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学是用语言表达的艺术,也反映文化精神和日常生活,因此文化批评与文学批评在批评对象上相交,而文化批评在文化精神和日常生活维度展开,文学批评在审美维度展开。文学批评包含若干方法子类,其中母题研究和原型批评既属文学批评也属文化批评。以文化研究为背景的文学批评,在比较文学“、五四”新文学、历史小说、女性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等研究领域更有阐释时空。文化批评在文学研究中的恰当应用,是由作品的文化内涵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吴翔宇 《河北学刊》2023,(1):100-108
厘清“元概念”,是探究中国儿童文学批评的理论前提。批评史料建设落后与批评结构残缺是导致中国儿童文学批评滞后的两大因素,急需在百年中国文学的整体格局中重构儿童文学批评话语体系。围绕儿童文学“代际”话语沟通展开的持续发问,开启了对中国儿童文学“思想批评”与“审美批评”的辩证分析。在百年中国文学视域中系统考察儿童文学批评,意在确立中国儿童文学批评的“现代性”与“民族性”标准,在与现当代文学批评“一体化”的基石上确证其“主体性”话语,并在此基础上重构集“史”“论”“用”于一体的百年中国儿童文学批评图景,创设优良的批评环境,促进新时代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学术界》2006,(4)
刘文良在《中州学刊》2006年第2期上撰文《当前文化批评的四大误区》指出,文化批评作为文学批评的一种手段,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兴起,给文学批评注入了很多活力,强化了文学批评与时俱进的内涵,拓展了文学批评的批评空间;但如果把握不好,又很容易使本已面临困境的文学批评遭遇更大的尴尬。时下流行的文化批评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误区:一是理论先行,疏离文本。这导致批评结论的千篇一律,催生或加剧文学批评的公式化、模式化,磨蚀了我们对文学作品进行正当的文学鉴赏或文学判断的能力,导致作家和读者文学意识和文本意识的弱化。二是大而…  相似文献   

4.
《大庆社会科学》2012,(1):160-160
李新亮撰文指出,中国当下文学批评呈现出学院批评、作家批评与媒体批评相攻伐的混乱局面。批评标准失范与批评团派林立直接导致了文学批评的失效。当下文学批评的各种病症在此环境中也愈加凸显,具体表现在:一是从“文学”批评到“理论”批评的批评怪状。学院批评对作为文学批评的方法论工具的文学理论极为推崇,以至于文学批评成为各种理论的实验场,成为“理论”的批评。  相似文献   

5.
类型是指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所形成的种类。文学批评的类型是指依据批评对象和目的任务的不同将文学批评划分为不同的种类或类别。同时,由于选择的特定的批评对象、所确定的特定的批评目的、所面向的特定的读者对象,批评家也要选择与这些相适应、相一致的批评类型。研究和掌握文学批评的各种类型的特点、规律及表达方式上的规定,对文学的批评具有重要的意义。“广义而言,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以及文艺问题的理性思考。作为一个术语,它对于任何有关文学评论的论证,不论它们是否分析了具体的作品,都同样适用。”①可见,文学批评的对象…  相似文献   

6.
一、文学批评的性质和历史文学批评的含义:文学批评性质的三点共识。文学批评的文学性辨析;批评家的工作目的和思维成果同作家的比较。文学批评的科学辨析:批评作为特殊的人文科学同自然科学和一般社会科学的比较。从上述比较中把握文学批评的学科特点和学科思维方式。文学批评的功能由文学批评的性质所决定。批评的四种接受群体与批评的四大功能:门)批评对读者欣赏的指作用。读者文学反应的自发性与批评家指导的必要性;批评对读者文学阅读的指导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提高艺术品鉴能力和理解生活、辨别美丑善恶的能力。(2)批评对文…  相似文献   

7.
政治文化语境与三十年代左翼文学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十年代是左翼文学批评非常兴盛的时期,左翼作家们写批评文章的热情和读者对批评文字的空前的兴趣,明显带有三十年代特殊的“政治文化”的印记。论文从三十年代左翼文学批评与政治文化关系的状况出发,指出了左翼文学批评在三十年代的政治文化传播中的重要的作用;探讨了政治化的左翼文学批评如何又构成了三十年代文学语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读者的阅读眼光和阅读需求起着引领作用,对左翼文学的审美取向起着导向作用,也对作家的创作起着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涌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经历社会历史批评、女性主义批评、性别诗学等发展阶段,取得重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急需反思和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开始转向“文化诗学”,即以“社会身份新疆界说”为基础,把文化批评与文学审美相结合,将取代性别诗学成为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发展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9.
21世纪中国文学批评与文学关系的和谐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批评与文学的关系应该是一种相生相伴、互利互惠的和谐关系,但20世纪后期以来的中国文学批评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却陷入了一种失调状态,其主要表现为批评对文学的疏离以及文学对批评的漠视.导致这一失调状态的主要原因除了学界已论及的"跟西"情结、市场经济的影响、体制问题等因素之外,新时期初期文学批评构建策略的失误、学界对文学批评学理化倾向的片面强调也是其重要原因.21世纪中国文学批评与文学关系的和谐 构建应该遵循这样三种理念和策略:把文学批评理论建构在文学实践之上;把文学批评的终极价值建立在推动文学发展的基础之上;尽快由理论呼吁进入实践操作层面.  相似文献   

10.
回顾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的历史发展进程,浪漫主义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研究领域.许多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批评内部的分歧,背后潜在的重要因素是关于浪漫主义问题的分歧.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的融汇与结合主要是以尖锐的论争和重要的文学口号的形式存在的.本文试图通过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发展史上关于革命文学与主观论的两场论争和“两结合”口号的提出,揭示浪漫主义巴拿马百花奖大锅饭会员国发出的文学精神、批评方法及艺术原则,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的具体影响,为我们全面认识和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结构形态和本质特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批评的精神     
批评的精神张荣翼文学批评的核心部分是对文学本文的批评,这一认识没有什么大的异议和歧见。作为对本文的批评,文学批评不仅在时间上,而且也在逻辑上成为了一种后设的领域,就是说,先要有文学本文的写作,尔后才有文学批评的写作,这种“先”与“后”的差异在很大程度...  相似文献   

12.
语言由于其在人类文化中的特殊地位以及作为文学中的本体性要素,导致20世纪初发生的语言变革成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的重要激发机制和显现表征。语言变革促发了文学批评在批评对象、批评测度、批评话语方面的系列变化,而这一切又恰恰构成了中国文学批评具有“现代性”的真正质素。  相似文献   

13.
试论周作人的文学批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利 《北方论丛》2001,(5):54-59
周作人的文学地位不仅在于散文的贡献,而且在于文学批评的开展,他的文学批评具有西方近现代人文主义思想的特征,即对“人”的关注,并由此理解与持持新潮的出路的作家作品,开拓一些文学样式的新的美学风格,同时,周作人的文学批评又具有中国古典美学的特点,即以平淡自然为文学批评标准去衡量作家作品,其文学批评的风格也与中国传统的文评风格相似。  相似文献   

14.
对于文学批评实践 ,除了起码的审美态度外 ,还需要有合适的批评视角。这之所以成为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乃是由于这不仅常常为普通读者所忽略 ,更为一些对文学文本缺乏起码的尊重的所谓“职业读者” ,以“专家”的招牌所排斥。其结果已经导致了对文学事业的伤害。本文试图就此作出讨论 ,以增强文学批评的言说力度。  相似文献   

15.
“唱反调”的批评即西方文学批评中的“求疵的批评”,它也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传统之一。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仅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相互批评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而且流派、社团之间的相互批评也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大的方面,保守主义、激进主义和自由主义相互之间存在着争论和批评,小的方面,保守主义、激进主义和自由主义内部又有分歧和争论。所以,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流派众多,社团林立,文学理念、风格各异,因而批评和论战比比皆是。这些批评和论战对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学理论的建设与发展都起了重要的作用。但当代中国的文学批评则完全相反。文学批评对很多文学批评者来说,不是出于对文学的责任,不是出于对于文学本身的热爱,不是出于追求真理的信念,而是谋生的手段。既然文学批评是“谋生的手段”,那么,最大限度地利用文学批评这种职业来谋取利益便成为顺理成章的事。从这种人际关系和物质利益出发,“作揖主义”、“好好主义”便成为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的普遍现象。其结果是,既害了文学创作,也害了文学批评本身。  相似文献   

16.
从1930年代左翼文学,特别是40年代延安文艺整风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学研究和批评中,社会学批评的方法和模式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其后果就是导致文学批评某种程度的非文学化倾向.过分地强调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不恰当地将文学看作政治的附庸,用运动方式、组织决议等手段为文学批评和文学论争做政治结论,从而阻碍了文学及文学研究的深入和发展.王实味是一个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争议的人物.因为其在当时独到的文艺观和特立独行的个性,曾在延安文艺界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也造成了自己的悲剧命运.在能够客观、理性、公正地理解和分析文学内涵的今天,我们穿越历史时空来看王实味的文艺观及对他的悲剧性处理,或许对把握今天的文艺方向、政府和领导人对文艺的参与介入、处理文艺批评方式方法等会有所帮助.综观王实味的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文章,其文艺观始终表现出一种超乎常情的"异端"特质.  相似文献   

17.
人们常常谈论文学批评,却绝少提起批评文学。仿佛批评生来只配与“理论”作伴,而与“文学”无缘。其实,这不是误解,而是疏忽。如果说,“言而不文,行之不远”;那么,文学批评若缺少文学色彩,也会传之不广,或广而无力。其道理是显而易见的:文学批评若只有逻辑力量而没有形象力量,充其量也只能说服人,不能感染打动人;  相似文献   

18.
张素玫  俞超 《学术论坛》2005,(7):172-174
弗莱的文学批评别具特色。他的原型批评中的“形式”概念,让分裂的内容和形式在原型的基础上重新统一,使文学形式的概念得到丰富和扩展。“神话”是弗莱文学批评体系的重要概念。他把神话分为关怀神话和自由神话,二者的结合产生出文学的社会语境,从而导致他主张的社会批评,神话概念在文学与社会两个领域的游弋,决定了弗莱的批评之路既不会偏离文学本体也不会局限于文学本体,具备了一个比较合理的立场。  相似文献   

19.
不少批评家无意识地将中国20世纪80年代当成是文学发展的“蜜月期”,他们在学术论文的分析当中运用了“蜜月”这个特殊的批评概念.从这一概念的起源及其在文学批评中的运用可以看出,“蜜月“所暗示的“和谐“关系,遮蔽了文学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同时也忽视了文学创作所具有的自主性.这个批评概念已经事实上成为研究者评价20世纪80...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开端是随着20世纪初文学观念的净化、中国文学史的撰写、批评意识的觉醒而展开的。1.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领域,纯文学观念在对传统“载道”观念进行反驳提倡文学艺术性的同时,载负了国民启蒙的历史使命。2.纯文学对中国文学史观念的改造起了直接作用,从情感、想像和思想等因素入手并从体裁上加以界定,现代阐释之文学观念已经不同于传统。3.文学观念的净化、批评意识的觉醒、进化思想的渗透,是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得以展开的关键原因,从而产生了具有现代学科意义的独立的中国文学批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