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代际储存,是代际正义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是以代际正义为伦理导向,以环境资源为主要对象,以解决环境危机为基本目标,以实现人类可持续生存发展为终极目的的制度化分配原则。它的实施,既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当前全球性生态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2.
环境正义刍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正义是环境伦理学中的前沿问题,它的凸现标志着世界环境保护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标志着环境伦理学的转向。环境正义的实质是环境责任和生态利益的合理分担和分配,由此能够清晰地看到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以及解决生态危机所应采取的正确应对方略。环境正义的实现对于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也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4.
5.
环境代际正义的实现依赖于人类整体的道德努力,其中,人类整体是个体主体、群体主体以及类主体的统一,它们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承担着相应的角色,要解决人与自然、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环境正义问题,必须实现三种伦理主体的道德建构。  相似文献   

6.
不同于以往地球上的任何一种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生态危机由人类自身活动和生产引发,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所有国家必须要共同面对的问题。作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戴维·佩珀不仅关注到生态危机的本源,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的逻辑,还提出了从深生态到社会正义的一系列新问题。戴维·佩珀虽然是地质学家,但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构建中,他对各类生态思想进行反思和分析并结合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论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探析,将生态实践导向生态政治、生态治理,从而构建一种新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在戴维·佩珀的生态理论中,环境问题不再是单纯的生态问题,而是一种社会问题的延伸,因此要实现生态正义就无法绕开社会正义,或者说实现社会正义就是实现生态正义的前提,生态学与社会正义的关系不应被颠倒,在争取自然权利的同时更应该关注人类权利。同时,以人为本的生态观也更符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旨,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相一致的科学生态观。我国正处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时期,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结合历史与现实经验丰富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相似文献   

7.
“生态正义”和“环境正义”是有着不同正义指向的两个概念。前者是伴随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出现,一些学者和环境保护主义者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再思考的产物。其主旨在于构建人和自然之间的正义关系,关心的是荒野、湿地、国家公园和濒危物种的安全。后者则是有色人种、少数族裔和蓝领工人阶级等弱势环境群体为追求环境平等权益而掀起的一场声势浩大的社会正义运动,关注的是“小微环境”也即人们“工作、生活和玩耍”的地方免遭环境不正义行为的侵害。用生态正义和环境正义观照印度环境运动的正义指向,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议题。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新型国家之一,印度同样面临着生态恶化的巨大挑战,但由此催生的本土环境运动却呈现出别样的旨趣和特征。这体现在它既不能等同于生态正义,也不能被简单划归于环境正义,毋宁说是二者的奇妙混合体。对印度环境运动正义向度的考察有助于甄别生态正义和环境正义,深化环境哲学的研究,更好地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和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8.
9.
环境正义视角下的农村垃圾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垃圾治理凸显了我国城乡有别的差异性基础设施供给和基本制度,反映了城乡之间的环境非正义关系,暴露出农村垃圾治理资源分配失衡、农村垃圾治理决策程序缺失以及农民承受的垃圾治理责任不公平的问题。防范农村垃圾污染的发生,必须将环境正义理念贯彻到农村垃圾治理工作中。首先,通过健全农村垃圾治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机制和长效监管机制实现环境分配正义,消除治理工作中的制约瓶颈。其次,通过推进农村垃圾治理主体多元化和决策程序合理化实现环境程序正义,提高农民参与积极性。最后,通过加强农村垃圾治理法治建设和农民环境权益保障实现环境矫正正义,确保农民享有适宜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0.
目前对环境正义的研究,普遍将其规定为对自然善恶物的公平分配,忽视了自然不同所有制形态下实现环境正义的差异化。自然的私有抑或公有是所有制发展的产物。私享自然与共享自然是基于自然所有制发展而来,进一步强调自然所有制对人的生存意义。由此必须确认自然的私享领域与共享领域边界,明确私享自然对共享自然的积极价值,以及私享自然越出边界而侵占共享领域的可能性。重新审视环境正义,一种捍卫私享自然与共享自然边界的正义呼之欲出,成为环境正义不可或缺的内容。捍卫边界的环境正义意味着,用合理化市场机制捍卫私享自然资本化的边界,以保障自然促进财富增长渠道畅通,以制度规范捍卫共享自然的边界保障全民享受自然的权益,以道德责任捍卫代际边界保障后代良好生态环境权益。  相似文献   

11.
当今时代已进入生态社会,但生态危机像高悬在人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威胁着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命运,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瓶颈,因此构建全球性生态正义成为客观必然.同时生态正义又是构建生态和谐型社会的重要法则,为我国构建生态文明型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和生态规范.  相似文献   

12.
保护农民环境权是环境正义的基本诉求。长期以来,我国囿于城乡二元结构,对农村的环境保护重视不够,农村环境治理长期被边缘化。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在保护农民环境权方面存在的缺失和不足,认为应当以培养农民的环境权利意识为切入点,建构城乡一体的环境共同体,在立法层面,进一步明确环境权的法律地位,从制度上加强农民环境权的保护;在机制运行层面,充分发挥环境保护部门的监管作用,切实维护农民环境权;在司法层面,完善司法救济制度,保障农民环境权。  相似文献   

13.
生态正义是生态文明的应有之义,体现了人类的活动在对自然资源的配置时,如何在自身的需求与自然的实际承载能力之间达成合理的平衡。文章结合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以及当代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生态理论,阐述了十五大以来党在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时对生态理论的创新,提出了生态正义在当代中国实现的三个方面保障条件。其中,生态正义的意识形态保障能够为其实现提供方向性的道德和观念指引,生态法律保障能够通过对任何破坏生态的行为予以惩罚而确立刚性的底线,生态制度是保护生态的专门制度和社会制度的综合体,从整体上确保着生态正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环境正义的核心内涵是环境权益和环境义务的公平分配,环境的持续恶化,义务的公平分配成为国际环境条约制定和履行的重要议题。不遵约机制既力求所有缔约方都能遵守环境保护的条约义务,又针对发生不遵约情事的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这既有普遍的共同义务,又体现了区别的责任。同时,针对因客观能力不足导致履约能力较差的缔约方,机制在性质、自主权限、适用措施以及援助等方面都有相应的规定与倾斜,这都彰显了环境正义。  相似文献   

15.
环境正义源自对环境问题的伦理关注,它的实质是对环境责任和生态利益的合理负担和分配,可以说是社会正义概念的延伸和突破。从本质上来分析,环境正义就是环境伦理学的具体阐述形式,其核心内涵就是秉持公正、平等等正义的基本尺度来协调不同群体、不同物种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保证人与自然、其他物种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永续地生存和发展。作为生态女性主义的倡导者格里塔·加德始终认为,生态女性主义不仅关乎女性主义和环境主义,还包括以此为前提来讨论环境恶化和社会不公等问题。加德的环境正义思想主要分为环境阶层正义、环境种族主义和环境动物主义三个层面;她的这些理念旨在不断减轻并最终消除人类对不同种族、不同阶层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压迫。她还认为环境正义也是源于道德关注,认为人类应该关怀陌生人和其他物种。最后以加德的《根,家园真相》一书为例,从作品中对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动物灭绝等生态问题的叙述,我们可以管窥加德环境正义思想的三个维度,这在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显现的现代社会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环境社会事件,邻避冲突直接关涉的是环境权益处理的妥当与否。只有从环境正义的视角出发,才能得出对邻避冲突发生原因的深刻认识;也只有做到对居民环境权益的公平对待,才能实现对邻避冲突的科学治理。公民环境权界定不清晰、环境利益分配不平衡以及环境要素使用不符合程序规范都可能引起邻避冲突的发生。而要想从根本上防范邻避冲突的发生,必须将环境正义原则贯彻到邻避冲突治理之中。首先,通过对公民环境权利的明确实现环境承认正义,做到环境使用的有法可依。其次,通过环境利益分配的均衡实现环境分配正义,消除邻避设施的负外部性影响。最后,通过决策模式的科学化走向环境程序正义,减少环境权益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作为生态伦理的正义观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作为生态伦理学的正义观就是以正义理论为基础去协调生态问题上的利益关系, 使之保持均衡性、对应性。它包括人与人关系层面的人际正义,国与国关系层面的国际正义及人与物关系层面的种际正义。  相似文献   

18.
生态正义系人类在维护全人类的生存权益和满足生态保护愿望的基础上,遵循生态系统自身发展规律的一种正义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正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相互促进、密切关联,具体体现在价值取向、伦理认同和实践过程三个层面。当前,国际社会仍存在不少阻碍生态正义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的因素,唯有以生态经济超越生态霸权主义,以生态道德解构人类中心主义,以合作协商推进低碳主义才能进一步完善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推进人类社会文明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环境正义与环境安全——二论环境资源法学的基本理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环境正义表示环境资源法应该合乎自然,即合乎自然生态规律、社会经济规律和环境规律.环境正义既是将环境资源法学与整个法学联系起来的基本理念,也是将环境安全、环境公平、环境秩序、环境民主、环境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等各种环境资源法学理念有机联系起来的基本理念.从环境正义理念可以推导出环境安全、环境公平、环境秩序、环境民主、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等环境资源法学理念.其中,维护生态安全、环境安全是对环境正义和环境秩序的起码要求.在影响我国安全的诸多因素中,环境安全是一个重要因素,它是其他一切安全的基础条件.环境安全是可持续发展观的一个重要观点.生态安全作为一项基本理念,贯穿在环境资源法整个体系之中,其中一个重要体现是有关环境安全或生态安全的专门法律.  相似文献   

20.
环境正义力图将人与自然的伦理冲突在人类自身中予以解决,它包含人与自然的种际正义、当代人之间的代内正义与当代跟后代之间的代际正义三个维度,要实现环境正义,人类需要形成自觉的类意识、自律的群体意识,以及自觉、自律、自由的个体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