词,言简意赅而又曲折含蓄的暗示:剧中所描绘的恶人丑事,均采撷于生活现实,决非杜撰。这一点可以从果戈理的写作意图中得到印证:“决定在《钦差大臣》中,将我所知道的……俄罗斯的一切丑恶,集成一堆……来同时嘲笑这一  相似文献   

2.
刘筠 《殷都学刊》2008,29(1):79-82
《常言道》为清落魄道人所编,通篇以金银钱为线索,串引出无数人事来,摹尽世态,写足人情,展现了一幅封建社会末期的风俗图,寄托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愤激之情。  相似文献   

3.
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是一部现代文学史上的优秀长篇小说,它以新颖、奇特的譬喻,生动、传神的细节,诙谐、幽默的笔调,展示了作者独具特色的讽刺艺术。讽刺艺术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深厚的渊源。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指出:“寓讥弹于稗史者,晋、唐已有,而明为盛,尤在人情小说中。”到十八世纪中叶,《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把这一艺术推向了一个高峰。有人把《围城》与《儒林外史》相提并论,称之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新《儒林外史》,并非过誉之词。所谓新的《儒林外史》,这不仅仅是就它所描写的知识分子生活的题材而言,最主要的还是指《围城》渊源于传统,并超  相似文献   

4.
钱钟书写于1946年的《围城》,至今已有英、法、德、日、俄、捷等多种文字的译本,是一部饮誉世界文坛的长篇杰作。凡读过《围城》的人,有一点总体印象恐怕是相同的,那就是它所表现出的那种凌厉的讽刺。柯灵在《钱钟书的风格与魅力》中说:“钟书创作的基调是讽刺”...  相似文献   

5.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代表作《唐璜》,处处显示着作者对上流社会的讽刺,对自由与爱情的探求。他的人生经历对其诗歌创作也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长篇小说《马伯乐》是中国现代著名左翼女作家萧红在香港时期,在贫病交加,个人心情极为恶劣的条件下所写的一部力作.书中描写了抗战初期国统区的混乱和狼狈,刻画了马伯乐等在国难当头的时刻惊慌失措纷纷逃跑的投降主义者的嘴脸.在当时给世人一个警醒,也给历史留下了一幅难得的战乱世俗图.通过作品不仅使我们看到了作家那爱祖国、爱民族、疾恶如仇的内心世界,也使我们在欣赏这部讽刺之作的同时看到了作家艺术个性的丰富性和创作潜力.从萧红创作的整体情况看,她并不属于讽刺作家一类,但她的《马伯乐》这部揭露中国抗战现实中“一方面是庄严的工作,一方面却是荒淫与无耻”的作品,却充分地显示了萧红出众的讽刺才华和独具的特色,展示了讽刺艺术的特有魅力.在《马伯乐》中,作家的讽刺艺术具有如下特点:1.在对丑类给予辛辣讽刺的下面,深埋着作家对祖国和民族的热爱.俄国文艺批评家谢德林说过这样的一段话:“讽刺必须使读者体会到讽刺的创造者赖以出发的理想”萧红写马伯乐,是愤怒抨击国民党反动派的投降主义,民族失败主义及亡国论,旁及各阶级落后层的麻木不仁和惊慌失措的逃跑主义.作家运用讽刺的手法对此表明了批判的态度,从而也展示了作家反对外敌侵略,反对投降,热爱祖国和民族的赤子之心.例如作家在对  相似文献   

7.
长篇白话小说《醒世姻缘传》,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继《金瓶梅》之后又一部优秀的“世情书”。这部书的写作,明显地受到了《金瓶梅》的影响。它不以言情言欲为重,而是将描写的重心鲜明地倾向了社会写实。书中除了一些合关“转世轮回、因果报叵”等易有民间宗教文化色彩的遣染和敬陈,大空的是对于社会吕个阶层、吕色人物,从村造、嘉庚、举业、学塾、道现专门到在重任行、婚投嫁娶和生着病死等等生活的种种音通现象真实自然的刻级。激书可以说是一部难得的现实识世之作。书中率以世俗俚语和书面用语相结合,高讽刺于写实的白描和叙述2中,从…  相似文献   

8.
《郁离子》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徐一夔谓其“牢笼万汇 ,洞释群疑 ,辨博奇诡 ,巧于比喻 ,而不失乎正”1。然其主要成就则体现于讽刺艺术的成功运用之中 ;鲁迅先生“寓讥弹于稗史者 ,晋唐已有 ,而明为盛”2这一论断是否包含《郁离子》一类著作 ,我们不得而知。在我看来 ,《郁离子》是一部寓言体讽刺文学的杰作 ,任何一位有志于研究中国讽刺文学发展史的专家、学者 ,大概都难以对《郁离子》视而不见 ,避而不谈 ,它对讽刺文学所作的贡献是举世公认的。因此 ,对《郁离子》的讽刺艺术作一深入的探讨 ,当是刘基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姑尝试之…  相似文献   

9.
二十年代后期,以“幽默小说家”的姿态登上文坛而引起世人注目的老舍,在《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等作品问世以后,幽默讽刺作为一种鲜明的艺术特色,一直保留在他后来的创作中,成为他的作品深受欢迎的原因之一。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不指出,在一些研究老舍先生创作的文章中,往往忽略他的幽默讽刺风格的变化发展,特别是在研究《四世同堂》这部全面而深刻地体现老舍先生创作风格的作品时,更不能不顾及这种变化和发展。这部作品,虽然仍保留着幽默讽刺的风格,但幽默由诙谐变得深沉,讽刺由温馨变得辛辣,而且冷静分析批判的成分明显加强。这种风格的变化,体现老舍先生创作思想的发展和对社会认识的深化,对加强作品的思想深刻性和深化、丰富这种艺术风格意蕴都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斯威夫特是18世纪英国杰出的讽刺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格列佛游记》被教育部指定为30种中学生必读的文学名著之一。小说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尖锐的批判性,揭露了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外交、科学文化等方面种种腐败和丑恶,表现出深刻的现实主义力量。同时小说在艺术上具有想像奇特、构思巧妙等特征,特别是小说成功地运用了讽刺的艺术手法,为英国的讽刺小说乃至世界的幽默讽刺文学的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功绩,成为讽刺小说这一文体的优秀之作。本文试图就小说的讽刺艺术加以赏析。全书自始至终运用了讽刺的手法,…  相似文献   

11.
《史记》全书中,讽刺艺术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最具代表性的篇章应该是《酷吏列传》。《酷吏列传》的讽刺手法表现在如下几方面:客观叙述深含讽刺;运用对比手法妙寄讽刺;运用层递推进的叙述手法取得讽刺效果;运用复笔手法增强讽刺力量;引用他人言论强化说服力。通过委婉曲折、富于变化的讽刺艺术,司马迁对于当时的酷吏制度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和揭露,表达了自己对当代政治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论《史记》的讽刺艺术及其对《儒林外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实录”精神与“刺讥”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引孔子的话说:“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夫《春秋》,上明三代之道,下辨人事之纪,明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王道之大者也。”(1)司马迁认为,孔子著《春秋》,其目的是要褒善贬恶,“明三代之道,辨人事之纪”;其方法则是不“徒立空言”,而要“附见于当时所因之事。”(2)同时,司马迁在《自序》中还清楚地表明自己要继孔子而著史。我们从对  相似文献   

13.
好的艺术作品总是积极的思想内容与恰当的艺术形式相统一的。《围城》就是这样。作为爱国、正直、关心国家教育事业的作者,对于抗战时期国统区的灰色知识分子的肮脏灵魂和社会上的腐败现象不会无动于衷。因而作者怀着愤懑不平、优世伤生的激情将《围城》熔铸成一部高超的讽刺艺术品,绘制成一篇色彩斑烂的微辞妙文。  相似文献   

14.
《围城》是一部新《儒林外史》,讽刺艺术高超,独具一格。作品通过精彩入微的细节描写,暴露讽刺对象的种种动态,婉而多讽,“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通过广泛新奇的譬喻对生活百态进行冷嘲热讽,令人捧腹开怀,回味无穷;通过漫画式的笔法高度概括集中平常不以为奇的儒林丑态,淋漓尽致地勾勒了一幅上层儒林的百丑图,在幽默得引人发笑的同时引发读者对社会和现实人生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历史透视度。  相似文献   

15.
曹禺的讽刺艺术是一种忽略了讽刺的讽刺。他温婉宽厚地将讽刺寄寓在客观的艺术描写之中,始终对准半封建培半殖民地社会中的丑恶,并为塑造典型的人物服务,形成了静冷深刻、绵藏针的风格  相似文献   

16.
《包氏父子》是张天翼讽刺小说的代表作,作品运用独特而鲜明的讽刺艺术,为读者描绘了一幅轻妙的世态速写画,塑造出一对超越时空穿透力的父子形象。文章试图从素描、意识流式幻想、国民性等三个方面对其讽刺特色所体现的现代意义进行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沈从文确实不是一位讽刺大家 ,但他的讽刺艺术以异化生命形式为讽刺意向 ,以下意识心理描写和戏剧型“误会”情节构置为主要表现手法 ,以严肃、含蓄为艺术品格 ,呈现出独具一格的艺术光彩 ,显示出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论阮籍的讽刺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阮籍的讽刺艺术吕立汉古代诗评家论阮籍诗歌者可谓多矣,然很少有人从讽刺文学角度加以鉴赏评析。李善虽独具慧眼,认为阮籍赋《咏怀》八十二首是“志在刺讥”①,但语焉不详。其实,阮氏作品不啻诗歌,还包括其文、赋等都称得上是讽刺文学的上乘之作。其秉持公心的讽刺...  相似文献   

19.
以昭君的悲剧为题材写成的诗、词、剧、曲非常之多。作家们或同情她在汉宫的不被赏识,或怜悯她远嫁匈奴的悲哀,有的写昭君是为了写自己的怀才不遇,有的甚至表现了大汉族主义倾向。作品很多且不乏佳作,然而其见识则大多平平。直到王安石的《明妃曲》一出,便使所有的这类作品黯然失色。这不仅表现在思想上胜人一筹,而且在艺术上也不落前人窠臼,很可称道。《明妃曲》第一首,着力写明妃的哀怨,结构很别致,好象一出戏分若干场,诗的每一节都有各自的出场人物。“明妃初入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角垂,低回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这是写昭君的悲哀和美丽。写美人的美写得好的  相似文献   

20.
讽刺杰作《猫城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猫城记》的讽刺艺术具有深刻性和预见性,它对“猫国”国民(“猫人”)劣根性的抉发和讽刺,实际上是对中国国民劣根性的影射和抨击。就此而言,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它不愧为《阿Q正传》的姊妹篇。数十年来,特别是五十年代以来,《猫城记》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它对百年来中国革命过程中某些缺点(亦即国民劣根性的一个重要侧面)的尖锐而有益的讽刺,一而再、再而三地被说成“讽刺革命”、“影射革命”;作家本人也在政治压力下做了多次过头检讨。这是不能成立的。现在理应拨开历史的云翳,确立对《猫城记》实事求是的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