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社区》2003,(16)
1997年,关某一家搬进了北京市望京某小区内居住,并和小区物业管理公司签订了物业管理公约。该公约规定,“管理制度不健全”、“未执行管理制度的”、“房屋及公用设施设备修缮不及时的”等因素给业主利益造成损害应由物业管理方承担赔偿责任。2001年4月,两名歹徒带着尖刀来到该小区,因该楼值班保安没有盘查,楼宇的门禁系统、可视对讲系统的可视功能已坏,两名歹徒就冒充成物业管理人员骗开关某家的家门,抢劫中将业主儿子关伟残忍杀害。关伟的父母将物业公司告上法庭,要求法院判决物业公司赔偿法医鉴定费、整容费、死亡赔偿金等各项损失29万余…  相似文献   

2.
吴敏 《社区》2012,(28):32-32
自2003年收容遣送制度被废止,实施救助管理转型以来,救助对象多、活动范围广、人员成分复杂等问题凸现。在流浪乞讨人员中,既有一些钻新政策空子的职业乞讨者,也有一些因被偷、被骗、被抢、务工不着、寻亲不着,而陷入临时生存困难的群众。他们不仅经常出没在繁华地带乞讨,有的还流动到小区和居民楼内,影响了社会秩序。由于受救助人员数量和救助能力的限制,救助人员又很难逐个深入到小区和居民楼巡查,使社区和城郊成了救助工怍的死角。如何让救助对象得到及时有效救助,是社会管理者,也是社区工作者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陕西宁陕县广货街镇民政干部谌太林.在迎接上级卫生检查时。嫌一名在街上流浪的乞丐碍事。便雇人将这名乞丐用车拉到秦岭山中海拔1400多米的黄花岭上遗弃,致使其因饥饿寒冷死亡。(《华商报》8月26日)  相似文献   

4.
《社区》2003,(18):14-15
日前,民政部部长李学举接受了媒体采访,就《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和新出台的《实施细则》解答了有关问题。 记者:全国的救助站改造以后,估计每年能救助多少人? 李学举:救助多少人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要按照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我国有833  相似文献   

5.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对广州市135名流浪乞讨人员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围绕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在新的救助管理制度下数量大幅增加且不接受救助的异常现状,剖析原因,借鉴国外救助经验,探求目前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新对策。  相似文献   

6.
流浪乞讨现象目前已成为社会大众的关注热点问题之一。通过探析社会工作介入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指导理念和实施原则,从社会工作专业理念、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以及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三个方面,讨论社会工作介入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基本策略,以期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的完善提供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对北京市社会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的问卷调查和半结构访谈为主要依据,通过分析北京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开展状况,围绕救助主体、目标群体、救助方式及其水平、福利困境等问题揭示本地救助管理制度的现实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8.
王见未 《社区》2003,(18):16-17
自8月1日起,全国共有800所收容站更名为救助站。新的救助站是什么样子呢?面对新法和救助站,被救助者是什么反应呢?  相似文献   

9.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推行5年来在理论上也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针对这些文献研究的焦点问题,如流浪乞讨人员进行社会救助必要性、我国流浪乞讨人员形成原因、乞讨权的定性、救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解决对策等进行整理和总结,并分析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重庆市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相关数据的调查研究,分析城市流浪乞讨人员行政救助政策在城乡统筹背景下的运。指出行政救助政策自身存在的缺陷是造成政策执行难的根本原因,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削弱了行政救助政策执行的实际效果。最后提出应当改善行政救助政策,加强与高校合作与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建议,以期对我国公民基本生活权益的保护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刘晓妍 《社区》2014,(1):46-46
2013年12月12日,湖北省汉川市社会救助站正式投入使用,汉川市的流浪乞讨人员有了新“家”。  相似文献   

12.
周士君 《社区》2009,(1):5-5
为避免流浪乞讨人员因寒冷而出现冻伤情况,北京市社会救助管理事务中心加大救助力度,全市18个区县救助站工作人员纷纷走上街头,展开大规模流浪人员冬季救助活动。  相似文献   

13.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是社会治安防控的积极手段。流浪乞讨群体职业乞讨严重,且时常以非法操控乞讨、明讨暗偷、欺诈强讨等恶性手段组织乞讨活动,具有隐藏性高、侵害性大、组织性强、区域性明显、流动性频繁的特点,对社会治安构成严重威胁。为此,必须进一步完善救助管理制度,建设统一救助管理网络,培育社会救助力量,加强救助机构人才资源建设,以增强社会治安防控的主动性、系统性,形成广泛的参与机制,提升社会治安的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在保障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生活权益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其立法本身及其在运行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尽快修订该《救助管理办法》,扩大救助的范围,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助,丰富救助的内容,明确救助站和相关政府部门的管理权限和责任,对未成年流浪乞讨人员进行特殊救助,完善受助人员权利救济的途径,完善有效的监督机制,是救助和规范流浪乞讨人员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5.
无名流浪人员交通事故赔偿的法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无名流浪人员交通事故索赔案件不同的处理结果,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应该从法理学的角度进行思考,以建立我国的公益诉讼制度,完善我国的救助管理制度,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6.
基于G市救助管理站针对成年流浪乞讨人员实施的物质救助与心理救助联动服务模式的调查,分析该模式的制度效果、社会效用与不足之处,提出在服务项目联动之外,进一步建立公共部门间服务联动机制,救助管理站与外部社会间联动服务机制以推进社会救助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了发现当前西部民族地区流浪乞讨救助工作中仍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西部民族地区流浪乞讨救助特殊性研究这个课题。在具有代表性的西宁市城东区东稍门至湟光一带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本次调查针对流浪乞讨对象,运用访谈法。通过问题分析希望能为西部民族地区流浪乞讨救助问题的特殊性研究和今后的相关救助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镇江社会科学》2007,(5):56-57
2003年8月1日收容遣送制度被废止,取而代之的是国务院颁布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办法》。救助管理站目前的职能是负责救助那些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不享受城市“低保”和农村“五保”、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救助原则是自愿求助、无偿救助。随着时间的推移,四年来的救助实践让救助政策越来越深入民心,不少困难群众得到了及时的帮助,解决了一时之难,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救助理念。但是在救助过程中,也有一部分人混迹于困难群众之中骗取救助,还有的则好逸恶劳以乞讨为生,不愿接受救助,怎样才能让国家资金安全有效地用于救助困难群众,又能让职业乞丐改变陋习,  相似文献   

19.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出台了新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新办法出台后,我国的救助管理工作成效显著,但随之也相继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呈现出新特点。为进一步完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应从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引入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技能和人才、救助站与高校联动、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加强宣传教育等多方面着手,加强社会救助工作,促进社会更加安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20.
张静 《社区》2003,(18):16-16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正式向社会公布后,曾参与新《办法》意见征询的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马怀德教授接受记者专访,剖析了其中表现出的5项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