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廖世勤 《人才开发》2004,(10):30-30
一个卖草鞋织凉席的刘备.当上了蜀国的皇帝.其中重要的一点是他善于用人。当今,各行各业都强调重视人才,我们不妨研究古人刘备的识才用才之道,以便从中汲取教益。  相似文献   

2.
商场如战场,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是生产和销售的竞争,有时,对人才的竞争往往更为激烈。目前,被普遍看重的竞争手段是"经济杠杆"、重金效应"。此招确实使不少人"才频频跳槽,令人才流失单位的领导措手不及,焦心如焚。然而,冷静深思,经济杠杆"、重金效应"并非竞争"人才的唯一手段。其他方法如若运用得当,同样能达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效果。历史上,三国在人才竞争上的某些做法,对我们颇有启示。刘备———礼贤下士求人才刘备原先势单力薄。当他得知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后,即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第三次去时,诸葛亮正午睡,刘备便在阶…  相似文献   

3.
游本根  孙华 《人才开发》2004,(11):21-21
时下,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为加快社会经济的发展,十分注重引进人才。他们今天赶人才集市,明天奔高等院校,广泛招聘人才;或派人当说客,劝导在外的本地人才"凤还巢";有的甚至暗使"手脚","挖"别家的墙脚……其求才若渴之举,可与历史上的"萧何月下追韩信"、刘备"三顾茅庐求诸葛"相媲美。  相似文献   

4.
人才,是现代化建设中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工程,也是重点工程,在邓小平同志社会发展战略架构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他说:“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我最关心的,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贯穿邓小平人才战略的基本精神是:发现人才、尊重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发挥人才作用。围绕这一基本精神,小平同志展开了他丰富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5.
当关羽收复长沙,刘备进驻长沙后在诸葛亮的组织下对以前的人员进行了一次清查.问及黄忠将军在哪里,关羽说黄忠将军身体不适没来迎接.刘备说那先不要打搅他,等他好点再去拜访,而诸葛亮则主张刘备立即去探望黄忠.  相似文献   

6.
三国时代,孙权是与曹操、刘备角逐天下的主要人物,同样属于史家所称的三国英雄豪杰之一。虽然,论辈分,孙权要逊于曹操、刘备,但论抱负、论作为,小一辈的孙权却完全不亚于曹、刘。他可以算得上是三国时代的主要见证人。从他当江东之主算起,叱咤风云有五十三年。  相似文献   

7.
谁是最佳CEO?     
三个公司,三个大老板:曹操、刘备、孙权。如果你是职员,你愿意在谁手下干活?也许可以做个网上投票,但你先不要急着回答。因为问题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郭嘉被曹操叫去面试,出来后自言自语:"真吾主也。"因为他觉得曹操有实力,有前途。陈群原来在刘备手下干活,刘备溃逃,他没有跟去,最后跟了曹操,最大的可能性是曹操开出的薪水更具吸引力。可是曹操给关羽的待遇何止月薪百万(魏币),但关羽还是要去找刘备,为什么?曹操的资金显然要比刘备雄厚得多,而刘备东奔西跑,累如丧家之犬,两袖清风,他能给出什么?  相似文献   

8.
憨佗 《人才瞭望》2009,(11):72-73
人人都想成为人才,每一个组织都想尽可能地网尽人才。可真弄成人才济济一堂,事业就一定能发达吗?当年刘备想自立门户,可帐下人才匮乏。水镜先生对他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凤雏乃襄阳庞统也,伏龙正是诸葛孔明。”刘备闻之大喜。  相似文献   

9.
一说起诸葛亮,人们就会想起他的才略:刘备冒着鹅毛大雪三顾茅庐请他出山。出山后便露显要三分天下的韬略:赤壁大战中火烧曹营计策;坐镇蜀都与魏、吴鼎足抗衡。这些典故多少年来一直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美谈。这也从一个侧面显衬了刘备重视起用人才的心态和效应。借古观今,如今在激烈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葛优在电影《天下无贼》里的这句台词广为流传。毋庸置疑,我国是人力资源大国,英才辈出,精英荟萃,但是还应该看到,由于体制性障碍等种种因素,在人才使用上,并未用当其时、用当尽才,整个社会也并未完全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氛围。美国《科学》期刊曾将清华、北大比作“最肥沃的美国博士培养基地”,不少精英在学成后并未回国。不回国的原因自然非三言两语所能说清,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市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社会风尚的形成,促进各企事业单位切实注重人才资源开发的工作,以实现辽源市经济的超常规发展。日前,市人事局召开了全市“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先进单位评比活动工作部署会,并下发了《辽源市“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先进单位评比活动实施方案》。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先进单位评比对象为全市企事业单位,评比的内容是单位领导的人才意识、单位的人才环境、人才队伍和人才取得的成果情况。具备条件和标准即可评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先进单位。并设“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特别奖,即对在尊重…  相似文献   

12.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特别强调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做到人才为本、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也特别为中西部三四线城市营造具...  相似文献   

13.
房跃 《人才瞭望》2006,(11):64-65
一、从“三顾茅庐”看追随人才 刘备“三顾茅庐”一直被传为佳话,刘备求贤若渴令人敬仰,但人们却往往忽视了可与”三顾茅庐”相媲美的另一段故事,那就是刘备挥泪送徐庶,在痛失人才时,其爱才、惜才溢于言表。  相似文献   

14.
刘备"取天下之量"刘备早年有一事能说明他的气量。张飞怒鞭督邮,是《三国演义》中一段大快人心的故事,但据《三国志.先主传》和裴松之注引《典略》记载,真正怒鞭督邮的其实并不是张飞,而是刘备。这让许多不熟悉这段历史的人感到意外,然而却是历史事实。当时  相似文献   

15.
刘备在《三国演义》里被罗贯中渲染成一代明君,他那求贤若渴的精神让后人大为称道。其实,历史的本来面目并非如此,历史学家通过考证得出了刘备不曾“三顾茅庐”的结论。原说法不过是罗贯中通过小说的虚构刻画刘备的崇高人格而已。当然,这也是历代文人们所崇尚的,以此来唤醒统治阶级“用其才”,他们渴望被刘备式的圣人发现,他们活在为自己编织好的意念中。  相似文献   

16.
谈林则徐的人才观□黄文雅林则徐的禁烟抗英史绩,是国人所共知的,而他的尊重人才、管理人才的远见、方略则鲜为人知。我们在追忆英雄爱国史绩的同时,应当重温他的管人经验和用人观点。林则徐不仅善于发现人才,而且也善于管理和使用人才。他既有伯乐的慧眼,又有管人的...  相似文献   

17.
罗瑞荣 《人才瞭望》2006,(10):23-24
常言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流动不断增多。正常的人才流动有利于社会、企业和个人多方利益:对于现代企业来说,人才流动是从战略全局上充分利用人才,从战略未来上更好地培养人才的重要措施,具有巨大的心理功能和社会效应:对人才个人而言,人才流动可以充分发挥人才的价值,实现人尽其用:对社会而言,人才流动有利于形成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气,充分发挥人才的效能,促进社会的发展。然而,我国特殊的现实情况决定了人才流动还存在着一些体制方面的“绊脚石”,阻碍了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损害了整体经济效益和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18.
李宏 《人才瞭望》2005,(9):49-50
前一阵,网络上流行一本《水煮三国》的小说,小说中有一段情节,说年轻气盛的刘备,在陶谦临死之际被授命为公司的总裁。刘备新官上任,对公司情况极不了解,公司的员工又因其过于年轻而颇感不屑。公司企化部经理陈登建议他在全体员工中组织一次满意度调查,而不必理睬调查结果。刘备对陈登的这条建议极为费解。于是陈登对刘备解释道:“用一份精心设计过的《员工调查问卷》,把员工们的注意力从目前让他们恼火的事情上转移,并引到那些看起来是他们自己做错了的地方。一旦达到目的,员工们自责都来不及,怎么会对你这个新官不满意呢?”  相似文献   

19.
1984年,小平同志在谈到关于经济改革的决定时说:“《决定》十条中最重要的是第九条。概括地说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随后,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他又说:“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我最关心的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要有发展和生  相似文献   

20.
进入新世纪,人类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由于知识经济的兴起,人才资源成为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全球性人才争夺也越来越激烈。我国对人才工作也给予了空前的关注,从确立“科教兴国战略”,到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作出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决策;从邓小平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到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作出的“人力资源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