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冯利华 《天府新论》2010,(1):152-155
期待视野是读者的内在审美尺度,影响阅读兴趣,决定接受效果。明清小说理论蕴涵丰富的接受意识,相关探讨已涉及到读者的期待视野。这一时期,小说阅读群体与创作目的皆发生变化。为追求商业利润与“寓教于乐”的阅读效果,小说创作转向对接受者的关注,而过分注重迎合读者的期待视野,则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作品的艺术水准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译文读者期待视野的角度出发,通过De Profundis两个译本的对比研究,论证了接受美学理论应用于翻译实践的可行性;同时也给文学翻译实践者以启示。译者要在译文能被读者接受的前提下,从读者期待视野出发,既创造出满足读者需求的译文,又让读者在阅读中接触到新信息,不断开阔其期待视野。  相似文献   

3.
《江西社会科学》2018,(3):240-246
德国康士坦茨学派提出的"接受美学"理论将读者在阅读中的接受效果作为文学创作的推动力,认为文学作品的价值体现在读者的接受意识。这对于一直以"作者为中心"的西方文艺理论来说是一个新起点,同时也为当代电影叙事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接受美学提出的期待视野、审美距离、召唤结构等核心理论对中国当代电影叙事策略影响深远,从中国新锐导演在近期电影作品中构建的"陌生化"叙事结构,可以看出接受美学对电影作品在叙事结构的构建、视角的多元化等方面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诗论“入出”说的审美接受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出”说是中国诗论对审美接受活动的一种独特概括。所谓“入”就是读者设身处地进入诗作之中,再现其境,体验其情,深观其意,其审美机制在于求同。具体表现为:“瞻言见貌”、“披文入情”、“得意忘言”。所谓“出”就是读者在体验诗作的基础上,还应保持自己独立自主的思维活动。读者通过想象,结合自己的“审美期待视野”,从而对诗作作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其审美机制在于见异。具体表现为:“熟读玩味”、“想象自得”。“入出”说揭示了阅读和接受活动的审美规律,透视着中国诗论的接受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5.
感性的直觉经验能力是文学阅读中的审美特征,文学阅读是一种审美活动和审美接受,而不仅仅是一般的认知活动;阅读想象与创作想象的区别:读者的想象比作者的想象意义更大、更丰富、复杂和多元,且两者思维形态不同;阅读中的审美反应对大学审美教育的启示:应把“文学欣赏”或“大学语文”列入大学教育计划,应从美学的意义上上好大学语文课,并发挥学生社团组织的美学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6.
“期待视野”是整个接受美学理论体系的方法论支柱。是读者个人审美经验、社会群体意识和历史意识的综合反应。具有历史性、普遍性、发展性、可知性等特征。在此基础上,接受美学阐明了读者是一切文学活动的中心,而文学史是读者接受作品和作品产生影响相统一的历史。我们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对它有鉴别的吸收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期待视野”与接受主体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调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光伟 《北方论丛》2001,3(3):72-77
读者接受文学文本时,其心理结构不是洛克似的“白板”。读者阅读、理解文学文本的基础与条件是“期待视野”的形成。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对探寻“期待视野”的形成具有启示作用。读者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实质上就是“期待视野”的形成问题。“期待视野”的形成是读者在文本的阅读中由表及里动态化过程。写实小说与意识流文本是我们探寻读者审美心理结构建构调整的蓝本。文化价值观念的生成与转换是读者心理结构建构与调整的动力源。建构与调整是历史循环,这一循环不仅来自过去,更指向未来。  相似文献   

8.
蒋海霞 《琼州学院学报》2011,18(1):102-103,101
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分析霍译《红楼梦》采用的以译语读者“期待视野”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在语言和文化调节中的体现,并探讨经济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红楼梦》英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1 发轫于本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的西方“接受美学”,为人们探测文学世界的内蕴拓宽了新的视角。它确立了读者在文学中的主体地位,关注读者与“本文”之间的关系,并明确指出文学作品的艺术生命存在于历时与共时态的阅读接受中。接受美学的出现之所以让人耳目一新并易于接受,正是因为相对其它注重以作品本身为对象进行关于文学的价值评判,或以作品为基点评价作家与创作的理论构架,它第一次指向鲜明地强调了影响并决定文  相似文献   

10.
接受美学观照下的异质语言文化的移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洁 《中州学刊》2007,(4):240-242
接受美学作为一种读者中心论范式的文学理论,为文学翻译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一方面要照顾到译文读者群体的整体语言文化接受水平、读者的文化先构和认知域,灵活地处理语言文化差异和冲突,以读者的可接受性为基础,引导读者阅读和鉴赏。另一方面,译者也不能一味消极地迁就读者,要超越读者,拓展读者的期待视野。  相似文献   

11.
李汉兴 《学术探索》2014,(9):103-108
刘熙载是晚晴一位涉猎很广的美学家,其书法理论收在《艺概·书概》及《游艺约言》之中。刘熙载的美学思想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其书法美学思想也不例外。刘熙载将儒家的"中和""狂狷""乡愿"引入其书法美学思想,使得其理论极富文化底蕴。细细品味《书概》、《游艺约言》,能够使读者深入到文化的层面去领略中国书法艺术的意蕴。  相似文献   

12.
在《庄子·杂篇·徐无鬼》中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即“枯槁之士宿名”,这句话在初读时很容易被略过,但细细想来,此句之意又颇值得玩味。在历代《庄子》注本中,对这一句话的解释并不很完备,而尤其对“枯槁之士”四字竞无详细注解。而在陈鼓应先生的《庄子今注今译》中却直接解释成了“山林隐士留意声名”…,这样一来,本来作为一对相悖概念的隐士和声名就发生了关系,让人摸不着头脑。在通过对《庄子》书中涉及的“枯槁”“隐士”和“名声”这三个概念进行考察后,发现陈鼓应先生的这一解释并不恰当,并且在文章最后给出了一个旁证,进而确定出“枯槁之士”的真正含义是可与贾谊所言的“烈士徇名”互训的。  相似文献   

13.
东西方神话传说中普遍存在过“跛足”这一神话原型,表示着生命从弱小开始的原始具象思维。本文从“跛足”的此在进入,探寻“跛足”以非正常态的“身体”凸显“大地”存在的内蕴转换,进而建构“身体”与“大地”的交流空间——意义联系的生命初始场域,两者在行动过程中去体验、掌握实际生命与精神思索的统一。“大地”的力量使这一欠缺成为不断消除对立与矛盾,既而肯定生命的过程。将“跛足”作为“身体”复归“大地”的美学意象,将概念化的“身体”引回“大地”。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晏殊的《踏莎行》、柳永的《秋夜月》英语译文的分析,试图展现宋词所独有的感伤抒情气质,观察不同叙述视角与期待视野,体味翻译美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王继霞 《阴山学刊》2009,22(2):27-31,60
“水”、“月”、“死亡”是新时期以来回族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象征意象。它们不仅渗透着华夏民族共有的审美情感,而且从本质上寄寓着回族人民独特的民族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6.
从哲学理论根基来看,生态美学注重中西美学传统的继承与融合,既有学科上的创新性,又有延续性和超越性。在学理上,它符合人类的审美体验规律;在现实上,它启发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建造”现代生活,体现对人的终极关怀。因此,生态美学既有成为显学的可能性,又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7.
论文认为阅读有“精读、略读、快读”三种,突破了“读法二分观”的局限,确立了“读法三分观”的理论体系。探讨快读与精读、略读的区别和链接方法。认为我国要大力发展快速阅读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因为,快读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先进精神生产力之一。  相似文献   

18.
生态美学日益成为当代美学研究的热点。依据生态美学理论,对杭州这个宜居城市进行生态美学的个案解读,发现:杭州以引进自然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平等对话与和谐共存;杭州把自然作为基本审美范畴,重整自然生态和重建人文生态;杭州运用"绿色原则"来进行日常生活的生态建设,实现了多重生态审美关系;当地居民关注休闲的"精神生态",以高度的生态智慧实现了"生态自我"。  相似文献   

19.
蔡元培与陈独秀教育思想共同特征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元培和陈独秀是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先驱,都对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过重大的贡献,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他们都肯定教育在救国、兴国方面的社会作用,针对中国传统的教育方法提出了“五育并举”、“三育并重”的教育方针,并提出了平民教育、个性教育等新的教育理论,对中国教育与西方教育关系方面提出了各自的看法。深入比较探讨二者教育思想的共同性特征,有助于我们全面、深刻地理解中国近代的教育思想的发展轨迹及特点。  相似文献   

20.
朱建祥 《学术探索》2012,(9):150-153
诗歌翻译家黄杲炘在继承"以顿代步"基础上,提出了"兼顾顿数、字数和韵式"的"三兼顾"译法。鉴于译界对该译法的不同评价,以"异化论"为指导,以黄杲炘的译论、译诗为依据,探讨了"三兼顾"译法的优点及局限性。认为随着语言的发展、"三兼顾"译法的完善、译者能力的提高及读者审美经验的转变,该译法今后必然会为更多译者所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