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康德的先验演绎的任务是要证明范畴之对于经验的普遍必然性。康德分两步来完成这一任务,即证明范畴的客观有效性和客观实在性。主观演绎探讨了先天知识所需要的种种主观条件,其目的是服务于范畴的客观实在性证明,而先验想像力的提出则解决了范畴应用于直观的问题。先验想像力能够在直观与范畴之间进行沟通,这种沟通对于范畴之具有客观实在性的说明是至关重要的。由此亦可见先验想像力学说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自我意识作为近代哲学的立足点是从笛卡尔开始的,但它作为一种建构知识的原则则从康德才第一次被系统地呈现出来,<纯粹理性批判>把自我意识作为知识的必然性和普遍性的基础.<精神现象学>拒绝笛卡尔的前提,黑格尔认为哲学是存在本身发展过程的一部分,所以没有第一原理,知识应该从经验发生的语境中去寻找自己的必然条件,知识是存在论意义上的知识,是关于人的、人在世界中如何生活的知识,自我意识是存在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第三个二律背反,康德设定了先验自由在逻辑上的可能性,并对先验自由作出了一系列证明:区分感性世界与知性世界,为自然和自由指出了不同的位置;区分两类因果性,提出了与自然因果性不同的另一种因果性,即自由因果性,这种因果性能够自己开始一个序列却不受该序列的影响;区分人的理知品格和经验性品格,认为自然和自由可以共处于同一个主体中;通过指出知性与理性在认识机能上的自发性,康德设定了自发性的逻辑前提--先验自由.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西方哲学界中的心灵哲学方向的兴起,分析史上的哲学家对心灵哲学中的各个概念已非常普遍。康德的心灵哲学也成为研究的焦点。因此把《纯粹理性批判》放在一个心灵哲学的背景下面来分析考察,分析康德在这个重要著作中是怎样体现出我们现在在心灵哲学领域中讨论的那些问题,康德在什么地方和怎样讨论了心灵,并用康德的著作来分析对心灵哲学问题的一些求解方法,心灵在康德那里究竟是什么,便成为该文的意指所在。  相似文献   

5.
钱康 《社会科学战线》2022,319(1):244-250
康德在他的实践哲学中把对定言命令的可能性证明称为演绎。长久以来,学界都在讨论这一实践哲学中的演绎与理论哲学中著名的先验演绎,尤其是与范畴的先验演绎之间的关系。文章分析了康德对于先验演绎的一般定义,并且具体对比了这两个演绎之间的论证结构,最终得出结论:尽管两个演绎存在一些具体论证上的差异,但它们的深层结构是具有互通性的,都同样符合先验演绎的基本特征。通过这样的分析比较,我们能够更完整地把握康德先验哲学在思辨与实践领域的复杂关系,并且使得一种系统性的先验观念论研究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6.
李荣  张赛赛 《东岳论丛》2011,32(11):84-89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区分了自在之物和本体。超验的自在之物的设定是其批判哲学得以可能的条件和根据,本体作为可思想体是自在之物在其批判进路中的延伸。康德试图通过区分主体不同层次的认识功能来解决主客体的统一问题,但由此造成了自在之物和本体对于客体的分裂。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内哲学界研究康德已成显学。康德的思想不但是西方哲学上一座丰碑,而且在现实的世界中逐渐发挥它促进世界和谐发展的功能,特别是当今全球工业化和信息化的社会中,人们被一些诸如战争、环境、人口、资源等问题所困扰,令人十分困惑。重温这位伟大哲人在二百年前的思想,有一种指点迷津的感觉,特别是他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关于"理性"的学说,更是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8.
傅济锋 《理论界》2004,(5):72-73
物质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重要的基础性范畴。然而在通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中,对于物质定义的理解存在一些模糊认识,甚至误解,其中关键在于正确而准确地把握住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这一基本范畴。  相似文献   

9.
郑争文 《兰州学刊》2006,(11):23-26
《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关于时间的形而上学阐明向我们指出:时间是先天的直观形式;关于时间的整个先验论证意在表明:时间是现象的必然条件。在此基础之上,本文指明:在康德那儿,时间意味着感性和知性的相互限制以及二者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试图从康德凸显人类认识主体的能力及能力的合理性依据——"先天范畴"出发,以此展开了康德整个人类理性批判的核心章节——知性的批判认识,通过对先天范畴合理解读以及人类知性能力的有效正解,试图沿着康德的思想进程理解人类诸认识的可能使命。  相似文献   

11.
理性、自由是康德表达人的本质的核心概念,尤其是他对自由概念的卓越阐释,是其尝试解答传统形而上学问题、道德与宗教问题的灵魂。  相似文献   

12.
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不仅是其早期哲学批判的延续,而且以<基督教的本质>为代表的宗教批判的真正精义就是哲学批判,是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批判;这一批判的真正成果不是对基督教或一般宗教之本质和起源问题的具体解决,而是贯穿于宗教批判始终并作为宗教批判根据的"感性对象性原则"的形成和运用.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之所以能够本质性地超越前人,费尔巴哈对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本质影响,就在于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本质上是由"感性对象性原则"出发的对思辨哲学的批判.  相似文献   

13.
康德哲学的一个核心工作是论证自由,这一工作有两个相互衔接的路径:一个是在<纯粹理性批判>里进行的论证路径,我们称为知识论进路;一个是在<实践理性批判>里进行的论证路径,我们称为伦理学进路.在<纯粹理性批判>里,通过澄清范畴的起源(Ursprung)与权限(Beflugnis)问题,一方面确立了范畴的先验性(a prioritaet),从而完成为一切知识奠定先验性基础的工作,另一面也确定了范畴的客观界限,从而限定了以这些范畴为基础的一切知识的客观界限.而知识界限的限定,在根本上意味着把人从知识主体与感性身份中解放出来,维护与捍卫了人的另一个更重要的身份,那就是作为自在存在者(das Wesen an sich selbst)的自由者身份.  相似文献   

14.
微时代大学生共享理念的生成遵循多重逻辑,其中“微时代”优势是现实条件,“微共享”意义是价值引领,“微主体”诉求是内在动力。同时,微时代境遇下,大学生的共享理念在其演绎过程中也存在“微话语”膨胀:共享价值泛滥;“微空间”世俗:共享心态异化;“微伦理”缺失:共享行为失范等诸多问题。高校必须通过规整“微认同”:彰显本真的共享价值;优化“微空间”:营造良好的共享生态;强化“微监管”:打造规范的共享秩序等多种理路,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共享理念。  相似文献   

15.
西方传统的思想家们力图通过“是者之所是”来把握“在者之在” ,成就了主体哲学和现代科学技术 ;而中国传统的思想家们则从“生生不息”的宇宙大生命中去领会“在者之在” ,成就了以“自然”为最高原则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西方传统的主客二元化的认知结构与主奴二元化的社会结构是相伴而生的。因而 ,克服西方传统的二元论的思维方式和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就必然会彰显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真谛和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文学艺术的本质是由文学艺术整体结构而不是由这个结构中的这个或那个因素所规定的。孤立地考察文艺的某一构成因素,进而将其看成整个文艺的本质,或许也能揭示文艺的某一层面的本质,但从整体上看,则是片面的。已往的几种艺术本质理论,如单一的客观反映论或单一的主体表现论,虽然也包含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却常常以自身理论的相对正确性来排斥和否定其他理论的合理性,以对文艺的某一构成因素的分析来代替对其他因素乃至对整个关系结构的分析。这就要求对文艺本质的研究,应该对已往的艺术本质理论进行综合的辩证分析,以找到一条把它们既区别辨析开来又融会贯通起来的新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17.
高兹从生态理性出发认为,一个真正自由解放的社会将是一个以创造、想象而不是以欲望、贪婪来指导生产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自由时间将以快乐和美感的方式被使用而不只是劳动的中断,自由时间是社会共享的价值而不再只是简单的休息或劳动力的补充。时间解放以及自由时间的最高政治目标在于人类从劳动生产社会向时间解放社会转变。  相似文献   

18.
语言还原法--乾嘉学派的阐释学思想之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裕锴 《河北学刊》2004,24(5):28-32
周光庆认为,中国经学传统中的解释空间,是以意义信仰为最后皈依,以经世致用为主要目的,以立足现实不断开拓为显著特征,经过历代哲人学者的努力开拓,与封建专制社会相互作用,常常是相当宏大的.周裕锴指出,乾嘉学派的"语言还原法",在重现和复制文本原意、保证理解和解释的客观性方面,对中国阐释学的建构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他们提出的"由文字声音训诂而得义理之真",标志着中国传统阐释学最终实现了"语言学转向".严春友则从现象学的视域对中西哲学的两种解释学特征作了分析,认为在中国强解释传统依然存在的情形下,建立那种旨在解释古代文章的作为一门解释技术的"中国解释学"不仅毫无必要,而且也不应该,倒是主张"居中"的现象学和现代解释学值得我们去学习,它或许可以治疗人们在肯定与否定的两极之间跳跃的毛病.李清良鉴于对中西阐释理论的研究目前已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焦点和热点,指出中国的阐释学研究如果不是从自己的时代问题出发,就不具有充分的合法性;从一种不同于西方近代传统的主体性意识角度切入中外阐释理论的研究,可能是使中国的阐释学研究获得其合法性的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19.
经学传统中的解释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光庆 《河北学刊》2004,24(5):24-28
周光庆认为 ,中国经学传统中的解释空间 ,是以意义信仰为最后皈依 ,以经世致用为主要目的 ,以立足现实不断开拓为显著特征 ,经过历代哲人学者的努力开拓 ,与封建专制社会相互作用 ,常常是相当宏大的。周裕锴指出 ,乾嘉学派的“语言还原法” ,在重现和复制文本原意、保证理解和解释的客观性方面 ,对中国阐释学的建构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他们提出的“由文字声音训诂而得义理之真” ,标志着中国传统阐释学最终实现了“语言学转向”。严春友则从现象学的视域对中西哲学的两种解释学特征作了分析 ,认为在中国强解释传统依然存在的情形下 ,建立那种旨在解释古代文章的作为一门解释技术的“中国解释学”不仅毫无必要 ,而且也不应该 ,倒是主张“居中”的现象学和现代解释学值得我们去学习 ,它或许可以治疗人们在肯定与否定的两极之间跳跃的毛病。李清良鉴于对中西阐释理论的研究目前已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焦点和热点 ,指出中国的阐释学研究如果不是从自己的时代问题出发 ,就不具有充分的合法性 ;从一种不同于西方近代传统的主体性意识角度切入中外阐释理论的研究 ,可能是使中国的阐释学研究获得其合法性的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