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耶稣会驻澳门管区代表及其商业活动的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管区代表(Procurador)是16-17世纪耶稣会进行商业活动的关键人物.这一制度的创立不会晚于16世纪60年代,并由于范礼安(Alessandro Valignano)作于1580年的《管区代表规则》而趋于制度化.根据这份不断修订的《规则》,驻澳门管区代表的主要工作包括筹措资金、为教会购买并运送补给品、传递信件及输送人员等.因工作的特殊性,管区代表拥有自己的事务所和独断专行的种种特权.由于商业活动与传教士身份的出入以及各方面对于现实利益的追求,管区代表的行为在教会内外引发了激烈的争议.但是,迫于传教策略和生存需要的多重压力,管区代表制度一直延续了下来.很显然,探讨管区代表的工作内容及其相关问题,是对传统教会史以及文化交流史研究的突破与深化.  相似文献   

2.
明清之际甘青地区天主教传教活动钩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清之际,天主教入华传播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在西北甘肃地区也有一定规模的发展.始自明末,就陆续有一批接一批的耶稣会士进入甘肃境内传播天主教,在兰州、甘州、凉州、西宁等地建起部分教堂和教会组织,而且有了一定数量的基督徒.到清康熙时,由于多位耶稣会士的努力,甘肃天主教传教已奠定了初步的基础.该地区天主教传教活动的真正取得一定规模,则是始于教廷传信部意大利方济各会士的来甘传教.雍乾时期,全国范围内爆发了雍正元年、乾隆十一年及四十九年的几次大规模教难,甘肃地区天主教也受到了一定影响,且一次比一次严重.但由于该地区欧洲传教士及其培植的中国教士的努力,天主教传播的火种始终没有熄灭,且代代相传,直到清后期圣母圣心会来甘肃传教时,还能见到早期教会的残存.  相似文献   

3.
从19世纪后期开始,基督教对华传教战略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以传教士为中心、建立传教机构管理和资助下的教会、雇佣本地助手从事传教活动的旧模式被否定,建立自立和本色化教会的新理论逐渐形成.这种由西方传教理论家和来华传教士发展起来的理论,主张中国教会应走向自养、自治、自传之路,建立与中国社会和文化相融合的本色教会.在20世纪中国民族主义运动日益高涨的背景下,来华传教士通过教会合一运动、向中国教会移交传教事业等行动,将新的传教理论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耶稣会支配着日本的对外贸易,在贸易中获得的暴利是日本传教经费的主要来源和保障。传教造成日本大量基督教徒的出现。当时日本的政权都意识到集传教、贸易于一体的耶稣会对统治的危害,视基督教为“邪法”、“大祸之萌芽”、“后世之大患”,故先后发布多道法令宣布禁教锁国,试图躲避外来思想的入侵。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各个天主教修道会在明、清传教的有关文献,尤其深入讨论了耶稣会文献的种类、特征与现有的分布情况.除了讨论西方传教文献对个别明、清史题目的重要性外,本文亦表列了里斯本Ajuda图书馆与罗马耶稣会历史档案馆有关中国文件的现存情况.  相似文献   

6.
基督教在湖南的传播及其慈善活动是近代湖湘文化和中国基督教发展史的重要内容.基督教为了在民风强悍的湖南传教,采用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开展社会事工间接传教,这包括教会教育和医疗、灾赈、育婴慈幼等慈善事业.这些慈善活动为湖南近代慈善事业的发展起到较大推动的作用,有助于湖南近代化的进程,也是基督教博爱精神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7.
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凭借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基督教纷纷涌入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传教活动.他们利用传教名义从事侵略活动,引起了少数民族人民的强烈反抗,掀起了反对外国教会侵略的斗争.  相似文献   

8.
受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影响和怀着对中华悠久文明的敬仰,以及出于发展自身、与新教抗衡之目的,以意大利耶稣会会士利玛窦为代表的基督教士在明末清初来华传教。在传教期间,他们基于传教现实和教义融合的考虑,“借儒宣教”、“独厚儒学”,成功地促成了中西哲学思想的一次大融合。他们的传教策略与在传统儒学接触中所采取的承认、包容和尊重态度对于我们今天的中西方文化交流有巨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尽管早期赴远东传教的天主教耶稣会采取了灵活的适应性传教策略,但由于东西文化之间所存在的巨大差异还是导致其在远东的传教事业相继遭到失败。通过对康熙与丰臣秀吉禁教的个案分析,可以认为东来耶稣会的失败在中国主要是为中国文化所败,而在日本更大程度上是为日本统治者的个人权利所败。  相似文献   

10.
韩国基督教境外传教活动盛行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韩国教会异军突起,引起世界关注.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既来自韩国教会的传教使命感,富有成效的宣教策略,扩大教会自身竞争力的考虑,也源于特有的民族性格和民族意识,还受益于良好的国内外政治和社会环境.凭借这些条件,韩国迅速成为世界重要传教大国.在输出宗教文化的同时,提升了国家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对比英语、汉语、朝鲜语、日语四种语言的宾语,人们会发现它们存在很多异同。而这些异同点会为外语教学、翻译及第二语言习得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OnthePrinciplewithListeningandSpeakingintheLead¥LuDongAbstract:Thisarticledealswithwhattheprinciplewithlisteningandspeakingin...  相似文献   

13.
圣西门的实业思想与法国近代的工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圣西门的思想以实业理论而著称,这一理论认为近代社会是实业社会,以实业活动为基础,以创造财富、造福人类为目的;为此必须努力发展近代工商业,实现工业化;圣西门还就发展法国新型的金融业和改进农业经营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圣西门的实业思想和工业化主张成了第二帝国时代工业化的主导思想,对法国近代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对城市景观小品需求增大。速生的景观小品设计质量参差不齐,即使是设计质量较高的景观小品也因奢华而与绿色环保的时代要求相去甚远。景观设计将野草文化、就地取材纳入设计理念中,可以实现在绿色城市背景下景观的人本表达。  相似文献   

15.
本然的和谐     
科学创造文明 ,也使世界受到损害。当代人的生存被合法地虚无掉了 ,这种合法化的生存危机只有通过艺术的“解合法化”才能克服。艺术是人类感情的全音阶 ,能够使人意识到生命的真实存在。人与世界的和谐 ,是自然而然地拥有的。只是由于人的不断超越 ,这种本然的和谐被遗忘掉了。艺术能够引导人们回归人与自然本原的和谐状态  相似文献   

16.
美国后现代小说家多克特罗的小说《拉格泰姆时代》,以历史事实与虚构故事相互交织,构筑了一个历史人物与虚构人物的共同世界;使文学政治化,政治历史化。它表现了历史人物和虚构人物都被无法控制的经济和政治力量所异化的命运,也讲述了一段作为拉格泰姆音乐撰写的历史,从而构成了一部节奏明快的新历史主义小说文本。  相似文献   

17.
题壁文化在唐宋时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与士大夫生活息息相关,具有显而易见的传播功能和商业功能。本文试图从职业题壁人及题壁作为寺院文化在寺院经济中所起的广告作用两个角度对题壁文化的商业功能进行考察,以期能对题壁文化与商业的相互关系有一较为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德勒兹对尼采的解读,对差异、问题化、多样性、重复、褶子、组合、欲望等诸多概念的展拓对福柯产生的深刻影响。德勒兹对福柯思想的分析十分深刻,分析福柯思想中的德勒兹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读懂福柯。  相似文献   

19.
希利斯·米勒的阅读伦理观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现当代解构主义批评家希利斯·米勒的文学批评理论力作《阅读的伦理》将文学批评与伦理道德相结合 ,从相关概念的梳正、个案文本的伦理解读等方面阐释了文本的阅读与伦理的关系。但现代阐释学认为 ,文本是不可辍读的 ,这就决定了所有阅读都将是“误读”。  相似文献   

20.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利用现象学和解释学的方法,对空间现象作了深入的探讨,消解了流俗的空间解释,首次提出了生存论存在论的空间观念,对于变革人们的思维方式,重新确立和把握哲学研究的主题、对象和方法做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通过集中考察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对空间问题的探讨,凸显了其在空间问题研究上所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深入地揭示和剖析了这一研究所存在的理论缺陷和难题,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海德格尔生存论存在论的时间观念在解决存在的意义问题时所固有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