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农业保险需政府财力的强力支持,这已为多年的农业保险实践所证实。但是,山东省是农业大省,政府财力有限,农民收入水平较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究竟如何补,才能最大限度放大补贴资金效应?本研究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根据山东省的实际情况,对财政补贴资金进行测算,探寻财政补贴对农民、保险公司及地方财政支出的影响,设计了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方案,并对其运作思路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稳定提供保障的农业保险只能实行政策性经营,主要原因有:与其他行业相比,农业风险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该保险市场也普遍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由于农业保险市场供需不足而导致农业保险商品难以商品化。因此,结合国外农业保险发展经验、WTO等国际协议的相关规定和中国的实际国情,我国应采用以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为主体的多元化组织模式,并开展多样化的农业保险模式。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的缺位使原来就不够健全的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功能更加薄弱。农村政策性保险具有向农业提供政策性经济补偿与促进农村经济融入开放市场经济的两重职能。正是由于农业保险准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政策性保险制度在农村金融体系的定位与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农业大国。各种灾害及事故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农业保险通过建立一种有效的风险转移机制,在稳定农业发展、补偿农户收入、保障农户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至今,历经起伏。实证分析表明,农业产值增长、农户收入、灾害率以及政府财政补贴政策是影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为此,应从上述几方面着手提升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效率。  相似文献   

5.
政策性农业保险既具有一般商业保险的基本特征,又具有自身独有的特征。目前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应从法律制度层面寻求解决之道:其一,明确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地位,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其二,建立多种农业保险模式,形成多元化的经营格局;其三,建立巨灾风险制度;其四,建立再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对辽宁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调查研究基础上,分析了制约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因素及成因,对推进政策性农险持续发展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强化政府引导,建立省级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完善财政补贴划拨机制,确保各级财政补贴及时足额到位,加强对保险机构合规经营的监管,规范市场行为,着力培育农民的保险意识。  相似文献   

7.
论政策性农业保险法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策性农业保险法律关系,是指农业保险各方主体之间依据政策性农业保险法律规范而形成的一种权利义务关系,它由主体、客体、内容三个要素构成。基于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对法律制度保障的需求及相关法律制度的缺位,深入研究政策性农业保险法律关系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根据税法的可税性理论,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主体应给予税收优惠;为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经营农业保险,增加其赔偿准备金,应该给予其税收优惠;各国都把税收优惠作为支持和保护本国农业的一个重要手段。对国有农业保险经营组织、农业相互保险社、相互保险公司和保险合作社应免除一切税收;对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应根据各国具体情况,或予以免税,或予以减税。被保险人获得的赔偿金,不应被课税。我国应在已有针对农业保险的税收优惠法律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应的税收优惠制度,对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应免征一切税收。  相似文献   

9.
我国应从具体国情出发确立政策性农业保险立法的目的、模式与原则,以规范政策性农业保险活动,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及维护农村经济社会稳定为立法目的,坚持中央立法先行的渐进式的独立法模式,遵守法制统一原则,尊重国情原则及公平与效率兼顾原则。  相似文献   

10.
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一种由政府主导,财政给予补贴,农民自愿投保的农业保险形式,在转移农业风险、保障农业生产,帮助广大农牧户规避和化解自然灾害风险,增强农牧业抗风险能力、改善生产生活等方面起到了特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天祝县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入手,分析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建立有利于促进天祝县农牧业发展的农业保险长效机制,以利于分散和化解天祝县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加强农业保护,稳定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1.
基于目前不可能建立国家农业保险公司和对相继成立的地方性农业保险公司的理解,研究区域性农业保险发展模式意义重大。山东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模式是:依靠立法保障与省政府推动,农业保险公司独立经营,政策配套与财政支持相结合,农业险与农村其他险互为支持,保障范围与保障地区逐步拓展,大力承保综合责任,灵活经营政策性业务。  相似文献   

12.
影响政策性农业保险需求的因素是多元和复杂的,指出其中主观性因素是指投保人年龄、文化程度、务农年限等主观方面的影响因素;经营性因素是指投保人的收入状况、经营规模与专业化程度、农作物或养殖产品经营风险大小(产量波动性大小等)等能够影响其购买偏好的因素;客观性因素是指投保人以外进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行系统的其他主体在系统中的作为及其影响,这些因素是投保人所面对的制度环境,其核心是决定农业经营者投保收益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2007年以来,中央对农业保险的高度关注和强力支持,使我国农险试点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政策性农险商业化运营仍面临诸多困境:农业保险的高赔付与商业运营的趋利性之间存在矛盾,农业保险的协同性与政府部门“缺位”之间存在矛盾,农业保险的低补偿性与农业产业高风险性之间存在矛盾。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需要先试点后推广,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建立应对巨灾损失的风险分散体系。  相似文献   

14.
政策性农业保险中投保农户道德风险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政府支持农业生产、稳定农户收入、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逐渐在全国各省市进行试点实施。农业保险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易引起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严重影响政策性农业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制约农业保险作用的发挥。因此,有必要对政策性农业保险中投保农户的道德风险问题进行分析,以降低道德风险的发生,促进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05—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以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构造渐进双重差分模型,探讨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其他地区,政策性农业保险对试点地区的农业碳排放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该结论在平行趋势检验、工具变量法、安慰剂检验等多种检验方法之后依旧稳健。进一步研究表明,生产专业化与农业技术进步是政策性农业保险抑制农业碳排放的主要路径;尽管经营规模扩张有利于农业碳减排,但政策性农业保险并未明显推动经营规模扩张;相比其他地区,在粮食主产区和东部地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减碳效应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理论分析和实践运行两个层面,揭示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需突破的障碍性因素。无论采取何种产业组织方式,农户整体盈利水平都偏低,兼业经营的普遍化使得农业边缘化、附属化,进而导致农户缺乏投保积极性;财政补贴不足且到位率不高,无法解决开办农险业务的高交易成本问题,甚至使得保险公司开办业务积极性受挫;业务考核商业化与业务性质政策性相冲突,从业人员的自身利益成为影响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变量。另外,协办机构、赔付标准、行政推动等方面,也给政策性农业保险可持续性发展构成一定阻力。本文从五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克服这些障碍,实现政策性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结论是,今后的工作方向主要从政府和农户两大利益主体的行为动机和选择倾向上入手,走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保证粮食安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和强农惠农,近年来我国开展了由政府引导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但在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中,河南地方政府角色定位不够准确,存在缺位或越位问题,影响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规模,未能满足农业大省对保险的需求。因此,要准确定位河南地方政府的角色,下放农业保险经营权力,扩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种类和范围,扶持政策性农业保险经办机构,建立政府主导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有效地促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8.
19.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参保主体是农民,选择江西省10县20村200农户进行调研,了解农户对待风险的态度、参保意愿及其需求;分析影响农户购买保险的政府外力作用、收入及结构、耕地数量和质量、年龄和文化程度、务农时间、理赔数额等因素;提出积极拓宽农业保险费补贴的资金来源、选择合理的补贴方式、提高资金运作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业政策性保险体系的国际借鉴与构建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是受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产业,也是比较收益较低的基础产业。面临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的双重制约,作为政府支持和保护农业的“绿箱”政策内容之一,农业保险特别是构建我国农业政策性保险体系问题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在农村金融体系和农业保险体系大框架下,立足国内农业保险发展的实践和需求,在充分利用现有农业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资源的基础上,构建完善、可行、高效的农业政策性保险体系模式,成为本文关注的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