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特征是保护和利用一切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组织形式,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物质基础。由于对资本主义认识的误区,这个理论被放弃,导致新民主主义社会形态的匆匆结束,为以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的实践,造成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包括两大组成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前者回答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无产阶级(经过共产党)如何领导并取得革命胜利的问题;后者回答了在取得革命胜利以后如何建设国家并走向社会主义的问题。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我党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而在革命胜利后如何建设国家并走向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却出现了失误。我们今天重温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总结失误的教训,有助于我们认识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系,从中吸取至今仍有一定价值的营养。  相似文献   

3.
本文回顾毛泽东关于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理论轨迹,说明这一理论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和毛泽东对某些问题看法的变化过程。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是毛泽东关于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理论的飞跃。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是正确的、适时的。本文还对革命转变理论中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形式问题、关于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间问题、关于利用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问题谈了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研究的历史脉络大体包括起步、高潮和降温三个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研究的薄弱环节包括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科学内涵和理论渊源、关于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研究、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与若干范畴的关系及比较研究等问题。国外(境外)关于这一理论的专题研究并没有形成体系,远远滞后于国内。  相似文献   

5.
从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本质的角度分析,毛泽东并没有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只是因为毛泽东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前后发生了重要变化,而利用资本主义在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中,只是一个实现工业化的手段,手段的变化并不意味着理论的放弃。  相似文献   

6.
建国后,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的面貌迅速改观,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实践只存在了3年。笔者认为,由于时代和历史的局限,毛泽东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认识存在着明显不足或偏差,这是他提前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本文对此进行分析,以求我们今天更好地理解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两个密切不可分的组成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回答了俄国十月革命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东方国家应该怎样进行革命、如何进行革命的一系列问题,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思想,解决了武装夺取政权的具体形式和策略问题。但从基本内容来说,它并没有超越马恩列斯所阐述过的理论范围。“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则是过去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从来没有涉及的问题,它提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后,可以通过“新民主主义社会”这样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形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找到了实现革命转变的具体途径,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形态理论的重大创新。“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在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有过初步的试验,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范围内有过成功的实践。 然而,从1953年开始,毛泽东改变了他原来正确的思想,转而批判“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匆忙实行了“三大改造”,抛弃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犯了空想社会主义的错误;接着又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生了严重的扭曲。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误读了列宁的过渡时期理论,其理论支柱是“生产关系决定论”、“上层建筑决定论”和所谓的“不断革命论”。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奇特的历史命运给我们的现实启示:一是必须弄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关系,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质上是新民主主义的回归和超越;二是要重新认识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与建设社会主义的关系,建立改革开放的话语权;三是要借鉴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经验,加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四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重新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8.
新民主主义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全面地阐述了中国式的特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而且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中所没有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为了更全面、更完整地把握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 ,作者试图将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作一个粗浅的比较  相似文献   

9.
从毛泽东等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有关论述出发,分析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基本特征、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并进一步说明了正确认识和研究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毛泽东和邓小平在不同历史时期提出的、关于我国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学说,前者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后者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本文在分析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础上,认为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后者对于前者来说是在更高层次上的复归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协商民主理论是西方社会新兴的一种民主理论范式和实践形态,其基本理念在于强调公民参与的平等性,侧重偏好转换,倡导以公共利益为导向和以公开性的程序为保障。协商民主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西方民主理论和民主实践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但是协商民主自产生以来就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批评和挑战,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协商民主理论要想在实践中发挥更大的理论影响力,就必须要突破其理论自身的限度,不断创新协商民主的实践形式。  相似文献   

12.
在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 ,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我国的民主实践相结合 ,针对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和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根本动力、基本途径、基本准则诸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独创性的科学见解 ,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理论和民主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论的逻辑结果,其内涵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发展前途等方面;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具有二元特性的内在实质,注定其在实践中有不定性,直接决定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引领我国当前社会生活实际效力上有弱化趋势,通过对孙中山民主思想的透视可探寻其原因。虽然孙中山民主思想对西方民主理论有创造性的发挥,但是无法掩饰其弱点:它没有充分考虑到理论受众体的社会实力和对理论本身的接受能力,造成理论与物质基础相脱离;它对理论内容和理论宣传形式没有很好地进行本土化改造,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离。这些不足印证并启迪了当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在于生命力的激发,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植根于群众利益的深厚土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方式和宣传途径必须贴近群众;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具有无限延展的品质。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早期维新派中西杂糅的民本思想体系:围绕着通下情这一专制政治下的传统命题,他们以西方的议院制、选举制和日报开启了体制内外民众参政议政的渠道。这种新民本思想通过将西方政治制度加以民本化改造,弥补了传统民本思想在制度建设方面的不足,并且客观上为民主思想的传播做了铺垫。但是由于新民本思想的外源性成因,它对西学的吸收带有功利性和工具性特征,所以总体上它没有突破旧民本思想的逻辑框架,具有保守性;它中西比附的论证方式也是利弊参半,民本思想的发展和民主思想的传播都因此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6.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论的逻辑结果,其内涵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发展前途等方面。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具有二元特性的内在实质,注定其在实践中有不定性,直接决定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17.
合作民主制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西方民主制度基础的社会契约理论的前提和社会契约概念本身,存在着重大的理论缺陷,被作为典范的西方民主形式也有不当之处,并且社会契约理论无法与非西方的文化传统相融合,难以在非西方的社会中茁壮成长。针对这种局限,需要对民主理论加以拓展,建立一种更为本质的新民主理论,即以"先在合作"观念为核心的"合作民主制"。合作民主制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它包括六条基本原则,即:权力限制原则、无预设自主选择原则、个体平等原则、利益共享原则、拒绝暴力原则、服从理性原则。从合作民主制理论的逻辑来看,在绝对权力所主导的政治形态下,走向民主必须要经历一个道德的重建期,这可以为当前我国的政治现代化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民主在西方其实并非毫无争议的“正统”。无论是直接民主还是代议制民主都曾受到广泛批评,既有来自哲人的内在批评,比如民主带来人类鄙俗化,也有来自社会科学家的外部批评,如民主必然缺乏效率。许多人认为现代政治的成功靠的其实不是民主,而是法治或共和乃至市场经济。不过,试图为民主特别是古代民主辩护的学者依然不时出现,他们努力另辟蹊径,寻找令人信服的论证,回答这些批评,从内在和外在的各种角度发掘古代民主实践和理念资源的现代意义,提出了诸如民主的“表演-施为”模型、“知识经济”效率模式、“观看型民主”模型、“哲人公民”模型等。这些尝试相当有新意,有助于对民主理论及历史乃至一般政治思想史和价值论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9.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延安时期,毛泽东着力从功能、方法以及实践三个视角对党内民主进行了有益探索,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系统提炼和总结延安时期毛泽东对党内民主探索的三个视角,对新形势下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