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西方现代派艺术大潮的兴起,冲击了传统美学观念,形式主义美学得到了极大发展。在艺术的本质问题上,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提出了"艺术即有意味的形式"的理论。他把"有意味的形式"作为衡量艺术审美价值的标准,并提出来了"有意味的形式"创造的美学原则。这一理论的贡献和缺陷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2.
艺术自律是马尔库塞美学思想中最重要的部分。本对其基本含义、存在的根源和构成作了较为细致的考察。艺术自律就是艺术独立自主的性质,它植根于人类的主体性或人类自然本性之中,艺术自律的构成有赖于审美形式。本认为,马尔库塞强调艺术活动中人的本能因素和主体性,强调艺术的政治潜能寓于审美形式之中,这种观点对于以政治代替艺术,以内容即题材的质量贬斥形式的正统美学是一种有力的反拨。  相似文献   

3.
叔本华美学思想的基础是他的"审美直观"理论,而其艺术思想是基于他的理性和审美直观学说之上的。在分析了叔本华"审美直观"理论的基础上,本文详细地分析了叔本华以"观审"说为基础的艺术美学思想和艺术理论中的天才说,及其在西方艺术美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阿诺德·伯林特提出的"一种美学还是两种美学"难题是关乎环境美学学科建设的根本性问题,但他本人对这一问题的解答却不尽如人意;审美参与和审美静观应成为环境审美和艺术审美各自主要的体验类型,避免以其中某种模式解释一切审美现象的企图;环境审美和艺术审美包含共同的体验类型,这决定了涵盖环境审美和艺术审美在内的一门更具普遍性的美学学科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论孙犁崇尚自然之道的美学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犁晚年形成了以崇尚自然之道为基质的美学思想。在当代文化语境下 ,他将传统的道家美学精神 ,灌注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审美心胸的建构、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的自由等有关艺术和审美的众多方面和环节 ,显示了相当的深度和一定的系统性、创造性 ,在当代文坛上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6.
邓以蛰艺术美学思想的西学归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以蛰的艺术美学思想以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为基石,运用黑格尔的"绝对理念"说和克罗齐的"表现说"等现代西方美学理论来阐释中国传统艺术美学,在融合中西方美学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中国古代艺术理论的现代转换,形成了富有中国话语特色的审美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7.
"意境"是中国艺术审美的灵魂,它深刻地概括了艺术的本质、创作规律和审美特征。一件艺术作品成功与否,关键是看它有无意境,以及意境之深浅,这与中国艺术注重"心灵表现"的传统是分不开的,而西方的艺术理论没有将"意境"形成主题。因此,本文着重就意境的概念、意境的美学特征以及艺术意境的最终生成,来对中国艺术的意境论做一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8.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家席勒将形式与心理结合起来,创造了自己独树一帜的形式心理美学。他主张以审美假象为特性来认识艺术想象,强调艺术形式的审美作用,主张理性与感性、内容与形式的结合,以形式的普遍性克服内容的特殊性,并通过悲剧心理阐释了自己的形式心理美学理论。  相似文献   

9.
艺术形式的美学功能体现在 :艺术形式延展人的审美过程 ,艺术形式增加人的美感强度 ,艺术形式深化人的美感意蕴  相似文献   

10.
书法和具象艺术作为中国艺术最重要的两种形式,它们与政治权力具有内在关联。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这两种艺术形式以身体为符号中介,形成了艺术与政治之间的逻辑关联;在新中国初期,书法和具象艺术以符号的象征性特征把政治权力的实施融入到政治宣传画这一艺术形式中;在西方艺术影响下,以徐冰和马堡中为代表的当代中国艺术家,重新回到中国传统艺术与政治关联这一路径,以书法语言和具象艺术对政治权力进行符号象征,将艺术与权力的运作连接起来以构造完善的社会形态。视觉文化中的中国艺术以特有的符号象征,将美学与现实的政治权力紧密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与西方美学截然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音乐审美关系与价值关系一样,存在于审美主客体的协调、融合之中,因此,审美主客体之间的协调、融合是构建音乐艺术审美关系的基础。此外,音乐审美客体必须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才能产生巨大的艺术魅力,而音乐审美客体的内心体验是“不传之道”,是使其产生艺术感染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12.
情感与形式是西方现代艺术中的一对重要概念,人们试图通过回答两者的关系来解决艺术的本质问题.贝尔反对传统的形式和内容论,认为艺术的本质是"有意味的形式".朗格在贝尔理论的基础上指出艺术从本质上是一种表现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这两种艺术观点对西方艺术理论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但两者都没有解决情感的本质问题.事实上,艺术中情感与形式都来自现实生活,并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生成的,而艺术则是人的自由本质的感性直观.  相似文献   

13.
审美文化的超功利走向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功利性为先导的当代审美文化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审美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但是由此带来的文化艺术的泛化、大众化和商品化却消解和异化了美学精神。文章阐释了经历了功利场的疲惫转战后,审美文化必将从对美学精神的背离走向融合,把超功利的美学精神作为其核心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装帧艺术中的"有意味的形式"是那些符合形式审美规律,要给人们审美愉悦的同时,恰当表现内容的形式,它所表现的已不仅仅是情感,同时承载着时代风格,文化内涵,商业流行,以及设计者个人喜好等因素,形式的创新必须要跟内容相结合,只有内容创意,没有形式的东西不能给人以视觉美感,但没有内容的形式,则会陷入空洞的形式主义,变成形式游戏。  相似文献   

15.
形式论再批判:苏珊·桑塔格的风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美学里的“形式”范畴容易让人产生外在物质性隐喻的概念,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如衣服之于人,并非如肉体之于灵魂那样不可分。桑塔格使用“风格”一词来替代形式,以此来改造传统批评话语,体现其批评智慧与美学思想。风格是文本的总体表现力,作为总体性的美学范畴,它超越了“形式”和“内容”的传统对立。  相似文献   

16.
在整体美学风貌及品格上,《庄子》对唐宋以后形成的古典诗歌"意境"论、宋元以后逐渐成型的文人画美学标准,皆影响至深,此点前人已多有论及。文章拟从创作心态的角度入手,通过梳理传统画学对绘画功能的认识、宋元时期逐渐成型的文人画从传统绘画的"形似"发展到宋画之达理适意、再渐至元画之"意趣"入手,分析文人画对绘画功能认识的逐渐转变,在此基础上渐渐蕴生了文人墨戏,并探讨贯穿于前述整个艺术史过程中的《庄子》对文人绘画创作心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说舞》是闻一多的艺术类型论系列论文中的一篇。该文通过对一场原始舞蹈——科罗泼利(cor- roborry)舞的描绘与分析,阐述了舞蹈艺术的一般的审美性质与特点:舞蹈“是一切艺术中最大综合性的艺 术”,是多样性统一的艺术,并且内容与形式是和谐统一的。  相似文献   

18.
景观动画集是数字化多媒体技术时代景观设计表现的一种新形式。从景观动画的本质和形式入手,根据长镜头理论的纪实美学特性,对景观动画理论研究及其在电影美术中的应用进行归纳和总结,分析了景观动画的纪实美学特性、技术特性和影视作品特性三重特性。结合电影《赵氏孤儿》中虚拟场景的美术设计案例,展示了景观动画从设计理念、设计过程到实现效果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19.
VR是当前最新、最热的内容创意领域,是伴随着计算机人工智能发展起来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也有人称其为一种新的媒体或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从审美体验来看,它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如临场式沉浸、强烈感官冲击的审美对象、纯粹的审美主体。这些变化的发生,从传统美学的观点来看,究竟是终极式审美还是审美的终结,还需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