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3 毫秒
1.
伯颜子中是元末明初一位从事教育事业的回回学者,而在那个社会大动荡的时代,他更是一位以“忠孝”著称于世的诗人。 伯颜,字子中,扛西进贤人。他的祖先本是西域人,且是“簪缨”①显贵。后来,由于他祖父、父亲在江西做官,所以就在进贤定居下来。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柳亚子是最早写诗对毛泽东加以赞颂与评论的一位诗人,也是写出评论毛泽东的诗词最多的一位诗人。柳亚子用他的诗词,写出了一部独具特色的毛泽东论。在我国,写诗论人,久有传统,至少李唐以还,代不乏作,优秀篇章,史载多是。现代诗人,也写有一些...  相似文献   

3.
陆游在宋代诗坛上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作者,其《剑南诗稿》中所收录的诗歌,共有九千三百馀首之多,在中国的诗史中,是作品数量最多的一位诗人。但他所留传下来的词,却不过仅有一百数十首,只相当于他的诗之数量的百分之一多一点而已,则陆游之未尝专心致力于词之写作可以想见。但却也就正因为他并未曾专心致力于词,而仅是以写诗之馀力为  相似文献   

4.
我的母亲姓胡,1925年出生于广东省东莞市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在家中排行最小,俊俏美丽,取名胡美葵。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省略了她名字中的"美"字,直呼"胡葵"。从豆蔻到耄耋,母亲从不在乎名字里有没有"美"字,却矢志不渝地书写自己的美丽人生。八十岁学书法母亲和父亲属于盲婚哑嫁,幸而一生恩爱。其实,母亲本要嫁给  相似文献   

5.
试说诗歌     
何为诗?当代诗人记明珠先生说过:“诗人写诗,多也罢,少也罢,写来写去也不过只写了一个字,即‘心’字。除了让自己的心扉向读者洞开而外,作为诗人,还有什么别的用场呢?”(1)我以为,这,已经指明了诗是什么。简洁通俗地说:诗一诗人之心。且以诗例为证。写扇子的有如下几句:扇子好搞风,宜夏不宜冬。有人若要借,冬天才有空。这原是一首顺口溜,整齐、押韵,充其量只是说出了一个人人皆知的事实,说了扇子的功用——使用起来,好使你凉快。严格地说,这,不是诗。同样写扇子的,南京诗人邓海南同志是这样写的,题目叫(鹰翎扇)…  相似文献   

6.
在杨朔同志辛勤耕耘的散文园地里,《茶花赋》是一株引人瞩目的奇葩。在这篇一千六、七百字的短文中,作者借景抒情、托花言志,热情地讴歌了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茶花赋》的成功是多方面的,艺术构思的成功即是其中之一。杨朔同志在散文中以追求意境著称,同时也以致力于构思见长。他说:在工作和生活中“时常会有些东西触动你的心”,“凡是遇到这样动情的事,我就要反复思索,到后来往往形成我文章里的思想意境。动笔写时,我也不以为自己是写散文,就可以放肆笔墨,总要象写诗那样,再三剪裁材料,安排布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口增长,需求增加,我国土地紧缺状况日益突出。怎样根据土地资源开发现状、潜力和存在的问题,探索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红土地上的"千烟洲模式"为我们树立了样板。土地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是农民的至宝。农民与土地,时分时合,或亲或疏,几经风雨,演绎出中国农村变革曲折而生动的一幕幕。如今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是,失地农民队伍不断扩大。这一群体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守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才能养活中国人。  相似文献   

8.
《老友》2003,(9)
江西的红土地上有无数位造福于人民的敬业者,他们的业绩,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获得人民群众的称颂。波阳县血防站副主任医师熊培康就是其中的一位。1991年2月24日,中央电视台在《祖国在我心中》专题节目中,报道了他的业绩,称他是江西省血吸虫病治疗专家。熊培康出生在南昌县的一个农民家庭。由于家境贫寒,兄弟姐妹6人中,只有他读过三年私塾和一年初  相似文献   

9.
临近年关的时候,收到一封来自北京的信,它是一位长者写来的。这位长者在国家的一个部委工作,几年前接受过我的采访,因此熟识了;又兼他平日里也喜好写诗作文,与我多有诗文上的唱和,久而久之,有了不少书信上的往来,渐渐便成了忘年交。他在信中这样写道:“小友:见字如面。新春伊始  相似文献   

10.
贺拉斯(Horatius,公元前65年-公元8年),古代罗马著名的讽刺诗人,抒情诗人和文艺批评家。生于意大利威尼斯的一个贫民家庭里。他的父亲原是奴隶,后来获释成为“自由人”。贺拉斯生当罗马帝国的黄金时代,即所谓奧古斯都时代,与维吉尔和瓦留斯两位大诗人同时。《诗艺》是贺拉斯的一部著名的美学作品,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他的美学思想和文学观点。《诗艺》也是一部继承希腊模仿说传统并总结了以往的若干实践经验的重要美学  相似文献   

11.
吴芳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比较特殊的诗人,一般被认为界乎新旧诗人之间。探究其价值,应在形式之外,他是一位以生命热血书写诗歌的现代人,是一位“愤怒”诗人,其才情来自飘零的身世,论者认为这种“飘零感”正是20世纪20年代文学家比较共通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2.
<正>二百年前,在歌谣之乡苏格兰这块肥沃的土地上,产生了一位大名鼎鼎的农民诗人,他就是罗伯特·彭斯(公元1759年—1796).彭斯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除了在最后几年当过一个小小的税务职员外,一生的绝大部分时间在农田里度过,自幼勤奋,很小就显露出诗歌才华.他的诗歌大多是在农业劳动和农村生活中产生的,道出了十八世纪末期苏格兰贫苦农民的心声,体现了强烈的人民性.下面,谈一谈彭斯诗歌的思想和特色.  相似文献   

13.
大山的女儿     
她,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山区,也是一个十分美丽的山区,但她生下来就是个哑巴。她从小就特别喜欢山里的动物。她的父亲是一位猎人,她家就靠着她父亲打猎来勉强维持着生活。她,渐渐长大了。8岁的时候,平生第一次跟随父亲出去打  相似文献   

14.
丁茶山的美学观卢星华紫荆一茶山丁若镛(1762—1836)是活跃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的一位朝鲜实学思想集大成者,既是卓越的思想家又是实学派的现实主义代表诗人。他出生于广州马岘里的贵族儒学家家庭,字美镛、颂甫,号思岩、茶山、与犹堂。父亲丁载远...  相似文献   

15.
他是一位农民,又是一位慈父,为了深爱着的儿女,辛勤劳作,经过多年的努力,成为富甲一方的庄园主。他的土地富饶肥沃,面积很大,边界是一处陡峭的悬崖,崖下是潺潺的河水。一天,他把最小的儿子带在身边,到庄园里去查看。孩子才5岁,见什么都新奇,趁父亲不注意就溜到园子里,一个人玩开了。正午时分,他四处寻不见,最后,在小河里发现了儿子的尸体。  相似文献   

16.
说余秀华是“农民诗人”,并不完全贴切,准确地说她是一个生活在农村写诗写得很不错的农村诗人;她最让人关注的是情诗,譬如,她那首《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人们可能觉得“生猛”了些,但这对于余秀华来说是出于她的切身体验,诗是真实感人的,它没有装腔作势,它直率,甚至可以说天真,余秀华的真爱包括情爱和性爱,她想象中的爱以及写出来的情诗非常真实动人;余秀华是有写诗“天分”的,大家应该对余秀华多些包容。  相似文献   

17.
莫扎特     
萨尔茨堡是奥地利的一个文化比较发达的小城市,莫扎特就诞生在这座小城里,他的父亲奥波德是萨尔茨堡宫廷大主教的乐团里的小提琴手,同时也是一名作曲家。由于父亲是一位音乐家,所以家里的孩子们都受到音乐方面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不仅以写诗见长,而且由于他关心时局,注意军事,所以在军事上也颇有见地。只是他诗名太盛,因而掩盖了他在军事方面的见解,不大为人所注意罢了。但是在他逝世半个多世纪以后,总算有人看出这点来了。这个人不是别人,便是晚唐诗人罗隐。他在《耒阳》(杜甫逝世的地方)一诗中写道: 楚水隐隐浸耒亭, 楚南天地两无情。 忍教孙武重泉下, 不见诗人说用兵。  相似文献   

19.
基于广东、湖南两省9个村的入户调查,研究农村土地承包权长期化背景下的无地农民与土地调整、土地流转之间的关系。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在落实了土地承包权长期化的村中,离土地进行最后调整时间越远,无地农民数量和有无地人口的农户数量越多,农民的土地调整意愿下降,农民越不愿意动地。无地农民的存在不是农户转入和转出土地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无地情况下,无地农民并非通过土地流转市场租入土地获得土地使用权,而是外出打工。另外,无地农民通过家庭内部继承获得承包权已经成为农村社会普遍现象。论证了无地农民群体的存在对当下农村社会而言,未构成严峻的问题;也说明土地之所以不再重新调整,是因为土地调整预期收益低而组织成本高,从而30年不变的政策从一种外部强制性制度安排成为一种内生制度安排并延续下来。  相似文献   

20.
阿尔贝尔特、封、沙米索(1781——1838)是十九世纪初德国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同时又是一位著名的动植物学家。他于1781年出生在法国香滨省澎库堡地方一个古老的贵族家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起义的农民烧毁了他父亲的庄园,因此,他便在九岁时跟随父母逃亡到了德国,并在那里加入了德国籍和定居下来。沙米索十五岁时在柏林替普鲁士皇帝当过侍童,两年以后,他又转到普鲁士军队里当了八年军官。1806年,沙米索退伍进了柏林大学生物系学习植物学。大学毕业后,沙米索曾乘坐俄国军舰作了一次环球性的植物采集旅行。这次旅途中的见闻、收获和体会对他以后从事文学创作和科学研究工作都有很大的好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