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
针对组织管理中"行动者嵌入"的悖论以及一些制度变革研究者关注于产业层面的变革而忽视转型经济中广泛的制度变革问题,从制度企业家的视角对转型期西部企业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利基战略进行了探讨,指出西部企业通过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这一新兴领域将可能开启区城发展的新路径.置身于深刻的制度变革即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制度企业家,将能起到"路径定义"的作用,撬动可再生能源产业这一巨大市场利基,促进区域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十三五”计划的推进,我国经济进入到新一轮的发展时期,传统能源产业的绿色发展越来越被国家重视,绿色可持续理念深入人心。然而,在传统能源产业绿色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以黑龙江省为例,调研传统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传统能源产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影响因素权重,据此指出目前传统能源产业绿色发展过程中存在传统能源供给不平衡、传统能源产业绿色发展技术落后、传统能源污染排放量大、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等问题,结合国内外传统能源产业绿色发展情况,从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角度提出促进传统能源产业绿色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能源金融:内涵及需要研究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文在对能源金融的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就能源金融领域研究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思路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目前我国能源金融的研究应从三个方面开展.一是研究能源产业金融安全及风险防范机制与管理方法;二是研究能源产业自主创新金融措施和政策保障体系;三是研究成立专业性的能源金融机构的必要性、可行性及经营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基于Tapio脱钩指数的因果链分解,将陕西能源产业发展与碳排放之间的脱钩指数,分解为产业排放与产业能耗的脱钩指数和产业能耗与产业发展的脱钩指数两部分。结果表明:陕西省能源产业低碳经济发展总体处于弱脱钩的非理想状态,CO2排放与产业发展出现了同步增长的趋势;能源强度是影响陕西省能源产业发展与碳排放脱钩的关键因素,而能源消费结构对脱钩的影响不大。研究认为,陕西未来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延长能源产业链。  相似文献   

5.
钢铁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也是能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和废钢资源消耗量很大的资源和能源密集型产业,工艺流程的特点,决定了钢铁产业是一个最有条件和最具潜力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之一.从钢铁产业的特征出发,分析了钢铁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提出了钢铁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是拓展钢铁生产功能,实现物质和能源的大、中、小循环;从七个方面阐明了钢铁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我国三次产业能源消费与节能状况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经济增长理论,论述了我国产业结构与产业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及特点,分析了1980-2005年三次产业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节能率的变化趋势.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我国产业结构的特点决定了产业能源消费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二产业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在1985-2001年间比较稳定,基本稳定在0.32~0.63之间,从2002年开始反弹,数值大于1,而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波动较大,其平均数值要高于第二产业;高耗能行业的能源消费量逐年上升,节能形势比较严峻. 因此,要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努力降低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等重点行业的能耗,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7.
以2008-2013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能源类上市公司547个观测样本为研究对象,在构建中介效应检验模型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影响能源产业投资效率的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一方面可以提高能源产业的投资效率,另一方面可以缓解能源产业的融资约束.融资约束的减轻有利于能源产业投资效率的提高,证实了融资约束作为金融发展影响投资效率的路径,可以有效发挥提高投资效率的功效.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的关系,文章以安徽省2005-2010年数据为例,利用灰色关联模型对三者进行动态关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导致安徽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能源消费总量的快速增长,其次是能源利用效率和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值,故而要加快安徽省经济发展必须率先从改善能源利用效率和调整产业升级开始.  相似文献   

9.
以中国及各省域2005-2012年能源消费和产业结构数据为样本,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中国及各省域能源消费与三次产业的关系进行研究,梳理各地区三次产业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大小,利用比较分析法观察产业结构调整对地区能源市场的影响,并提出相应产业结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0.
由于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技术要求高、资本密集度大等特点,资金的投入直接关系到整个产业的发展状况。通过分析认为,我国目前的可再生能源产业投资制度需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具体包括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强银行的支持以及积极发挥BOT、能源基金、股票等市场化方式的融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纸包装生产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纸包装产品至今没有规范的标准化系统,纸包装企业的研发能力相对较弱,存在生产过剩及过度包装问题,并且废纸包装回收率低,资源再生利用差.低碳经济下实现纸包装企业的升级转型,必须做到:着力解决纸包装原料和资源的供给,大力实施清洁生产,推进包装纸循环利用产业化,完善环保标准规范,研发纸包装环保新产品.  相似文献   

12.
认为只有不断地突破性创新,才能掌握更多先进的核心技术、以支撑行业可持续发展。粮食科技创新需求可分为国家需求和市场需求两方面,具体的需求为粮食减损、节能降耗、信息采集、食品安全、高效物流、新颖食品等。提出了粮食科技突破创新的几个题目:东北低水分高产量玉米新品种培育;低割茬回收遗洒粮的联合收割配套设备;吨粮单元真空包装运输体系;粮食存储信息自动采集技术体系;原粮快速熟化技术设备等。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改变了我国的玻璃业的发展形势。在剖析危机给我国玻璃业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后经济危机时期国际国内环境发展形势和我国玻璃行业发展的特点,提出从战略定位、技术创新、行业结构调整、产品升级、资源利用和延长产业链等方面加快我国玻璃业保持可持续快速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经典的技术创新理论,结合能源产业的特点,界定了能源产业技术创新的概念。在综合分析能源技术史和能源产业的特点的基础上,对能源产业技术创新进行了分类。把能源产业置于中国这样一个具体的宏观环境中,分析其实际特点,结合目前的国际形势,从宏观上分析得出中国能源产业技术创新的六个影响因素及其特点:1)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及优质能源比例低;2)能源效率迫切需要提高;3)环境因素;4)价格波动;5)产业联动;6)微小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15.
定义建筑业的能源经济效率和能源环境效率,对中国各省建筑业在2004-2011年期间的能源经济效率、能源环境效率及其分解指数进行测算分析,检验各种外部环境因素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建筑业能源效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建筑业能源纯技术效率较低是制约我国建筑业能源效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中国应通过进一步规范建筑业市场、加大节能减排领域的技术创新力度、提高电力等清洁型能源的消费比重等措施来提高建筑业能源效率.  相似文献   

16.
梳理重庆地区榨菜业由弱小到壮大的历史,可以看出,生产技术的变革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配料这样核心的技术还是包装工艺,都在不断创新.同时,也得力于国内外销售市场的开拓.就其产销组织形式而言,尚存在一些不足,规模性企业寥寥无几,多为独资或合伙企业.  相似文献   

17.
论绿色包装设计发展的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社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包装工业的纵深应用,绿色包装设计日益显示出其积极的环保作用。本文对绿色包装的含义、必要性及设计原则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分析了绿色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绿色包装的系统化设计和人性化设计两大方面。  相似文献   

18.
创新型思维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食品包装呈现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食品包装产业取得的长足发展和进步。食品包装设计存在重平面轻结构,缺乏设计内涵设计、过于奢华以及设计侵权现象时有发生等问题的,提出应用创新型思维进行食品的包装设计。从包装结构的创新性设计到包装的宜人性和环保性,旨在寻求一种具有创新思维的食品包装设计理念来发展食品包装产业。  相似文献   

19.
为推动中国电动汽车产业与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对“十五”到“十三五”期间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对20年来中国电动汽车整车技术、动力电池技术、驱动电机技术与燃料电池技术等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从产业总体概况、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充电基础设施以及燃料电池产业等方面分析当前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现状。研究认为,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在整车及关键零部件方面都培育出一批具有集聚效应的龙头企业,电动汽车产业链已初具规模,但仍存在大而不强的风险,关键核心技术与国际水平具有一定差距;国家应加强政策引导,大力推动核心技术发展,提升现有电池的能量密度,超前部署新型动力电池的研发,并优化电动汽车发展的相关激励政策,制定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残值评估、梯次利用及回收等相关标准和规范,进一步挖掘和探索新型商业模式,建立电动汽车推广与交通体系建设、能源体系升级以及出行结构优化等多领域融合互动的协同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20.
区块链具有数据防篡改、可溯源等特点,智能包装具有数据采集、信息互动等优势,区块链可以为智能包装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提供新技术,而智能包装则可以拓宽区块链的应用领域,两者的融合必将引发智能包装产业模式的新一轮变革。在深入解析区块链发展阶段、分类、特点,以及智能包装功能、作用、发展现状与问题之基础上,努力探索两者融合发展的融合点、融合路线以及融合模式,能够为智能包装产业发展提供切实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