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新闻记者社会角色的塑造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新闻记者要成功地扮演其社会角色,并非是件容易的事,它不仅需要主观的不懈努力,而且需要客观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2.
日常生活中,人们很少觉察自我身份意识在影响支配着自己的言语行为。随着语言学微观研究的深入,人们的言语行为后面潜在的心理作用正越来越多地被揭示出来。身份意识即社会地位意识,它是一个人在社会中被赋予的角色在自己心理上的反映。这种意识在人的社会交际行为中必然会不同程度地显示出来。在社会交际的主要方式——言语交际中,这种身份意识常促使人们使用较高级的语言形式,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  相似文献   

3.
编辑的角色冲突与编辑的创造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在社会心理学中,人们把角色定义为人在社会关系中的特定位置和与之相关联的行为模式。它反映了社会赋予个人的身份与责任。在某一时点,每个社会成员都处于某个社会位置上,这时他便扮演着一定的社会角色。父母、子女、工人、教师、学生、干部等都是社会角色,编辑也是...  相似文献   

4.
作为共青团干部,在工作上都具有共同的特点,即人际关系复杂,所负职责繁重,所处环境多变。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决定一名共青团干部能否有所作为的关键就在于三点:一是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二是能否正确地认识和调整确立自己的社会角色;三是自个信性的培养。1、什么是领导于部的社会角色所谓社会角色,就是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角色的确立,实际上也就是行为方式、模式的确立。对领导干部来说,社会角色的确立就是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定位。由于…  相似文献   

5.
课堂师生互动模式及其社会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课堂情境中的个体并非孤立的存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其行为都因同处的他者而有异于相互孤立状态。社会互动,是致使课堂中个体的“非孤立状态”的重要心理原因。社会互动,通常指在共同的活动背景中人们之间心理与行为的相互影响、依赖、作用和制约。在现代社会心理学的语境中,社会互动是作为人的社会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而被阐释的,即人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影响被归纳到行为体系之中,成为广义的行为的组成部分,在诸如有关人的行为、人的行为效果以及人的行为控制等的研究课题中,社会互动应作为研究的本体而不是作为附着因素加以…  相似文献   

6.
在学校教育系统中,教师角色可以理解为教师为实现与其身份地位相适应的权利和责任时,所表现出符合社会所期望的行为和态度的总和。教师角色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不同阶段的社会发展状况对教师角色的期望和要求是不一样的,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由于知识经济的发展所引起的教育内部要素的变革,要求教师必须针对这一变化,在传统角色的基础上,积极转变教师角色。  相似文献   

7.
基于语境与教师身份相关理论,提出课程思政语境下高校外语专业教师身份建构框架,进而探讨外语专业教师如何在课程思政外语境、内语境和心智语境相互作用下建构其社会身份、心智身份和课堂身份。结果表明,社会身份建构是外语专业教师重新定位自身社会角色和重塑自身形象的过程;心智身份的建构是外语专业教师自我感知、理解和认同的身份建构过程;课堂身份建构是外语专业教师通过课堂输出其社会身份和心智身份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父母的义务是“身份义务(duties ofstatus)的一个特殊例子。所谓身份义务是指根据等级制社会组织中处于相对固定的地位或角色的人们所应该承担的义务。父母的义务首先属于各个角色,并只能由处于这些角色的人派生出来。作为一种身份义务,父母的义务隶属于由家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阐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中国人社会心理变迁的三个主题:1、在现代化冲击下,由于数千年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稳态生活失衡,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中国人的传统社会心理失重。2、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人们的行为方式在一定时期内普遍失范,以至无所适从,从而出现角色的迷惘与心理冲突。3、社会心理由失重到冲突,由冲突到更新,从而导致中国人传统社会心理的蜕变和职业心理、价值心理、文化心理的更新以及整个心理空间的拓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阐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中国人社会心理变迁的三个主题:1、在现代化冲击下,由于数千年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稳态生活失衡,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中国人的传统社会心理失重。2、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人们的行为方式在一定时期内普遍失范,以至无所适从,从而出现角色的迷惘与心理冲突。3、社会心理由失重到冲突,由冲突到更新,从而导致中国人传统社会心理的蜕变和职业心理、价值心理、文化心理的更新以及整个心理空间的拓展。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男教师持有多重社会身份,多重社会身份竞相角逐以实现在个体信念和行为中的凸显,个体亦经历着需要平衡多重身份间冲突的内心焦灼。为深入打开幼儿园男教师的心理“盲盒”,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范式,对8位幼儿园男教师的个人经验和意义建构进行“解释性理解”,借助主题分析六步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尽管不同身份之间相互掣肘,幼儿园男教师也仍然体验着身份顺应。具体来说,男性身份与幼儿园教师身份之间的冲突,因幼儿园教师职业图景与主流男性气质的不契合,表现为外部消极评价与自我负向概念,并由此制造出职业隔离与劳动性别分工现象;与此同时,男教师亦因其“少数”与“异质”,体验到快速晋升的职业发展道路的捷径,因“少数”而成为“团宠”的人际互动关系;多重身份互动的核心在于怀揣着对儿童的热爱,在凸显教师专业性价值的基础上解构教师的性别身份,打破早期教育系统内部存在的性别差异与区隔。  相似文献   

12.
角色,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在社会群体中的身份以及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行为规范。教师是在学校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角色,这个角色的特殊身份以及与其相适应的行为规范要求教师在其角色行为上表现出与其他职业不同的特点。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作为人才的培养者,教师不仅要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去培养学生,还要通过自己的人格和道德力量去影响和感染学生。  相似文献   

13.
试论高校党员教师双重角色的内在统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党员教师中共党员的政治身份规定着其先进分子的社会角色,从事教师工作的职业身份规定着其一般公民的社会角色。高校党员教师必须体现党的先进性,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和党的教育事业做出切实的贡献,坚持政治身份和职业身份的统一,坚持党性和师德的统一是个重要的原则。因此,充分发挥高校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需要从两种身份和双重角色的思路加以认识。  相似文献   

14.
论角色道德     
角色是与人的一定社会位置相适应的行为模式。角色道德是调整角色之间以及角色与社会整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它具有伴侣性、角色化、类别化等特征。加强角色道德研究 ,有助于深化和丰富对职业道德的探讨 ,有利于强化人们的角色道德意识 ,促进角色道德教育与实践。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GDP越来越高,人们对幸福的关注也越来越强烈。作为社会人的我们,既要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寻找经济基础,扮演“经济人”的角色,又要修身养性,做个“道德人”,遵从各种道德规范的要求,规范自己的思想行为,从而获得心理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16.
社会如同一个广阔的舞台,每一个人都在这个舞台上扮演着一定的角色,有着与其社会地位相关联的角色规范和角色行为,并且每种社会角色都有一套特定的心理与行为的表现形式。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的体育教师,其角色是复杂多样的,有着自己独特的角色规范和角色行为方式,本研究提出大学体育教师的八个角色心理特征与行为特点。  相似文献   

17.
教师角色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是一种社会角色,指在学校工作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角色。这种角色的特殊身份以及与其相应的行为规范,要求教师在其角色行为上既要继承传统精华,又要有鲜明的时代性。面对新课程改革,教师不是把自己的角色转变为其他角色,而是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确定自己的职业内涵:教师是学生的服务者,这是教师角色的本质特征,表明教师的性质和工作态度;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是教师角色的核心特征,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教与学的合作者,这是教师角色的基本特征,规范师生平等的教学关系;是新课程的建设者和教学研究者,这是教师角色的重要特征,规范教师的专业研究与进修提高。这“五者”统一在教师角色中,既是教师素质的体现,也是教师努力的方向,形成了教师的基本条件,否则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  相似文献   

18.
角色,意味着个体在特定韵社会关系中的身份以及由此规定的行为模式。在不同层次、不同侧面的学校生活中,教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如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思想指导者的角色、心理治疗者的角色等等。有效地发挥这些角色的功能,必须正确处理角色扮演中的若干关系。 一、期待与行为  相似文献   

19.
公平与公平感的社会心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人的社会活动中, 寻求分配或交换的公平与公正、保持心理上的公平感, 是人们行为的一个社会准则, 也是人们判断行为是非的一个伦理标准。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 公平感的产生, 既是人际之间社会比较的结果, 也是社会规范、社会准则在个体身上内化的结果。当人感受到不公平时, 会采取种种心理上或行为上的手段, 力图消除不公平, 恢复心理上的平衡  相似文献   

20.
教师职业认同作为教师发展研究领域的核心概念,在学界往往界定不清。这与以往研究者在概念结构分析中重"归纳"轻"演绎"、重"认同"轻"职业"有关。从职业社会学视角来看,教师职业既指教学情境中的工作角色,也指社会生活中的阶层身份。因此,教师职业认同包含了工作角色认同和社会身份认同双重内涵。区分教师职业认同的工作角色与社会身份内涵,有助于推动教师职业认同研究及教师教育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