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2017年中国制造业产值几乎等于美国、日本、德国之和,但中国制造大而不强,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仍受制于人,因此,我们需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提升制造业水准。国家定位天津为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承担着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重任,需努力向制造业先进国家学习。美、德、日是老牌制造业强国,三国发展经验为天津发展先进制造业提供了良好借鉴。天津要通过加速产业技术创新,提高传统产业层次;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形成特色化"板块经济";加速培育"精英型"人才,完善人才支撑体系;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等方面,加速天津先进制造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驱使下,智能制造产业正在全球范围内孕育兴起,发达国家正在实施智能制造的产业战略。《中国制造2025》指出,要大力推动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建立起一个全新的智能工业体系。《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简称《江苏制造2025》),进一步确定了江苏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具体目标,也推动了无锡智能制造业的稳步发展。本文以无锡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分析为分析样本,提出无锡发展智能制造的产业识别、目标设定、体系建立、路径选择与供给侧对策等方案。  相似文献   

3.
京津冀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石是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制造业集群。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三省市通过加强合作,实现了地区和内部制造业集群优势结构的较大变迁。集群优势的获得来源于产业集群升级,是内部动力与外部动力同时作用的结果。区域成功制造业集群的发展经验表明,京津冀制造业集群升级可遵循四种可行路径:嵌入全球价值链升级、推动区域创新网络升级、承接区域产业转移升级、依托钻石体系整体升级。  相似文献   

4.
沿海地区产业集群跨区域整合的动因分析与模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中国沿海地区形成了数量众多、产能规模巨大的产业集群。这些集群不仅在空间上处在分散状态,在全球价值链中处在低端环节,而且相互之间的产业联系较弱。沿着产业链对这些分散的产业集群进行跨区域的整合,并向价值链中高附加值环节和核心战略环节延伸,形成产业链优势,是中国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培育世界级制造业基地的必经之路。本文以中国沿海地区制造业集群为例,研究如何突破集群间产业链整合和延伸的障碍,形成产业链优势,加快培育世界级制造业基地的具体途径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竞争优势与结构优化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集群是按照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原则,在既竞争又合作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企业共生网络组织,它具有对内的开放性、对外的统一性、有机的内部联系以及良好的信用、风险与冲突解决机制.产业集群作为一种高效的产业组织形式,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来源于其集群效应和产业与地域的专业化、集中化、网络化特性.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能够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从而增强区域经济实力.  相似文献   

6.
2010年,国家批准沈阳经济区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沈阳经济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为了突显"新型工业化"的特点,实现"综合配套改革"的目标,解决沈阳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缺乏配套发展规划、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产业集群发展资金短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栽能力不协调、行政管理体制不统一等问题,有必要进一步完善促进沈阳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主要包括完善产业集群的规划、条例及其公开机制,建立产业结构优化与配套布局的保证机制,改善产业集群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关系,创新融资的政策法律,完善产业集群行政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7.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先进工业,是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的基础。辽宁省作为"老牌"重工业基地,具有十分完善的工业基础,其制造业在省内经济发展中占比近半。在供给侧改革、智能制造背景下,如何建设强大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不断提升竞争力,不仅是重振东北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更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本文围绕在供给侧改革下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现状与竞争力的培育,探讨了竞争力培育对策。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背景下,地方(地区)产业在全球价值链的位置决定其发展的实力与潜力。京津冀作为北方最大的城市集聚区和沿海经济圈域之一,构建世界级产业集群对提升该区在全球价值链位置起决定性作用。依据京津冀三地的产业发展态势,该地区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产业、沿海临港产业以及绿色生态产业四大世界级产业集群。在此基础上,可借鉴四个典型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建设京津冀世界级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9.
承接产业转移能够推进产业集群升级,产业集群升级又能够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的进程,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文章结合河南省产业集群规模、类型、区位分布、发展阶段,探讨承接产业转移对推进河南省产业集群升级的促进作用和产业集群升级面临的主要困境,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环境、创建集群品牌和培育集群创新网络来推进产业集群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0.
先进制造业的三维理论模型及其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当代国际制造业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从超微观、微观和中观三维视角进行综合概括,先进制造业是广泛应用先进制造技术、采用先进制造模式、拥有先进市场网络组织的工业生产系统.先进制造业本质上是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发展先进制造业,不仅仅是一个技术进步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产业发展问题.而是一场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11.
王恭 《南方论刊》2012,(7):31-33
产业集群是工业化中后期产业发展的最佳形态,培育现代产业集群是当前经济发展阶段的迫切任务。宝鸡作为西部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初步形成了几个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但面临规模较小、配套能力弱、关联度不高的问题。宝鸡培育现代产业集群就要进一步明确加快培育现代产业集群的重点、路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处在向创新驱动转型,加快打造世界制造强国的发展阶段。制造业发展呈现出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企业与消费者融合的典型特征。我国现行的标准体系、创新政策、金融财税政策、法律法规等有些已经不能适应智能制造产业生态系统的发展要求。未来应以制造服务系统观为指导,加快形成以制造与服务相融合为目标、以市场机制为核心的政策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3.
赵长轶 《天府新论》2021,(5):121-131
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和后发国家快速追赶背景下的中国制造业面临极大的生存压力,培育世界级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是中国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明晰世界级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探索世界级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框架,从顶层设计、产业规划和企业战略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我国培育世界级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网络化制造具有明显的朝阳产业特性和高产出、低能耗的特点,可以优化生产力布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速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接轨的步伐,促进封闭地区的开放,对于促进三江地区制造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网络化制造特点,文章通过三江地区经济转型的SWOT(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分析,系统提出了三江地区发展网络化制造业的对策,包括政策引导建设网络化制造公共服务平台、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网络化制造创新研发体系、发展与网络化制造相关的信息技术、构建校企网络化制造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与周边区域产业合作和优势互补,以促进三江地区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15.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博客、微博、微信等信息传播网络为主的微媒体正蓬勃兴起。借助微媒体,挖掘产业集群的营销潜力,推进产业集群由劳动密集型低端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下游营销和服务行业的转化,拓宽产业集群的价值链条,已成为产业集群升级优化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6.
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是"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的关键内容。现阶段,我国住房租赁市场正处于培育与发展阶段,基于政策工具和产业链双视角,我们以政策工具为横向维度、住房租赁产业链为纵向维度构建住房租赁市场政策的二维政策分析框架,采用内容分析法,明晰2016-2017年我国各省市发布的培育与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政策结构。研究表明,当前住房租赁市场政策存在环境型工具使用过溢、供给型政策工具结构失衡、需求型政策使用不足等问题,进而提出了优化政策工具结构、适度降低环境型工具使用频率、加强住房租赁市场信息管理及平台建设、重视需求型政策工具拉动作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论创新集群发展中的后发国家政府行为及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机制不完善和产业基础薄弱、市场自发力量不够的情况下,后发国家要在短期内形成具有很强竞争力的创新集群,实现经济跨越式的发展、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关键性产业群的培植,政府的积极干预和扶持是必需的.后发国家创新集群的培育适合采用"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形成路径.为此,后发国家应主动实施创新集群战略,针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发展阶段的集群,设置不同的创新集群政策,并注意政策的动态调整.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社会网络的结构是决定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与创新力的重要方面。本文以韩国在华投资产业集群为样本,从社会网络视角考察环黄渤海合作区域的发展路径,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研究在华韩资产业集群的社会网络的形成、特点及作用,提出应通过培育结构洞和弱联结提高创新能力,通过本土化降低产业集群成本,通过社会网络扩大产业集群规模,通过强联结点营造友好环境等社会网络优化与重构。  相似文献   

19.
将黄河流域打造成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不仅对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也是增强制造业整体实力、促进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的关键环节。目前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发展初显成效,但仍表现出研发能力落后、创新投资不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基础设施建设不匹配、市场竞争力弱、统筹全流域的发展规划缺失等问题。围绕数字经济背景下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走向,同时结合黄河流域经济发展的特殊性,提出未来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需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原则,以加快推进传统制造业基础改造、促进相关产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培育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集群、加速数字经济向先进制造业重点领域不断渗透为战略重点,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以协作助力发展、以绿色转型发展、以数字引领发展。  相似文献   

20.
集群化"中国制造"的制度特征与竞争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企业的集群化或网络化成长被认为是中国企业的主导性组织方式 ,这在深层次影响到“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集群化“中国制造”主要集中在“廉价品”生产上 ,“地方法团主义”以及差异化地区发展政策形成了集群化发展的制度基础。本文的基本观点是 ,多方面的因素使得集群化成长形成“路径依赖”和“锁定”在廉价品制造上 ,其竞争力很容易被模仿、易于转移和难以长期维持。企业之间以及地区之间在产品服务和投资条件上的价格竞争 (优惠政策竞争 )是不利于竞争力的提升和产业升级的 ,集群化“中国制造”必须通过制度创新跳出这一“路径锁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