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是我国近现代教育改革的先驱和楷模。他在20世纪初提出的“造就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的教育思想具有进步意义,是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延伸,对当今学校进行“健康第一”和素质教育改革都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蔡清易学思想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和条件。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蔡清易学与朱子学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蔡清在继承朱熹易学的同时,也进行许多发挥。他认为《周易》乃是一本模写天地万物形成变化的经书,天地间日夜交替而成明与幽的天之易,地势高低不同而成南北高深的地之易。正是对天地之易的摹写,才有《易》书之"易"。为了揭示"易"的丰富内涵,蔡清就太极、阴阳、动静等诸多方面展开论述,通过易学的象数、义理解释,以凸显儒家修身治国精神,在采纳朱熹《周易本义》诠释框架的基础上,引入了张载等人的"元气论"。他善于联系各种学科知识,以发明卦象奥义所在。蔡清的易学理论不仅受到同时代学者的重视,而且也对后代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蔡元培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革命民主主义者,是近代中国一位不可多得的学贯中西的人物,也是清末民初文化调和论思潮的重要代表人物,其思想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中和”理念贯穿于蔡元培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4.
中国当代美学要想有所作为,主动创造一个文化间自由交锋的理论平台是必须坚持的基本准则。中国当代美学表现出来的或许并非"失语症",而是一种患得患失的"失语恐慌症"。教育的真义在于人的发展,人的发展离不开美育的参与,美育因此理应成为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必须倚仗的重要内容之一。正是面对这个崇尚物质享受的世界,蔡元培以美育陶养情感,进而带动文化健康发展的思路才更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陆九渊思想并非始终一贯,实有早中晚之演变。三十岁前为思想萌芽期,向往外王事功,志于著书立说、兼济天下。陆九渊遍读群经,得诸实践,在经学、理学等方面都有新颖独到的见解。然此时理论未定,与中晚年学术思想同异参半,两者不可等同视之。三十岁至四十九岁为成熟期,由外转内,重本轻末。陆九渊以《易经》中举,然仕途受挫,只好投身授徒讲学。由于思想内转、教法多样,引起朱陆之争、禅学之疑。五十岁及其以后为发展期,以孟子学为依归,修正中年之弊,内外兼修,明体达用,重视注经与为政。晚年陆九渊会同于朱熹,两者终成一致。  相似文献   

6.
运用个案跟踪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对两名1~3岁儿童长期跟踪观察所获得的语料进行分析,发现3岁前儿童已具备对否定范畴的认知能力,但还只能习得其中比较典型的结构类型。根据否定词误用的特点把语料中含否定误用句型分成三大类:分工误用、句法误用和语义误用,并探究否定误用产生的原因,提出帮助儿童习得语言和习得第二外语的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7.
李杰  林曦 《学术探索》2006,41(6):88-92
在恩格斯从一个具有共产主义信念的人,转变为具有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理论家和共产主义战士的过程中,恩格斯开始了他早期的史学研究。这一研究是以英国革命问题为切入点和中心的。在研究中恩格斯初步形成的史学思想和方法,为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不同于西方近代基于认识论的美学,海德格尔在早期就为美学奠定了一个存在论的基础.于是,美的本质等经典问题不再有意义,美只是一个存在的问题.认识论语境中的美原本是存在之美,存在之美在本性上关切于在世界之中存在和存在之无.  相似文献   

9.
论瞿秋白的早期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瞿秋白早期思想是瞿秋白研究的薄弱环节之一。学界对瞿秋白苏俄采访前的思想发展、思想特点、思想性质的一些研究尚待完善、深入或证伪。针对瞿秋白研究的上述薄弱环节,作者通过比较详细的文献资料,分析了世纪2020年代初瞿秋白苏俄采访前的以人生观为核心的思想发展阶段、思想特点、思想性质;并在比较细致的是非辨析中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  相似文献   

10.
蔡畅和陈独秀既是伟大的革命家,也是早期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重要传播者,他们均高度关注妇女的命运,并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指导,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深入剖析当时妇女受压迫的根本原因,积极探索妇女解放运动的可行路径。他们均提出了重要的妇女解放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由于蔡畅和陈独秀在个人经历、政治素养以及客观历史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两者对妇女解放思想的探索及历史贡献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