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漫说哥萨克     
《哥萨克的末日》(新星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作者王天兵先生曾邀笔者一起探讨过苏联哥萨克的源流。王先生毕业于北京大学,且有长期旅居美国的经历,不过他仍遗憾地说:“我对古代欧亚草原的历史、汉朝与匈奴的关系,以及俄国哥萨克的源流感兴趣有十多年了,但这是个偏门、冷门,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我都没能接触到这一领域的专家学者,即使对此有兴趣的人都极少。我撰写《哥萨克的末日》时,对于哥萨克的历史,竟没能找到可以与之探讨的人。即便这书出版后,也没有发现这样的对象。”王先生说,笔者是他第一次发现国内也有可与之交流探讨的人。  相似文献   

2.
一、关于“札萨克”与札萨克制“札萨克”一词,在《蒙古秘史》里写作“札萨黑”(§153).“札萨克”语源于古突厥语,意为禁止;决定、决议、命令、法令、法典、法律;罚款、罚金、惩办、处罚;贡赋、施给;军事纪律等含义.蒙古语借用突厥语词汇之后,“札萨克”除有上述意义外,尚有政务、政令之意.“札萨克”在《蒙古秘史》中最早作为“军法”一词使用的(§153).  相似文献   

3.
历史车轮在不断前进,人也力求跟上时代,然而人并非至善至关,人对历史的追逐不可避免地受外在、内在因素的制约。《静静的顿河》中有两个主题,一是顿河哥萨克走向社会主义的痛苦历程,二是格利高里在重大历史风暴中的悲剧命运,因此它蕴含着宏大悲壮的民族悲剧和细腻感人的个人悲剧。在肖洛夫霍夫笔下.悲剧中种种的悲哀与无奈除因历史上苏联政府的错误政策外,更多在于哥萨克气质、超阶级的人道主义精神、乡土情结等熔铸于主体内部的自身缺陷阻碍着人的发展.表现出人在历史发展潮流中突破自身局限、调节社会巨变与个性的强烈冲突的艰难。  相似文献   

4.
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郭沫若在治史方面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善于研究历史人物,尤其是擅长于研究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据粗略统计,郭沫若涉及到的古代君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农民起义领袖等各个阶层、各个领域中的历史人物不下一百人.其中花力最多、研究时间最长、著述文字最丰的历史人物,是二千多年前的楚国诗人屈原.郭沫若研究屈原的文章,在三十年代有《屈原》、《屈原时代》;四十年代有《关于屈原》、《革命诗人屈原》、《屈原考》、《屈原的艺术与思想》、《屈原思想》、《深信有一,不望有二》、《屈原·招魂·天问·九歌》、《屈原研究》、《屈原不会是弄臣》、《从诗人节说到屈原是否是弄臣》;五十年代有《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等.  相似文献   

5.
一宫柯创作的长篇纪实文学《黑·白·红》一书,1996年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的副题是《兵团知青生活写真》。写真实际上就是纪实,在尾声里作者表白:”我所写的这些人物和他们的经历都是实实在在的,没有任何虚构”;“我所写的一切,仅仅是为了使读者感受到真实的知青生活”。《黑·白·红》纪实的特点,择其夸夸大者,我以为表现在这么三个方面:1.表现了那个时代特有的脉搏和气息生产建设兵团的组建和一般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不同,除了各军垦农场需要大批农业劳动力之外,更重要的是针对中苏关系严重对立的紧张局面,加强…  相似文献   

6.
人类文化史已经证明,农耕出现之前,一般说来,人类艺术只描绘动物而不描绘植物。“从动物装饰到植物装饰的过渡,是文化史上最大的进步——从狩猎生活到农业生活的过渡——的象征”。这个著名的论断概括了人类艺术发展的重要事实。在人类进入以植物为艺术描绘对象的时代以后,人们最初描绘植物的动机绝不象我们今天所想象的那样简单。比如我国古代在诗歌中最初以“兴”的形式咏唱树木——这是艺术中描绘树木的最早的方式之一——就是如此。事实证明人们最初以树木为“他物”起兴,主要并不是出于单纯的艺术审美动机,而是有着其他的更为复杂的原因。我们研究树木兴象的起源就是要揭示这个原因及其社会历史根源。 就现存的最古老的诗歌来看,以树木为“他物”起兴的诗,其“所咏之词”多是有关宗族乡里之思和福禄国祚观念的。前者如《诗经》中的《唐·有杕之杜》、《唐·杕杜》;后者如《周南·樛木》、《小雅·南山有台》。“他物”与“所咏之词”之间的这种广泛的一致性并非偶然,它们之  相似文献   

7.
美国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用他的冷峻之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人与自己、人与自然搏斗的悲壮画面。无论是倒下去的“海狼”;还是终于找到海边的“那个人”(《热爱生命》中的主人公);亦或是走向大海的马丁·伊登,他们面对严酷的现实,都高傲地挺起自己的脊梁。然而,一直以来我国大多数读者仅仅感悟到《热爱生命》等篇什中吟唱的生命不屈之歌,却忽略了马丁·伊登的倔强绝唱。评论界因过分注重用阶级分析的方式来评论人物,因此,只关注了马丁·伊登通过奋斗进入上流社会之后的失望,似乎在马丁·伊登失望之后,再也找不到强者的风采了。…  相似文献   

8.
自1957年以后,毛泽东同志的诗词创作在艺术表现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气象,这就是先以《蝶恋花·答李淑一》,继之以《七律·送瘟神》二首,以后又有《答友人》、《咏梅》、《冬云》、《贺新郎·咏史》等作品,不再呈现他早期诗作中如史诗性的《长征》再现性的境界,也不是如“言志”的《沁园春·雪》那样,在对自然物境作了出色的描绘之后,将一些精辟的议论形象化。在创作实践中,他已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再向前跨进了一步,进入到了意象化境界。  相似文献   

9.
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最初是根据生活在青藏高原安多地区岭尕地方的历史人物岭·格萨尔王的事迹创作而成的。近百年来,在国际“格学”研究中,探讨这一史诗形成的时代,是人们常常提到的课题。笔者认为:要弄清这一史诗最初形成的时代,即史诗产生的上限年代,首先必须弄清史诗主人公岭·格萨尔在世的时代。弄清了历史人物岭·格萨尔在世的时代,《格萨尔》史诗产生的上限时代也就可以肯定了。为了弄清岭·格萨尔在世的时代,对岭·格萨尔的生年进行一番探讨,这是很必要的。本文拟就这一问题,发表一点粗浅的意见,求教于专家和读者。  相似文献   

10.
在十九世纪浩如烟海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里,有两位令人瞩目的悲剧女性形象——安娜·卡列尼娜和德·瑞那夫人。她们是俄国的“艺术之神”列夫·托尔斯泰和法国的“现代小说之父”司汤达分别在他们的文学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和《红与黑》里,根据真实的悲剧素材,结合自己对没落的封建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新旧交替对的腐朽社会所作的精僻入微的洞悉而塑造出来的。下面,我想从她们的出身、婚姻  相似文献   

11.
试议《战争·男人·女人》所传达的审美信息杨梦菲孟嘉《战争·男人·女人》(依据《一个女人和一个半男人的故事》缩写,见《文学报》“文学大众”专栏第866期)情节曲折,内容独特,不读则已,一旦读了就会牵动每个读者的心!从创作上看,这篇作品是以人物为线,形成...  相似文献   

12.
略论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阶级社会里,历史发展的动力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这个问题有过许多论述。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阶级斗争……是历史的直接动力”。(马克思、恩格斯:《致奥·倍倍尔、威·李卜克内西、威·白拉格等人》)列宁也明确指出:“阶级斗争是历史唯一的实际动力。”(列宁:《再论杜马内阁》)毛泽东同志也指出:“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毛泽东:《丢掉幻  相似文献   

13.
<正> 1985年9月下旬,山东省历史学界和中医学界专家教授及专业工作者五十余人在长清县五峰仙庄,举行了为期三天的扁鹊里籍问题讨论会。会议讨论围绕宋长贵等人的《扁鹊(秦越人)的里籍考证》一文展开。通过讨论,对扁鹊里籍问题初步取得了基本一致的意见。与会者认为,据《史记·扁鹊列传》载:“扁鹊,渤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司马迁还引扁鹊自言“臣齐渤海秦越人也,家在于郑。”很明确,扁鹊是齐国人。又据扬雄《法言·重黎篇》、《战国策·秦策》高诱注、《汉书·高帝纪》韦昭注等书皆云,扁鹊是“泰山卢人”,名越人。卢,齐地,汉初置卢县,在今山东长清县境内。但有人据《史记集解》引徐广曰:“郑当为鄚。鄚,县名,今属河间。”《索隐》因此说。此后,便  相似文献   

14.
《丹尼尔·狄隆达》是一部由神话意象丰富叙述表层的作品。通过借用民间故事及《圣经》中关于蛇的神话典故,乔治·爱略特在小说中的女性人物与蛇之间建立了互为隐喻的关系。神话原型对塑造人物、推动情节发展有着提示和铺垫作用。蛇与女性互为隐喻的关系对探幽乔治·爱略特复杂的女性观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耶律楚材与绰·莫尔根辨析乌兰杰绰·莫尔根是蒙文编年史及古典叙事诗中经常出现的人物。罗桑丹津《黄金史》、《成吉思汗箴言》等史籍中曾多次提到他,人们对此并不陌生。长期以来,围绕着绰·莫尔根这个人物,国内外史学界及文学史界曾作过种种猜测和推论,从而使他的名...  相似文献   

16.
在保罗·奥斯特的《幻影书》里,世界是一个充满幻影的不确定的存在。在这个世界中,自我难以确定,真实的存在无法捕捉,而世界也充满着偶然性。《幻影书》的内容和小说风格所反映的不确定性,是对一个缺乏真实、无法解释、难以把握的漂浮着的后现代现实的回应。  相似文献   

17.
计然为文种辨——兼论文种经济思想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中有一位重要的人物——计然。但这个历史人物确实存在与否以及“计然七策”的归属问题自汉以来已成千古之谜。本文确认计然即为春秋时越国大夫文种,其出生地在今浙江省诸暨市;“计然七策”的基本内容保存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文种的经济思想在中外经济思想史中应居有重要地位,称文种为“商圣”是名至实归的  相似文献   

18.
谭敏 《社会科学论坛》2007,(10):172-176
《丹尼尔·狄隆达》是一部由神话意象丰富叙述表层的作品.通过借用民间故事及《圣经》中关于蛇的神话典故,乔治·爱略特在小说中的女性人物与蛇之间建立了互为隐喻的关系.神话原型对塑造人物、推动情节发展有着提示和铺垫作用.蛇与女性互为隐喻的关系对探幽乔治·爱略特复杂的女性观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1850年夏,恩格斯根据德国进步历史学家威廉·戚美尔的《伟大的德国农民战争》一书中的历史材料,以极大的热情,深刻隽永的笔峰,撰写了《德国农民战争》一书。该书是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和研究宗教历史事件、宗教历史人物和许多具体宗教问题的光辉典范。它把理论上的深刻概括同政治上的精辟分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首次系统地揭示了宗教改革的社会根源、阶级实质、阶级构成和历史意义;全面分析和评述了宗教改革时期主要历史人物的政治立场、宗教思想和历史作用;详细考察了当时德国的神学异端和禁欲主义,深刻揭示了宗教与农民战争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与现实“对话”的成功尝试──读《理想·历史·现实──毛泽东与中国农村经济之变革》陈荣华最近,有幸拜读了温锐先生的《理想·历史·现实──毛泽东与中国农村经济之变革》一书。据我所知,这是温锐先生对中国农民、农村、农业问题进行探索的又一学术成果。读来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