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国伟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27(1):53-56
孔子在研究《诗经》时,将诗与礼密切相连。认为诗是“礼”的展示,而“礼”则是诗的规范。孔子对《诗》的礼用功能极为重视,期望以此恢复传统的礼乐之制。 相似文献
2.
孔子认为,在由以血缘为基础向以掌握财富多寡为基础的社会价值评价体系转轨过程中,培育以方正威严为核心内容的廉洁社会生活方式,对于消解政治危机、社会危机和人的价值危机,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实现社会和谐,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大价值。孔子的廉洁社会生活方式思想对当代廉洁社会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曦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在《史记·孔子世家》中 ,存在不少有争议的笔墨 ,这正好折射出司马迁所意欲表白的一家之言。对这篇史传中有争议材料的分析 ,可以看出司马迁之所以对孔子才干刻意夸大 ,是为了反衬孔子不幸的悲剧命运 ;同时 ,他是将孔子视为具有灵活处世能力而非生硬呆板者而加以描绘的 ,并不惜用大量轶事揭示其不废原则、勇于权变之思想特征及忍辱忘忧、奋发有为之人生态度。正是这种对孔子形象的独特描绘 ,才引起后世不休的争议 相似文献
4.
江瀚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83-88
以往受资料的限制,学术界一直认为孔子诗学是一种政教性的诗学,忽视了孔子强调诗歌还有言情的一面。结合上海博物馆馆藏竹简《孔子诗论》,本文将孔子诗论的核心归纳为两点:政教功能和抒情功能。政教功能主要包括"诗无吝志"、"思无邪"、"尊德重民"等方面,抒情功能指孔子论诗常常将诗歌中的情感与人的性情联系起来,认为诗歌是人内心真实情感的流露。孔子诗论中的政教功能和抒情功能是相互联系、彼此渗透的,二者不可截然分开。 相似文献
5.
贺根民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1(1):79-83
孔子文论的道德指寓是一种意蕴深广的文化指令,依经立义的言说方式标举孔子的道德立场,隐含着其引《诗》复古的审美取向;引譬连类的言说方式则架构作品表层与内蕴的意义桥梁,营造经典阐释的道德方法论体系,显露中国文论的人性关怀视野。其道德言说方式也制造了一种物象比附的话语场,立德话语的历史惯性规范着后人的话语叙述,在一定程度上钝化了后世文人创作和批评的灵性和活力。 相似文献
6.
“孔子难题”的法学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父子相隐,直在其中"的"直"不是"正直"、"公正"而是通"值","等值"、"对等"、"值得"之意。"直在其中"不是否定法治,而是从最基本的人性和社会关系出发,指出法治的基本原则———法律回避和作证豁免权。"父子相隐,直在其中"也就揭示了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相冲突的法学领域的"孔子难题"。孔子既不是一个道德至上主义者,也不是一个法律至上主义者,这正是孔子作为思想巨人超越历史上的一般思想家之处。在当代,我们需要超越以往"儒法对立"理解的局限,而对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智慧进行更深刻的理解,从而能够找到对人类社会治理具有普世价值的思想宝藏。 相似文献
7.
石涛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本文通过论证分析,对孔子著名的“三十而立”思想的本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孔子在三十岁左右时,他的儒学思想就已经基本形成了,也就是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就已经基本确立了。同时对一些不同的理解和使用也做了简要的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8.
试论孔子的“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宇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36-37
恕是孔子“仁”的理想的一个重要范畴,亦是孔子及儒家后人立身行事的重要准则。“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对恕的注解,其有着宽恕、容忍的心理基础,从平常意义上的恕出发,孔子的恕有着它的底线:即违仁不恕。孔子之恕亦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其以己度人的主观性局限还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9.
黄玉顺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2):22-31+146
在孔子看来,天具有神格性,即具有智能、情感与意志;天具有终极创生性,人与万物都是“天生”的,创生的方式就是“天命”。因此,天是万有之有、众神之神。圣人就是沟通天人的中介,但圣人仍是有限的人,而不是全能的天。孔子指出“唯天为大”,意在强调天是生成并统摄、高于并优于一切存在者的唯一超凡者。人的理性或德性可以超越经验,却永远无法超越这个凡俗世界,因此,“人”永远不能取代“天”。人对天的态度,应当是敬畏。所以,孔子的思想绝非“人本主义”,而是以天为本的“天本主义”;作为“儒教”,孔子的教义乃是“天教”。 相似文献
10.
张宏斌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
在孔子的政治文化观中有着极为浓烈的崇古情结。他不满于当时社会的混乱 ,立志对社会进行改造 ,历史文化信仰成了他创立救世方案的丰富资源。他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构造了一个向后看的乌托邦———有道之世。在这个有道之世中 ,孔子一则认同了等级制的传统社会结构和价值体系 ,二则制造了一个圣王修己治国的政治神话。为了使社会回归 ,孔子提出了一个“克己复礼”的社会改造计划 ,即通过对人进行道德改造使人的本质得以恢复 ,从而达到救世的目的。孔子“克己复礼”的仁学弘扬了人的道德价值 ,但却把等级制的“礼”视为价值的核心、“百世不变”的古“道” ,从而使道德沦为政治的工具 ,也使人的本质为等级制所扭曲。 相似文献
11.
12.
杨振华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8(2):116-118
孔子认为"孝"是"仁"的基础.他提倡敬重父母、子承父志、慎终追远,认为个体精神自觉是行孝的基本原则."孝"与政治具有一致性,二者是分不开的.同时,孔子还提倡崇拜祖先,祭祀鬼神. 相似文献
13.
曹应旺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6(6):5-10
毛泽东把一个人说过的话用作他的两句诗,仅有孔子独享此等殊荣。毛泽东学文化是从读孔子书开始的。孔子的有些思想,如重视学习的思想、“敏于行”的思想,毛泽东坚持了一辈子;孔子的有些思想,如君民关系思想、中庸思想,毛泽东是有取有舍的;孔子的有些思想,如轻视劳动的思想,“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思想,毛泽东批判了一辈子。 相似文献
14.
景云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6(3):91-94
文章认为孔子的“天命”是对中国传统“天命”的一次彻底批判继承,它更多地强调了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性,强调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人类认识史上极大地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相似文献
15.
孔子“天命观”的现代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淑媛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5(2):42-45
关于孔子的道德体系,具不具有宗教精神,其道德是不是宗教性道德,在学术界争议颇多。笔者认为要弄清这个问题,关键要确定孔子的道德体系的来源——天命观的性质。本文对孔子“天命”的含义、态度及其本质进行解析,并揭示其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浅论孔子的“和而不同”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庆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本文揭示了孔子的“和而不同”思想的内涵 ,着重论述了这一思想在孔子思想体系仁、礼、政治及教育思想诸方面的具体运用及表现 相似文献
18.
孔子之"性"不是静态不变的,而是随着对"天道"的觉悟不断改变的,即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孔子通过不断的践习来探究天道,但他对智慧的探索重心并没有放到天道上,而是放在"性与天道"的贯通上。通过行仁之道,"性"不断的遥契天道,从而达到"与天地合其德"的"性与天道"相贯通的境界。 相似文献
19.
“本体诠释学”之本、体、用——成中英教授访谈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中英先生的本体诠释学是着眼于中西方哲学的互通与对话基础上提出来的,具有世界哲学之意蕴。本访谈录对于本体诠释学所蕴涵的理路、关系、范畴进行了探讨,对本体诠释学之“本”、“体”、“用”的内涵进行追问与解读。 相似文献
20.
孔子的“仁”和苏格拉底的“德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敦华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0(4):88-95
本文在“轴心时代”的背景下,说明孔子和苏格拉底如何对人类的共同目标和首先精神所做的贡献。他们之问的可比性表现在三个:德性的统一性,首先的知识性和德性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