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902一1942) 发裹时间与刊名一九二二年 2月9日《民国日报》副刊《觉悟》 2月12日《民国日报》副刊《觉悟》 3月5日《独秀文存》 3月15日《先驱》4号 3月31日《广东群报》 4月7日《民国日报》副刊《觉悟》 4月12日《民国日报》副刊《觉悟》(4月23日) 4月21日《民国日报》副刊《觉悟》(4月23日) 4月21日《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争(4月25日) 5月1日《先驱》第7号.名眼上只同工人们勿忘了马克思底教训宁波水手平民教育基普教与基督教会陈独秀上上同同上同仲非宗教声中两封重要的信社会主义对于教育和妇女二方面的关系再致周作人先生信宗教间题…  相似文献   

2.
狗尾革(小说) 注:这篇小说是吴组细同志自己买的版权而出版。不幸的小草(小说) 刊于一九二三年十月七日,民国日报副刊《觉悟》,署名:吴组襄。鸳飞鱼跃(小说) 一l=iJ于一九二五年三月,《妇女杂志》十一卷三期,署名:吴组襄。我怎样做父亲— 和大家谈谈可能罢(杂文) 刊于一九二五年十一月,《妇女杂志》,十一卷十一期,署名:吴组襄。我要踏着云橄飞腾(散文) 刊千一九二力年十一月五日,《清华周刊》三十二卷五期,署名:吴组襄。歌,梦娜者—枫叶之三(散文) 写于一九二九年十月二十二日 刊于一九二九年十二月七日,《清华周刊》三十二卷八期,署名:吴…  相似文献   

3.
曹聚仁 《社区》2010,(8):41-41
在《申报》的对面,一家看似很可怜而又显露时代光芒的报纸,便是国民党的党报,上海《民国日报》。它有一份代表五四运动以后前进的文化思想的副刊《觉悟》(还有星期评论),我们且看新近出版的《五四运动前后报刊目录》索引,就可以明白这种副刊如何和时代脉搏相呼应。  相似文献   

4.
“:南社”与中国共产党的因缘殊深,就连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开会场所,也放在了南社社员李书城在上海的寓所之中。邵力子等也通过《民国日报》《觉悟》副刊的扩大改版,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公开的理论献礼。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共产党宣言》两种中译本和《民国日报 <觉悟 >副刊》的解读 ,阐述了近代革命文学社团南社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发挥过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上海《民国日报·杭育》副刊从1925年4月初至5月底连续刊登了17首贾南辉选译的海涅情诗,其中16首为首次汉译,在五四时期的海涅汉译历程中应有其历史地位。遗憾的是不仅这些译作尚无人论及,《杭育》副刊也很少有人关注。从比较视野研究这些译作,有助于认识它们的文学翻译价值、补缺海涅诗歌的汉译历史;考察它们与《杭育》副刊其他文学活动之间互动影响的情形,有助于把握《杭育》副刊在转型和发展过程中,其文学性追求与现实性诉求之间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7.
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邵力子、李达、李汉俊、施存统等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以《觉悟》为阵地介绍、研究社会主义思想,他们集中传播了唯物史观,阐述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以及社会主义实现的途径,在"问题与主义"之争、基尔特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等各种思潮的斗争中对社会主义进行了批判传播。从《觉悟》梳理社会主义的传播路径,对推动当代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自从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于1848年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一著名动员口号以后,中国工人阶级最早“联合起来”成立的革命工人组织是哪一个呢? 答:是1919年“五四”运动中于5月19日成立于上海的“中华工界救国联合会”。  相似文献   

9.
四《晨报副刊》是这时期发表白话创作小说最多的报刊。它最早响应《新青年》、《新潮》的新小说创作,先是转载《狂人日记》、《断手》)、《是爱情还是苦痛》,之后发表了近百篇作品(至1921年2月),为新文学培育了不少作家,冰心、叶绍钧以及郑振铎、林如稷、徐玉诺都在这里发表小说。最值得记述的是鲁迅的《一件小事》和《阿Q正传》,就是在此使人们先睹为快的。《晨报副刊))这时期在新小说创作上取得的成绩,与1919年2月7日改组后吸收李大钊参加工作,从而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有很大关系。冰心是《晨报副刊》这时期作品最多、影响最大的小说作者。从1919年9月到1920年底,她在该刊发表了十六个短篇。这些小说的评述已有专文,本文从略。叶绍钧在该刊大量发表作品的时间在1921年之后,我们也不评述了。郑振铎的《平凡的毁了的一生》(1920年10月3日),写作手法有新颖  相似文献   

10.
《民国日报·觉悟》是五四时期新思想传播和交流的重要园地,其通信栏构筑了编者与读者、读者与读者互动交流的空间。通过对1920—1925年《觉悟》通信栏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新思想"觉悟"下的青年,却受困于思想蜕变与社会现实的差异,经由"通信"对自身婚姻、教育和学业等困境的展示,特别是参与由编者选择和构建的时政论题之讨论,将他们的个人经历与五四论题紧密相连。随着国民革命的兴起,《觉悟》通信栏在邵力子要"根本解决"和"联合就是势力"思想的指引下,完成由"觉悟青年"到引导青年"走向革命"的蜕变。《觉悟》通信栏呈现的青年读者思想的变化历程,特别是由日常生活问题讨论所推动的思想革新,也是理解五四思想传播及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一个重要面相。  相似文献   

11.
《新青年》是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之一,而复刊后的《晨报》,特别是改良以后的《晨报副刊》则是他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二阵地。李大钊在《晨报》所担当的是一个组织者、协调者的角色,正是通过他的杰出工作,《晨报》从1918年12月1日复刊第一天开始,特别是从次年2月7日开始,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有组织、有系统传播的最重要的阵地之一,其作用与《新青年》相比,可以说毫不逊色。在李大钊的指导和帮助下,复刊以后的《晨报》紧密配合《新青年》,在《晨报副刊》开始有组织、有系统地发表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文章。正是在《新青年》和《晨报副刊》的带动下,《民国日报》、《时事新报》和稍后的《京报》等迅速跟进,先后辟出专栏专刊,宣传马克思主义。日本学者石川祯浩《中国共产党成立史》一书提出的"五四时期指导《晨报副刊》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不是李大钊而是陈溥贤"的观点,不符合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2.
文艺工作者底当前任务论新诗与音乐的关系台湾省报刊发表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文简目(续)(1949…1980)一九四九年孙陵一九五。年李辰冬一九五一年“五四”的新评价 赵友培胡适之先生与文学革命略论民族文学文学再革命的对象漫谈白话文运动闲话新诗泛论“五四”及新文艺运动现代文艺的主题白话文与新诗论新诗的大众化新文艺运动的回顾一九五二年陈纪莹一九五三.年孙陵陈纪莹一九五四年胡适梁实秋一九五五年陈纪莹一九五六年王集丛一九五七年夏济安一九五八年余光中葛贤宁一九五九年11月16日《民族报副刊》5月4日《新生报》5月《文艺创作》12…  相似文献   

13.
在全面探索小说理论的同时,五四作家就中国小说的历史经验与现实教训,进行了认真的研讨与严肃的批判。此处所谓历史经验指明清白话小说的优劣得失,现实教训指民国旧小说的泛滥成灾。对明清小说优劣得失的讨论,使五四作家对小说艺术的理解更为清晰和丰富了。对民国旧小说的声讨批判,使一度被污染了的小说园地得到了净化。可以说,这是五四小说理论催生的必不可少的一步。讨论明清小说得失优劣涉及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价})、吴承恩的《西游记》、笑笑生的《金瓶梅》、蒲近龄的《聊斋志异》、吴敬粹的《儒林外史》、曹…  相似文献   

14.
艾衲先生的《豆棚闲话》是明清世情小说中的一朵奇葩,因为当时的社会现实不容许过于赤裸裸地辟佛老,所以他煞费苦心地施了很多障眼法,艾衲居士、紫髯狂客、天空啸鹤包括陈斋长其实很可能就是同一个人,《豆棚闲话》可以说就是小说版的韩愈的《原道》抑或《驱鳄鱼文》。  相似文献   

15.
掌故小说大家——许指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在民国通俗作家中,如果说张恨水以言情小说见长,李涵秋以社会小说取胜,程小青以侦探小说知名,不肖生以武侠小说赢得时誉,而徐忱亚则因《玉梨魂》等小说被人们目为衷情小说巨子……那么,许指严则是一位十足的掌故小说大家。许指严(?——1923年),名国英,字志毅,别署砚耕庐主,又字弹花阁主,江苏武进人。他的小说大都以“许指严”为笔名,取“志毅”之谐音。1919年,在上海《小说新报》发表长篇小说《京华新梦》时,则又以“指严”署名。他生平著述小说约40余种,什九属于掌故性质。因此,他逝世时,有人这样认为:“指严死,掌故小说与之俱死。”①。确是反映了部分实情。  相似文献   

16.
消闲性是民国报纸文艺副刊的基本属性。最初见诸于报端的副刊性质的文字,完全是提供给作者或读者消闲、解闷的。中国第一张文艺副刊《消闲报》,立足于当时文化市场的需求,明确提出了“遣愁、解闷、醒睡、除烦”的办刊宗旨。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消闲性的文艺副刊遭到了全面的否定和批判。报纸文艺副刊既注重消闲性,又不失去文化品位,是一种很高的理想追求,也是始终困扰着编辑的难题。  相似文献   

17.
早在十九世纪末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文化运动在我国就日趋高涨。到二十世纪初,特别是1919年五四运动后,文化革命又有了新的发展。“五四”既是“人的觉醒”的时代,也是文学自觉的时代。1918年5月鲁迅以《狂人日记》翻开了中国小说崭新的一页,紧随其后,一大批中国现代作家共同创造了五四时期白话小说创作蔚为大观的局面。五四小说以旷古未见的价值取向与审美形态,为小说最终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最有成绩的领域,写下了极为重要的一笔。 为此立下首功的,便是五四小说的理论催生。  相似文献   

18.
异乎寻常的社会反响与阿Q形象的世界性一在中国现代小说的艺术画廊里,阿Q的知名度是最高的。这位清末民初的未庄人氏,是鲁迅的代表作《阿Q正传》中的主人公。《阿Q正传》连载于1921年12月4日至1922年2月12日的北京《晨报副刊》,后收入作者的第一部小说集《呐喊》。自阿Q首次现身以后,就有许多读者关注着他。由于小说在《晨报副刊》上每周或每隔  相似文献   

19.
《长明灯》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迅先生的《长明灯》写于一九二五年二月二十八日,最初分四次连载于一九二五年三月五日至八日的《北京民国日报副镌》上。小说刚刚问世,李大钊同志就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鲁迅先生发表《长明灯》,这是他继续《狂人日记》的精神,已经挺身出来了”,①这个评价,可以给予我们很大启示。如果我们细细品尝一下这篇作品,就可以发现,它不仅在创作上有着不同于鲁迅其他小说的独特的艺术成就,而且对于我们了解中国的社会历史和鲁迅与外国文学的联系,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样是鲁迅留给我们的艺术宝库中的珍品。  相似文献   

20.
1919年元月,正值“五四”文学革命运动大潮汹涌之际,《新潮》杂志应运创刊,并且很快成为当时发表白话小说的重要阵地。短短几年间,先后共发表小说廿余篇。这在当时是一个令人鼓舞的数字,研究这些作品,也就成为研究中国现代小说发展的一个无法绕开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