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适度的耕地非农化不可避免.在这种趋势下,政府如何有效地调控耕地非农化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在分析我国耕地非农化过程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政府应该从产权确定、完善征地制度以及加强宏观管理三方面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2.
在产权结构多元化的过程中,随着所有权不断分割、裂变成各式各样的产权以及产权不断被明晰界定,新的产权主体会获得收益,这种收益的产生一方面源自于激励,另一方面源自于对闲置资源的利用,其结果是开辟了新的税源,进而提高所得税收入、影响税制结构。这意味着,在解决税收收入不足以及税收调节问题时,可以不局限于传统的手段,通过在产权结构多元化过程中对不同产权主体的清晰界定与保护,同样可以促进新税基的产生,进而起到优化税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向市场经济转轨之后,从国企改革到民营经济的发展,遇到的深层次矛盾是产权问题,这一直是理论界和实业界探讨的热点.明确产权是发育市场经济主体的第一要义,把产权从模糊变成明晰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主旋律,产权多样化是股份制改革的基础和精髓,产权制度改革是国企改革的攻坚战,产权流转是农林领域改革的重中之重,产权激励是分配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产权保护是民法的核心内容,产权收入是居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由于政府偏好与利益集团的存在,产权制度的非中性在社会历史变迁初期往往是一种常态.与新自由主义宣扬私有产权神话的永恒作用,认为任何违背私有产权制度必定会损害社会效率、降低经济增长的观点不同,实际上产权制度的非中性在资本不充裕的社会阶段,对国民经济会起到积极的作用;而当社会资本达到相当的规模,从而存在资本过剩的情况下,就会产生产权中性的内在要求.根据这一基本思路,文章提出宏观产权制度理论假说,用以分析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介入产权的方式及其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物质资本产权与人力资本产权的"化合反应"是两种权利融合为一种权利的反应.物质资本产权中的占有权权能、使用权权能和处置权权能,与人力资本产权中的法权使用权权能、法权处置权权能和收益权权能(人力资本所有者谈判能力弱时)参与了"化合反应"."化合反应"的条件产权归属清晰、产权可以分解、产权彼此相容和资本相互关联;"化合反应"的动力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保值和增值的需要;"化合反应"经历了四个阶段,生成物为企业所有权.  相似文献   

6.
陈刚 《创新》2009,3(2):26-29
有限政府指权力受制约的政府,小政府指职能与规模精简的政府,有效政府指行为高效的政府。这三种政府理念各具不同的内涵,也各有其价值。以往学者们在探讨中国的行政发展时总是偏重其中之一,然而中国行政改革的方向能够也应该是有限政府、有效政府与小政府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政府传播概念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传播是政府基于自身的使命和价值理念,通过公共信息的有效供给来履行政府职能的活动与过程,具有公共性、互动性、控制性以及功能多样性的基本属性。政府传播具有自身的许多特点,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产权主体的法人地位、责任限度、分解和融合,产权的流动性,产权的组织形式等方面,分析和论述了法人产权与自然人产权的差异,并论及法人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功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9.
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的集体化时代,还是改革开放以来,“工人是企业的主人”是贯穿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产权话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化的新劳动伦理将工人的生产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结合起来,强调工人是公营企业的一份子,工人是为了自己和解放劳苦大众而劳动。改革开放前的集体化时代,“工人国家”的体制定位、职工“以厂为家”的生产生活实践以及“工人老大哥”的政治地位强化了以工人主人翁意识为基础的产权认知。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产权变革主要历经了放权让利、抓大放小、主辅分离、股权多元等多个阶段,与企业所有权置换并行的是企业职工的身份置换,国企职工重申“工人是企业的主人”的产权话语意在依凭身份追溯就业权和福利权。中国改革进程中的产权实践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表达相契合,产权话语的嬗变是透视国企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演变的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10.
2005—2006年,中央政府为防止经济出现新的过热,继续采取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如多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部分商品出口退税,对房地产交易课税实行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等。虽然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一些宏观调控政策并没有充分落到实处。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决策度响应不高,甚至逆向行动,是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其矛盾不是政治上的矛盾,而是经济利益的矛盾,微观经济主体利益与国家行政利益出现矛盾。为正确解决这一矛盾,应继续强调政令畅通,适当调整中央与地方的事权与财权关系,适当减少微观手段和行政手段。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现代产权理论文献的分析梳理,提出由外部性而至交易费用、由交易费用而至产权的界定、再由产权的界定而至产权的维护与实施的整合的框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普通法中的财产法若干法律规则,以对沟通产权经济学与财产法学做出初步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从产权改革到法人治理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雪明  朱慧 《探求》2001,(1):52-54
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一直是我国市场经济在其发展进程中最核心的一环.国有大中型企业绩效不佳的症结究竟在哪里?是产权问题还是治理结构问题?本文认为从理论研究和现实框架来看,相对于产权而言,治理结构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更应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付泳 《社科纵横》2005,20(6):70-71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本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已不可同日而语了,它必须和物质资本一样参与企业治理,分享剩余索取权。本文从人力资本产权特征出发,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分析和论证了体现人力资本特征的企业所有权制度安排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并提出了重构企业所有权制度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世界在变化,人们有关政府的理念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近代西方国家的政府理论经历了三次巨大的演变.17-19世纪盛行的政府理念是有限政府,它关注个人的自由与权利.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社会的利益冲突使公平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政府干预市场以保障社会公平的有为政府成为主流的政府理念.在一个以发展为中心的时代,政府与发展的关系日益明晰,促进发展的有效政府成为现时代占主流地位的政府理念.  相似文献   

15.
田广研 《社科纵横》2010,25(4):45-47,56
企业产权资本投资是企业经营活动中极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它是构成企业投资经营内容多元化、企业利润来源多渠道化、企业经营风险分散化的一个重要投资经营选择,也是企业合理配置资源有效开展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运作的重要领域和平台。本文深入分析了企业产权资本投资的主要途径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人力资本的产权化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盛乐  包迪鸿 《浙江学刊》2002,(1):171-175
人力资本产权化的实质 ,是赋予劳动者与其人力资本对等的产权权能、权益和权责 ,使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等要素共同参与收益分配和风险承担。实现人力资本的产权化 ,形成劳动者权责利的统一 ,对于促进各项制度的创新 ,促进企业重塑激励和约束机制 ,推进社会人力资本结构的优化等方面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最终成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率可选的较好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集体企业的形成渠道和资产来源的多样性,分析集体企业的产权关系;进而提出集体企业产权界定的基本原则,正确划分了产权界定中的"出资"与"投资"界限、国家政策行为与国家投资行为的界限、国有单位扶持行为与投资行为的界限以及正确处理"假集体"问题;最后着重对集体企业产权界定进行研究,提出了集体企业中国有产权、联合经济组织所属资产、劳动群众集体占有资产的处置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李伟  梅继霞 《求是学刊》2005,32(3):64-69
文章在对以往产权概念进行分类和评述的基础上,提出要素说的观点,认为产权是对财产的各种属性进行界定以后,由不同的主体实施的权利性行为所组成的权利体系,强调需要从主体、内容和客体三个要素的角度来揭示产权这个概念的含义。产权主体是对财产对象实施权利性行为的个人或组织,一项财产的产权主体是不特定的;产权内容是产权主体所实施的权利性行为,产权内容包含权能和利益两个部分;产权客体就是财产对象的各项属性,每一项属性都构成了财产的一个产权客体,财产属性分为价值属性和实物属性  相似文献   

20.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作为一种新型政府治理模式,正常运行必须建立在对其准确理解把握的基础上。本文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历史演变、内在属性和现实价值三个维度探析其实施的必要性,以期从更深层次认识和把握这一新事物,并为其合目的地运作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