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事实错误是犯罪主观方面的重要内容,与故意和过失密切相关.以事实错误的概念为基础,对事实错误进行详细的分类,以期对事实错误的处理提供科学指引.  相似文献   

2.
有关共同正犯的抽象的事实错误,在整理并分析日本的学说与判例的基础上,可以提炼出以下观点:其一,与部分犯罪共同说相比,承认不同构成要件间的共同正犯的行为共同说更为妥当;其二,作为判断顺序,共同正犯的本质论应先于错误论;其三,共同正犯的抽象的事实错误可进一步分为,在共谋的时点各共同正犯的认识之间就已经存在不一致的情形,以及虽然在共谋的时点各共同正犯的认识之间并无不一致,但共谋之后部分共同正犯基于独立判断,实施了不同于共谋内容的行为的情形,对于这两种情形,应根据具体案情进行具体判断。  相似文献   

3.
田鹏辉  安巍 《北方论丛》2003,(1):120-122
客体错误是刑法错误中最复杂的问题,必须通过抽象思维才能认识而不能为行为人所直接感知,必须通过理论上的研究才能做出科学的概括而极少从刑法条上看到它的规定。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对其范围、种类及其罪责认定等问题予以澄清。  相似文献   

4.
论原初事实与制度性事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事实”是一个重要的框架性概念。凡能够使得某陈述为真的任何东西都是事实。对事实的表达离不开陈述,但事实并不是陈述;事实也不是事物自身。原初事实是独立于人类制度而存在的事实;制度性事实的核心要素是集体意向性。集体意向性并不能为其所指向的对象增添任何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特征,它唯一增添的是地位功能,而这种地位功能又必须要有原初事实作为其载体。虽然任何事实都是客观的,但原初事实与制度性事实的客观性却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
公诉事实是构成犯罪的特定事实,是具体的、历史的事实,是检察官为请求刑罚权发生而主张的事实。公诉事实的效力范围是对法院的约束范围,公诉事实的效力及于同一自然事实的整体,公诉事实的变更必须在公诉事实同一的范围之内,并且必须经过严格的变更程序。本文在介绍大陆法系公诉事实制度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当借鉴该制度以保护被告人的防御权利。  相似文献   

6.
7.
熊波 《社会科学》2022,(12):175-187
刑法规范是经验事实的集合体,规范与事实无法截然分离。目前依据规范功能和内容性质的区分方法,无法明确给予司法裁判者刑事违法性的实质判断标准,这导致中立性客观事实和一般违法性价值事实,被直接作为司法裁判的依据性事实,规范内部混杂的形式主义刑法观由此产生。刑法规范本质上是一种事实规范体系,“事实”来源于理论总结和立法进程中的事实趋势,而事实对象包含客观事实、价值事实、依据事实三类层级要素。刑法事实规范层级区分方法的类型化运用需要分步骤进行:在客观事实规范层级,区分中立性与否定性规范的出入罪;在价值事实规范层级,明确刑事违法性和一般违法性的衔接事实;在依据事实规范层级,塑造刑事违法性事实判断的独立方法。  相似文献   

8.
最高院的民事诉讼《证据规定》在我国立法上首次肯定了事实推定,但该规定较为粗疏,没有厘清事实推定与法律推定的关系。文章从事实推定与相关概念的比较入手对其进行定位,指出事实推定具有诸多功能和价值,不应轻言否定。同时也认为事实推定存在缺陷,应在制度上予以规范。  相似文献   

9.
栗峥 《理论界》2007,(1):80-81
在再现事实的过程中,叙事的冲动会很自然地产生,对任何事实如何发生的任何言论都需要一个清晰的叙事形式。叙事观并非看不出虚假与错误,而是宽容了虚假与错误,它意识到如果不宽容它们,真实完整的事实就不可能得以真正的建立。  相似文献   

10.
把刑法解释的对象限定为刑法文本,是近代理性主义观念遗留给法学研究的学术遗产。但现代解释学表明,只要我们承认解释者合法偏见的有效性,解释的真实过程就不应仅仅是文本自身的独白,法律的意义只有在解释者目光往返来回于事实与规范之间,并在自己的"偏见"引导之下才能最终呈现出来。在这个意义上,刑事司法的核心任务,无非是如何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建立起没有裂缝的对接,司法的过程于是就成为一个案件事实、刑法规范和解释者之间的合意过程。  相似文献   

11.
乔兴兰  刘鸽 《云梦学刊》2003,24(5):120-122
语言错误是二语学习中最为常见的现象之一。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对错误的分析和研究,可以了解学习者的语言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从而为学习和教学的改进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具体符合说与法定符合说的分歧体现在不同客体能否等价,故意能否拆分这两个方面。为了尊重每个个体的价值,不能用抽象人的概念取代具体人的存在,人身专属法益不能被等价,但非人身专属法益可以等价。法定符合说的数故意说是为了弥补法定符合说评价不足的缺陷而出现的,无论一故意说还是数故意说都难以摆脱具体符合说的影子,回归具体符合说,才是正道。  相似文献   

13.
事实辨析     
事实与物质、客观事物以及关于物质和客观事物的认识都是不等同的,事实是作为主体认识或行为根据的一切客观事物和现象的实际存在状态。它的特性一是客观实在性,不以人的意者为转移,屯不是主观的经验知识;三是主体对象性,客观实在只有在与主体发生了联系,成为一种对象性的存在时,才是事实;三是具体个别性;四是确定性。  相似文献   

14.
刑事司法实践中,由法官认定的司法裁判事实属于社会认知背景下的事实,经验认知的成分始终无法回避,而经验认知是有限认识,没有办法保证判断当时的认知绝对不会出错.因此,法官裁判认定的事实在实体上始终有产生概率性错误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因为案件叙事建构的偏离、证据体系的缺陷以及逻辑推演的盖然性,而与司法过程相伴而生.明确法官形成裁判事实的过程和裁判事实存在概率性错误的合理性,即错案客观上无法绝对避免,对于有效控制刑事错案、树立科学的错案预防理念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15.
张清 《江苏社会科学》2008,24(2):102-108
动机错误是随着意思表示理论成熟后才出现的的一种错误类型,有着特殊的理论基础和内涵。大陆法系主要国家对错误的判断标准有三种:重大性判断标准;表示错误和动机错误区分为主、重大性错误为补充的标准;重大性判断标准为主、动机错误为补充的标准。三个标准的背后蕴涵着如何协调意思自治和信赖保护的冲突。我国现行的重大误解制度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是有缺陷的。未来我国错误立法应采重大性判断标准为主、动机错误为补充的标准,这样既可以克服二元论的理论缺陷,又可以很好的协调意思自治和信赖保护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论事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事实”是认识活动的价值评价的基础,但在理论活动的实际理解上,人们对这一概念的界定是含混与充满歧义的,应予以廓清。本文所论事实,就是人的实践和认识活动对象自身的客观存在状态,从而在更全面的哲学意义上,明确了“事实”这一概念的涵义  相似文献   

17.
事实婚姻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现象,对事实婚姻效力的认定,我国先后制定了不同的法律政策,2001年修改后的婚姻法是通过补办结婚登记手续实现变相对事实婚姻承认的,但现行婚姻法对补办结婚登记婚姻效力认定的规定不够完善,将影响该制度积极功效的发挥。本文从四个方面对现行婚姻法和司法解释关于事实婚姻效力的认定提出质疑,并提出笔者的见解和观点。  相似文献   

18.
如同事实是人们对事物存在状况的客观认定一样,证据事实也不是证据本身,而是依据证据进行分析以判明案件事实的要求事实,其表现形式以命题判断出现,不是事物本身;而证据则仅仅是证据事实的物质载体.  相似文献   

19.
如同事实是人们对事物存在状况的客观认定一样 ,证据事实也不是证据本身 ,而是依据证据进行分析以判明案件事实的要件事实 ,其表现形式以命题判断出现 ,不是事物本身 ;而证据则仅仅是证据事实的物质载体。  相似文献   

20.
法学研究中的事实与价值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法学研究中 ,不同的问题域会引发人们对该问题域中所涉及的研究对象进行思考的不同方式。休谟问题引发了人们对法律世界的两种认识 ,即法律是什么和法律应如何的问题。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构成了法学研究的两大问题域———事实与价值。因此 ,使事实与价值的区分也就有着超越其自身的法学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