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研究的多元与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不断涌现的理论流派碰撞是女性主义思想发展的必经之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存在主义、解构主义等女性主义派别进行考察,探讨各女性主义流派对其它理论资源的借鉴与改造,从而极大丰富我们对女性文学理论的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2.
科学划界问题是20世纪哲学的四大主题之一。围绕这一问题,西方哲学各个流派都提出了自己的划界标准,因此而引发的大讨论至今未休。各流派虽标准不一、观点迥异,但都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科学划界问题提出了发人深省的、可供借鉴的宝贵建议。文章在简要概述各流派思想的基础上,结合现实及典型案例,通过分析、比较、借鉴诸划界思想,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类阐述现代西方语言学、翻译学和文化研究领域中的思潮和流派及其发展脉络,发现就科学和人在哲学中的地位而言,这些流派大致可划分为科学主义、人本主义和思辨唯心主义等三种主要思潮。分析各流派之间的纷争原因,有助于人们更深刻地了解各学派的本质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英语教学法流派特别是传统和交际教学法均有其优点和弊端.要想有效提高外语教学质量,加速外语人才培养,必须扬各流派之长,避各流派之短,兼收并蓄,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法体系.  相似文献   

5.
试论中国古筝流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古筝流派,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从艺术的方面,研究形成流派的内容和形式,以及那些使它产生不同的风格、特点并使各派互为区别的本质的要素;二是从纵的方面研究各流派所依存的客观环境,包括历史过程及其社会、文化背景对于形成各个流派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评介国外课堂语言研究历史上的四个流派、三种观点.通过探讨,指出各流派在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及取得的成果等方面的得失.对今后语言教学课堂研究中的量化分析、定量与定质相结合的研究都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女性主义者福利取向及对福利国家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守主义女性主义、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和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等不同流派的女性主义者对福利有不同的诠释和取向;以不同流派女性主义理论内涵及由此演绎出的两大福利议题为视角,对各流派女性主义的福利取向进行了评估;并从福利国家所造成的"性别区隔"、漠视市场外家务劳动的价值以及在劳动政策上将女性视为可调节劳动市场供需失衡的廉价劳动力等方面,对其进行反思与批判。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现代语言学发展的近百年历史为背景,对其中的几个主要流派及其研究方法作了评介,并对各流派代表人物的著作与观点进行了某些比较分析.作者认为,我们应当进一步重视和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更好地认识与发挥语言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企业竞争优势研究的理论演进与前沿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竞争优势是理论界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对企业竞争优势来源和持续竞争优势的理论进行了综述 ,总结了竞争优势外生理论、竞争优势内生理论对竞争优势来源的解释 ,从静态与动态两个视角对持续竞争优势理论的有关流派进行了分析与评述 ,指出了各理论流派尚需解决的前沿问题。  相似文献   

10.
西方现当代各流派意向性理论可分为现象学和非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意向性概念可以分为广义的意向性和狭义的意向性.对意向性理论的来源、发展以及各流派意向性理论的背景、特点进行梳理和分析,对于现象学意向性理论的考察重点选取了胡塞尔的"意识意向性"、海德格尔的"此在意向性"、梅洛庞蒂的"身体意向性";对于非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重点选取了分析哲学、语言哲学和心灵哲学的代表人物前期维特根斯坦、赛尔和查尔默斯等人的意向性理论.对现象学与非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进行比较研究,最后探讨了意向性理论对现当代西方哲学诸流派"对话"和"融合"的价值和关节点作用.  相似文献   

11.
国内译者主体性研究过分强调译者的主观能动性,由此造成对主体性内涵的认识误区。以马克思实践哲学的主体性思想为理论指导,尝试对译者的社会性与历史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介入进行描述,以期为译者的主体性内涵提供补充,并消解当前研究中存在的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12.
哈贝马斯对先验理性、工具理性的批判和对实践理性的提倡使我们对传统翻译研究中的很多标准进行反思和质疑。其中对工具理性的批判可使译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实践理性的提倡使翻译观念能随社会、语言的变化而变化,使翻译研究奠基在交往理性的基础上。哈贝马斯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批判和汲纳可使译者注重翻译的社会影响,使译者在其无意识向意识的翻译过程中注重社会规范的遵从。哈贝马斯与伽达默尔之争有助于译者在翻译时注重与作者、文本的对话和交流,并使译者在翻译时通过反思与传统对话。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译者主体性”这一翻译理念入手,指出译者主体性的概念及内涵。通过对比评论《简·爱》的两个中译本来进一步分析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过程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翻译研究已经向伦理问题回归。然而,目前研究中心主要在翻译与规范、翻译的伦理原则等问题。翻译行为本身的道德内涵和意义应该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内容,包括译者对自我实现的追求,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对终极存在和终极意义的探索等。这些方面不仅体现在译者的主体品格和译者、作者、读者的对话中,也体现在译者选择和制定翻译策略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5.
谈后殖民理论与翻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后殖民理论对翻译研究进行了探讨。后殖民主义的文本理论启示译者在翻译时应译出文本的世界性 ,而文本的语境规范着译者及其翻译。另外 ,译者通过对文本的批评显示其社会意义和创造性。赛义德对东方主义者的批评启示译者在翻译时不能抹平文化差异性。在西方文化面临危机 ,东方文化重新书写身份之际 ,译者应通过翻译大力弘扬中华文化。译者在译介西方文化时 ,应对文化产品合理取舍。  相似文献   

16.
媒介指的是各种信息的传输手段。在跨文化的传播活动中 ,译者就起着不同文化信息传输的媒介作用。作为传播媒介 ,译者是如何发挥这一功能的 ?译者作为媒介 ,与其他媒介有什么区别 ?他的特点是什么 ?本文将以跨文化传播学为视角 ,讨论分析译者作为传播媒介的种种特征。笔者认为 ,作为跨文化传播的媒介 ,译者一方面负有社会责任 ,并在传播策略上有一定的自主性 ;另一方面 ,他的跨文化传播活动要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翻译理论着眼于将原文看作“绝对标准”,主张译者应竭力摆脱主观性的控制,使译文忠实原文。译者的身份因此被定位为“仆人”。本文借用现代文论的观点讨论了翻译过程中译者的行为,认为无论在理解还是表达阶段,译者的主观能动参与作用是客观存在的。在翻译研究中,译者的主体性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8.
就实用主义对翻译研究的意义进行了探讨。一、实用主义的效用观与翻译研究。译者应注重各种翻译观念的效用价值 ,使翻译活动真正走向开放。二、实用主义美学观与翻译研究。应注重审美经验与日常生活经验的联系 ;翻译的艺术过程是一种艺术接受过程 ,产生新经验的过程 ;译者可以张扬主体意识 ,但应掌握好“度”。三、新实用主义哲学对翻译研究的意义。注重语境、语用在翻译中的作用 ;注重翻译研究方法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世纪以来,有关大脑与语言关系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神经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对翻译研究和翻译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根据神经语言学的理论,通过实证研究,重点考察大脑思维倾向与翻译行为的相关性,证明了译者大脑右半球思维倾向对翻译能力的影响度和重要性,可为改进和提高翻译教学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继Mona Baker在2000年率先提出用语料库方法研究译者文体之后,国内外基于语料库的译者文体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针对2000至2014年这十五年间国内外基于语料库的译者文体研究的发展进行回顾与评析,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的相关研究做出展望。今后的译者文体研究应根据特定目的建立一个语际对比和语内类比相结合的综合模式,对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的个体译者或群体译者的译者文体予以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