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开先文学创作新议黄洽“寰海文章伯,东山李太常。”这是同时代人张龙冈对李开先的文学成就所作的高度评价,好友之间虽然不免有溢美之辞,但李开先的文学创作在其时享有盛誉,却是实际。李开先,字伯华,号中麓,山东章丘人。弘治十五年(1502)生,隆庆二年(15...  相似文献   

2.
幻想文学所追求的内在一致性来源于作家对现实生活的观察、思考和提炼,注重新奇事物和异类世界要素的形象化投射,但当前的儿童幻想文学也存在过于投其所好,道德标准不高等不足。当前儿童幻想文学的创作趋向于结合幼儿教育,同时努力与世界儿童文学接轨,作品一般倾向于美好的结局。  相似文献   

3.
“五四”女作家的小说叙事具有独特的“自足性”.她们以作家主体为话语中心,以个体的感知替所有角色代言,小说中各种叙事技巧的使用皆为达到个体言说的快感.从叙事视角看,作者、叙述者、被叙述者的身份不断出现重叠、错位和流动.从叙事结构的安排来看,作者惯用书信、日记等体裁推进情节发展,交代故事背景,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女作家对小说叙事结构的安排,同时又给单纯的以“心理-情绪”为中心的结构以物化的情节形式.“五四”女作家这种叙事上的“自足性”与她们当时“边缘化”的生存心态和女性意识有着直接的联系.文章力求通过对“五四”时期女作家代表性小说的叙事特征的分析,展现其背后隐含的“五四”知识女性独特的生存境遇和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4.
在鲁迅的认识中,“五四”是一极为宽泛的范畴,有时是指“五四”运动,但更多时候是指“新文化运动”。鲁迅对“五四”运动的评价是先抑后扬,而对“新文化运动”则是肯定之时亦有反思。他的“五四”叙事是以“新文化运动”为中心,整体性观照视角下的“反思”式书写。对知识分子与传统同一性存在的表现及超越意向的寄寓等,让其生命体验蕴蓄着新的淬炼和升华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茅盾“五四”文学理论与“五四”文学的关系,是一个颇有现实深长意味的话题.“五四”新文学运动能够健康运作,向前发展,就与茅盾的“五四”文学理论建树作成相关。1.茅盾是在“五四”新文学运动发展到关键时刻,站在时代的制高点,倡导建设新文学的理论体系.2,茅盾提出了当时最切实可行的“为人生”的”进化的文学”观。3.茅盾在如何创建新文学这一重要问题上.持有当时最先进的态度与方法。4.茅盾是“五四”新文学创作的最早扶植者和宣传者之一,是中国现代文艺批评拓荒者。  相似文献   

6.
在“五四”时期,颓废的心理情绪四处弥漫,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说:“那时觉醒起来的知识青年的心情,是大抵热烈然而悲凉的,即使寻到一点光明,‘径一周三’,却是分明的看见了周围的无涯际的黑暗。摄取来的异域的营养又是‘世纪末’的果汁王尔德(Oscar Wil  相似文献   

7.
生活必须经过记忆的酿造,才能进入作家的创作。作家的记忆具备形象性、片面性和情感性的特征。灵感来自作家新旧记忆的撞击。灵感是新旧记忆撞击的火花。  相似文献   

8.
20世纪 80— 90年代出现的“新都市文学” ,其创作人数、作品的数量均达到了相当的规模 ,但却始终没有出现精品大作 ,也没有成为世纪之交的文学的主导。经过归纳、概括和总结发现“新都市文学”有如下的优点和不足 :一、个人化写作与平面化叙事 ,但过于生活化、经验化 ,缺乏文学的历史感和思想的复杂性 ;二、欲望与异化这两大主题 ,虽然造就了新都市文化 ,但缺乏开阔的发展视野与胸怀 ,成为新都市文学的局限 ;三、人物形象的系列化、类型化 ,虽然刻画了都市新人类形象 ,但也正是缺乏深刻性的表现 ;四、创作方法上虽然对后现代主义采用了容纳和吸收的态度 ,但后现代主义的“不确定性” ,导致了事实与虚构、现实与幻想的混淆不清 ;五、新都市文学这一特殊历史背景和文化的内涵中的产物 ,也只能是这场城市化运动中的神话讲述 ,似乎多了时代性 ,而少了历史性和文化性。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初,中西文化的碰撞,对儒学的态度演变为政治制度、政治文化观念的对立,"五四"人批判以宗法等级制度为其核心的儒学与现代社会所提倡的自由、平等精神相悖,试图用民主、科学在中国建立新的政治制度、伦理道德及学术思想,认为以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没有存在价值,割裂了传统文化的发展。反思"五四",牟求儒学的新发展,应继承、发展"五四"的批判精神,实现对传统文化破与立的结合,推动它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0.
广义的"五四"精神即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时代精神,体现在爱国、自由、创造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五四”精神是什么精神?它是爱国精神,是民主与科学精神,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社会主义精神,是三种精神的互相贯穿与互相联结.一、关于爱国精神.爱国,是中华民族自古有之的传统.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的爱国精神在对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走狗的斗争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在英、法、日、俄、美、德等侵略欺压中国的国家中,日本是后起者.但早在辛亥革命以前,日本就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事实俱在.辛亥革命后,日本又趁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机,在山东与德国交战,并把德国在山东掠夺去的、本应交还给中国的权益抢去;而且与袁世凯订立密约“二十一”条,  相似文献   

12.
沈从文不厌其烦地在各种历史情境中重申他所理解的五四,其核心内涵是他所论述过的文学者的态度,主要针对的是作家本身,要求他们做五四精神的继承者和守护人。他将自己的文学思想和五四精神做了互解,使五四成为自己文学思想的支撑点。这种重复性极高的五四言说体现了沈从文深层的心理情结,即过去情结、乌托邦情结和复魅情结。沈从文的五四情结,集中表征了沈从文的文学思想和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3.
14.
五四运动是我国近代历史上规模空前、影响深远的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科学和民主的新思潮,犹如狂飙巨澜,撼动了中国的思想界和知识界,席卷神州大地;在现代革命史上,科学和民主仍为思想解放的旗帜。但现在应如何认识、评价、继承五四的科学精神,我们还需作一番历史及现实的考察。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阐释"西化"字面上含义,进而说明其是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过程,然后阐明五四"西化"是中国近现代学习西方逐渐深入发展到精神文化层面的结果,最后论及五四"西化"的内容和三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6.
自从英国工业革命后,人类历史开始步入现代化历程.但是,由于中国处于前现代化时代的封建生产方式长时间地占据历史的支配地位,因此,决定了中国步入现代化的历史起点较之西欧各国要晚得多.尽管如此,中国社会机体毕竟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步入现代化的路途.虽然“英国的蒸汽和英国的自由贸易”造成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些刻板的社会机体大部分已经破坏,并且正在完全归于消灭”,“结果,就在亚洲造成了一场最大的、老实说也是亚洲历来仅有的一次社会革命”,但是,“英国的蒸汽和英国的自由贸易”毕  相似文献   

17.
处于历史大变革中的五四时期,一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高举马克思主义大旗,在中国产次掀起了一场研究、宣传社会主义的热潮,并凝聚成时代的主流。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社会主义”思想的特征,阐述其历史文化的继承性、时代巨变的影响力、思想内容的丰富度、在论辩中求完善等特征,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社会主义思想和实践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旅途状态"对文学作品的孕育和诞生具有较直接的催化作用.通过对"旅途状态"与文学创作相联系的内在动因分析,从中可以探讨文学创作活动中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从而丰富文学创作以及作品分析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五四"、"文革"及20世纪80年代"文化热"时期的反传统思潮是我国现代思想史上的独特景观.这三次反传统之间尽管有是非之分以及反传统与反传统主义之区别,但它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批判则是一致的.反传统思潮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打击是沉重的,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历史和道德虚无主义思想的泛滥.在有中国特色的新道德教育体系的建构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传统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的辩证统一问题,实现对于反传统的真正超越.  相似文献   

20.
论“情绪”     
词义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实词既有理性义又有附着其上的感情色彩义。任何词都要在语境中出现。不同语境中词语的色彩不同,致使同一词语在表理形式上出现了多样化,从而丰富了词义的内涵。本文研究的“情绪”感情色彩义的偏移问题就是借助了不同的语境,在不同的语境中对“情绪”的感情色彩倾向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