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俊 《管理科学文摘》2008,(17):165-166
本文阐述了《周易》的一些基本原理,包括交易原理、周期原理等,比较分析了《周易》思维和科学思维的特质的异同,以及两种思维方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利用《周易》原理,反思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经济学目标、道德的价值以及社会经济周期性发展等问题,探寻古老的《周易》智慧对当代经济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李飞 《领导之友》2014,(12):28-29
正包容力是指领导干部心胸的开阔度以及对事物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容纳能力。对下属的包容力是现代社会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是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成熟的重要标志,是决定和影响领导干部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因素。一、提升领导干部对下属包容力的重要意义首先,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丰富的包容思想和包容精神。《尚书》中有"必有容,德乃大"之说。《周易》提出"君子以厚德载物"。孔子重视管理阶层的包容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式辩证法的当代思维方式在关于唯物辩证法的转换和解读中得以表达,而其思想源头则是《周易》中所蕴含的朴素辩证观。在《周易》辩证观的阴阳变化学说中,"变"意味着事物或事件在时空中新的延续,是一种现实的、具体的、运动的联系。人是这一运动的核心环节和重要部分。辩证思维的运行是通过示范性类比而不是概念的严格区别  相似文献   

4.
从古至今,影响中国历史的书有3种29部。根源篇11部:《尚书》、《周易》、《诗经》、《孙子兵法》、《老子》(附《庄  相似文献   

5.
黄圣平 《领导科学》2012,(34):54-56
《老子》一书[本文引文参考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修订增补版),中华书局2009年2月第2版]关于柔弱、守雌、居下、不争的观念很多。这些观念,用《老子》之言,可以概称为"不争之德"。因为"不争之德"的影响,《老子》历来被视为阴柔之学,从而与偏重阳刚的《周易》相区别,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但若深入研究之,则其真正的意涵和性质却值得我们做出新的理解与分析。  相似文献   

6.
古往今来,易学的世界总是给人以神秘和不可测的印象,即使是科学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周易》的原理和相关构架依旧难以被明确的阐释,作为中华文化的魁宝。历朝历代以科举选贤,《周易》冠绝群经之首,必读科目,其地位之尊宠可想而知。朱熹说:"《周易》难学,说他所提的物非物,也有可能暗示人生哲理。"的确,作为华夏千年文化始祖,它包含了太多哲学知识,深奥不可测。曾仕强教授更将其定性为宇宙万物一切的包容,因为它既能涵盖宇内,也能阐释事事源头。本文作者试图从自己的理解解析《周易》的精髓。  相似文献   

7.
王群 《领导科学》2012,(14):49-51
自领导学在中国兴起以来,从《易经》中探析中国式领导的思维方式、领导方法等内容的学者并不在少数。进入新世纪,以《易经》为基础的领导学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将《易经》与领导学理论结合是中国学者对传统文化在领导学理论中的作用的一种肯定,是阐释中国式领导的一个必要途径。然而,关于《易经》对领导理论的影响尽管被广泛阐释与引申,却没有形成一个动态的、完整的理论框架,并且更多的是侧重于现实中的企业管理,而对领导学理论的整理和总结显得不足。  相似文献   

8.
《周易》是我国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不仅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同时还有中国“圣经”之称。本文主要从吸收《周易》智慧谈起,就如何让《周易》提升创新管理能力方面,提出了五个方面的看法,即天地定位的前瞻力;细致如风的执行力;革故鼎新的开拓力;进德修业的学习力;穷神知化的决策力。大家如果从本文得到一定的启发,最终真正能从《周易》中吸收营养,并成功实现自己创新管理能力的跃升,那真是笔者莫大的安慰。  相似文献   

9.
《周易》"通变"思维涉及领导者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方面面,包括注重整体之"互系"观、随时而行之"时变"观、变通尚业之"事理"观、因势而动之"阴阳"观、和谐统一之"和合"观,借此可促进领导者提升人情世故修养。具体而言,要做到善于调适人情、善于随时而变、善于进德修业、善于谋事谋势、善于沟通团结。  相似文献   

10.
《经理人》2014,(1):80-84
正"放弃昨天是第一原则"——彼得·德鲁克的这句话,始终在企业管理中显示影响力。《经理人》评选出的"2013年度影响中国管理实践十大新锐人物"中的每一位企业新领袖,都积极谋求对旧有商业思维、管理定式、技术壁垒的破立。正是秉持这种立新的思维,他们展现出个人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正>《周易》中蕴含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象征,是中华文化百家学说的思想宝库,暗藏着为人处世的精髓,领导干部要从《周易》中汲取从政智慧。潜龙勿用隐喻事物在发展之初,虽然势头较好,但比较弱小,所以应该小心谨慎。也就是说,做一件事情要学会韬光养晦,注重积蓄力量,切不可莽撞、出风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韬光养晦究其实质是判明时势,低调行事,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外在表现是一种被动的知足,貌似被动、无  相似文献   

12.
《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要达成这一目标,符号是基础。"符号意识"的培养对形成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能用符号表示、建立符号意识,发展数学思维。形成符号意识,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的几位秘书,都有过做报刊工作的实践经历。如胡乔木,20岁在家乡盐城先后主编文艺刊物《海霞》和《文艺青年》报;25岁以后在延安主编中央青委机关刊物《中国青年》;36岁起先后任新华社总编辑兼社长、《人民日报》社长;新中国诞生以后,任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署长等职。田家英也是这样,15岁就做了《金箭》杂志的编委;  相似文献   

14.
<正>《孙子兵法》世称"武经冠冕",其以宏大的战略体系和丰富的思维方式构建了中国传统兵学的主体内容,框定了后世兵学的发展方向,具有超越时空的影响力,覆盖了几乎所有的竞争领域。求异思维是孙子思考战争问题、总结战争指导规律时运用的一种以辩证法为主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从前人留下的思想宝库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珍贵滋养""传统文化可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中华传统文化最大的特点是尚"和",所谓"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周易·乾》),认为天道变化使得万物各得其所,各具其性,万物自身内部及其与外部关系若达到并保持一种高度的"和",便是大吉大利。就为官治世而言,也是"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论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时代的强音,现代人对创新意义、性质、方法,实践都在不断提升与深化,推动着人类的文明。但是当前有些人认为,创新与传统文化无关,甚至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妨碍创新思维。这就是一个很大的误点。故本文试从孔学、老子、周易几个角度在创新思维方面的一些论述,作些剖析。这似能对当代人们深化对创新思维的认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亢龙有悔"是《周易》乾卦的爻辞,"亢龙"象征非常成功的领导者,"亢"是领导者的客观境遇,"悔"是领导者的主观修养。"亢龙有悔"揭示了成功领导者应与时偕行、顺时而变,刚柔相济、知强守弱,功遂身退、推功让贤。  相似文献   

18.
正2014"中国·实践·管理"论坛将以"互联网思维与企业管理创新"为主题,通过学者间的深入交流,对典型企业案例进行剖析,探讨在互联网快速发展、不断渗透的环境下,互联网思维的形成与中国企业的管理创新问题,探寻中国企业转型与创新的突破口。在此,热忱欢迎各界朋友参加会议。发起单位:《管理学报》杂志社  相似文献   

19.
作者根据《道德经》、《周易》等中华传统哲学的基本观念和现代实证科学的基本定律,推到并建立起一个暂时命名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数理化哲学通式。该哲学通式与原子结构和量子力学完全一致。把此哲学通式运用于造就身心健康、德才兼备、克己奉公、福利社会的经营管理者,是各行各业所遵循的途径、法规的最终依据依据和简易公式。  相似文献   

20.
张爽  乔坤 《管理学报》2007,4(Z1):66-70
在回顾国内外有关变革型领导行为文献的基础上,指出中国社会所特有的"关系"对变革型领导行为具有影响作用.同时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性别作为一种情境因素对变革型领导行为的产生和过程同样具有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