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运用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原理,结合赤峰市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实践,提出农牧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应遵循的几项原则,为赤峰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呼伦贝尔市农牧业机械化发展已具有一定水平,尤其是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很高.农牧机化示范园区和深松整地技术也有很大的发展,但是也存在农牧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保障农牧机化发展采取加强农机化技术培训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藏区农牧兼营经济类型具有生产方式的互助性、生产效益的互补性、生活方式的“二元”性、家庭劳动力不足、劳动强度大、农牧业产出回报少、市场发育迟缓等特点,而联合发展是农牧兼营经济类型区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出路.  相似文献   

4.
5·12地震使民族地区农牧业生产条件遭重创.以灾后北川农牧业为例,本文分析了震灾后民族地区农牧业恢复的条件和制约.制约民族地区农牧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有:农村基础设施破坏后带来的生产生活困难、灾民急盼永久落脚点、资金不足和青壮年劳动力打工意愿强烈等,今明两年农牧业生产规模将受到一定程度影响.震灾后民族地区农牧业应围绕恢复与发展多元特色农业的目标,采取多种措施解决当前农牧业生产中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5.
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是影响全球变化的因素之一,位于中国北方的农牧交错带是土地利用方式变化最为明显的地区。该文根据前人研究成果,并结合对农牧交错带的实地调研结果,将引起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因素总结为三大类18个影响要素。各要素对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驱动均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发现:土地利用方式变化驱动的因素均与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有关。在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驱动过程中,各种因素对土地利用方式的驱动方向和程度不同,这主要取决于不同地区的环境特点和具体农牧业生产过程。在社会发展中必须制定相关引导政策,利用不断进步的科技水平,对土地利用方式进行良性驱动,这种驱动的结果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土地资源得以持续利用,否则,将会导致一系列生态和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6.
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以集群为特征,以龙头企业或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通过实现农牧业生产、农畜产品加工和商品贸易的一体化经营,将农牧业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用管理工业企业的办法经营和管理农牧业,使农牧业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农牧业产业化方向转变,是实现农牧业现代化有效途径。内蒙古鸟审旗的农牧业发展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以往有关历史时期农牧交错带及相关问题研究中,气候与人口因素是两条基本线索,但是通过对时空维度下农牧交错带变迁考察可以发现,气候与人口因素的影响各有偏重,且在不同时期影响程度也有差别。因而本文在考察气候与人口因素对历史时期农牧交错带变迁影响的基础上,认为有三个关键点应加以关注:(1)要区别对待气候与人口因素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影响程度;(2)注重农牧交错带变动的核心区域"边界地带";(3)农牧业选择对农牧交错带环境景观变化与生态系统变迁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在介绍鄂尔多斯市万通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基础上,运用生产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全面深入地分析了鄂尔多斯市万通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现状以及制约其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对科学合理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地理、气候等条件制约,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牢固树立农牧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思想,保护耕地,保护生态.同时,国家要对该地区给予特殊优惠的政策支持,帮助这一地区农牧业发展、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  相似文献   

10.
垃圾分类是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必要举措。本文基于农牧交错带广泛的地理分布、特定的空间形态、特殊的生产方式,以内蒙古自治区典型农牧交错带公合成村为个案,采用访谈法和观察法,在了解其生产、生活和文化禀赋的基础上,分析农牧交错带垃圾分类的特点、挑战和优势,提出建立城乡互助的联动制度,增强农村垃圾处理能力;出台适于农牧业混合生产的垃圾分类标准,明确特殊地域的垃圾处理要求;成立专门的农村垃圾分类宣传机构,提高农民垃圾分类意识和垃圾分类能力;支持驻村企业发展,提高垃圾集约化利用水平等四方面建议,试图以点带面,推动内蒙古自治区,乃至全国农牧交错带的垃圾分类进程,改善人居环境,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加速实现。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区边远地区金融基础服务体系不健全,金融服务缺位、真空等因素成为制约着我区农牧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日益突出。研究分析当前我区农牧地区金融服务缺位的原因,完善其金融服务体系,对促进我区农牧地区经济建设,缩小城乡差距,对内蒙古全区的发展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曹县农牧科技研究所属农业局,是曹县唯一的国有农牧业科研单位,有生长万亩牧草示范基地和大型养殖场,2003年12 月荣获全国第三届农业科技博览会“优秀新产品金奖”;2001年获菏泽市“科技兴农先进单位”;并多次获“先进明星单位  相似文献   

13.
依靠科技创新是推动甘南藏族自治州农牧业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途径。农牧业科技人才的数量、质量、科技活动状况决定着甘南农牧业发展与创新。总结甘南农牧业科技人才队伍发展经验、分析甘南农牧业科技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变甘南农牧业人才队伍的具体措施,对于推动甘南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科技人才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农牧业是民族地区的主导产业,现代农牧业建设是区域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测度与定位区域农牧业现代化进程与水平,梳理现代农牧业建设过程中的难点问题,指导农牧业宏观调控,是加快现代农牧业发展过程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研究采用聚类分析、复相关系数简化指标体系,改进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的计算难度,通过现代化综合评价值显示相对于2020年这一时间点的目标值,认为内蒙古现代农牧业建设处于基本实现阶段.  相似文献   

15.
竞争性牧业、草原生态与牧民生计维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化进程在内蒙古草原的推进,使得农牧民的生计适应模式由生态适应变为市场适应。本来具有生态多样性、畜牧业生产、牧民生活、民族文化、旅游休闲、民族多样性维系、边疆稳定与国防安全、食品安全等多种功能的草原畜牧业,在食品工业化、农牧业产业化、农牧产品国际间自由贸易的条件下,被单一化为竞争性牧业,仅仅生产功能和少部分产业化的旅游休闲功能被强调,从而使得草原牧业的其他功能被剥蚀、改造,甚至无从发挥,由此也危及草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和牧民的生计与文化维系。认识草原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特殊关联,并采取科学化的生计适应方案,可以缓解牧民、牧业和牧区这"三牧"问题。走出竞争性牧业,以及背后的单一市场逻辑,才有可能朝向草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边疆稳定与国防安全等多功能性持续发挥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青海省发展现代农牧业的条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省发展现代农牧业,推进新农牧区建设,必须认清省情,做出科学规划。同时,由于青海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在发展现代农牧业过程中,还必须争取国家的优惠政策,以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和新农牧区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7.
随着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和城市发展的需要,西北地区农牧业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现象。该研究在简要归纳西北地区农牧业人口转移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农牧业人口转移的主要制约因素,并在城市化这一研究视阈下,提出了加快农牧业人口科学转移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广大农村牧区的生产力获得空前解放 ,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愿望强烈、行动积极。但在一些地方 ,特别是原来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相对落后的地区 ,由于生产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相对滞后 ,资源利用不合理、取予不平衡 ,给本来比较脆弱的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以致破坏 ,从而直接影响了农牧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也明显恶化了区域及更大范围人们的生存环境。位于内蒙古中部浑善达克沙地南部的正镶白旗 ,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 ,是畜牧业占较大比重的半农半牧区。近年来 ,在…  相似文献   

19.
唐末以来,在诸多政治和军事集团的并立与混战中,党项及其政权之所以异军突起,倚靠的不仅是统治集团日益增强的军政实力,更重要的是其控制区域内持续发展的多种类型的经济,这包括兴灵地区的平原农业、银夏地区的山地农牧业、河西走廊地区的绿洲农牧业。发达的交通和贸易正是不同经济区域得以沟通乃至形成对周边地区民族经济辐射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秦汉以来宁夏区域农牧业经济开发活动是与自然环境变迁互为进退的。人类活动的强度、活动范围的广度、活动内容的深度都折射出区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曲折发展的历史进程。以秦汉以来宁夏区域农牧经济开发与自然环境变迁互动关系为主线,探讨不同历史时期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演变的内在规律与机制,目的在于深化认识新时期宁夏区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