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女性的先锋性在晚清小说中以一种被扭曲的状态呈现,清末小说中指称的新女性,多数含有贬义,内含的评价是一种道德批判,并有着明显的男性视角特征.但这些"新女性"是近代最早争取个人自由和解放的女性.虽然她们的行动未必适当合度,但却用肉身冲击着陈腐的礼教,为女性走向个人解放做了最初的尝试.此后鸳蝴小说是以对"新女性"的否定,重拾旧女德,开始新一轮的言情.而五四文学又通过对鸳蝴小说的清算,去除了清末"新女性"的狭邪和颓废气息,重塑进步的知识女性的理想形象,重新为新女性正名,从而树立起更为成熟的现代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妇女解放的历程中,20世纪上半叶发生的女性观的两次激变至关重要。蔡楚生拍摄于30年代的电影《新女性》,形象地诠释了左翼时期无产阶级“革命妇女观”对五四时期生成的自由女性观的取代,在艺术层面上前瞻性地实现了中国现代妇女问题在意识形态上的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3.
《海狼》的女性人物与杰克·伦敦的性别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杰克·伦敦长篇小说<海浪>中唯一女性人物的分析,揭示作家的人物设计意图在写作过程、故事发展中逐渐被自己修正改变,最终将一个希望歌颂的"新女性"形象送进了传统社会角色的老套中.文章将小说置入女权主义运动第一次浪潮的历史语境中,讨论这种意图与结果的不一致性所反映的当时知识分子对妇女解放运动的矛盾心态.  相似文献   

4.
《无名的裘德》是维多利亚时期作家托马斯.哈代的最后一部小说,也是最受争议的一部小说。中外很多评论家都对维多利亚社会进行了强烈抨击,来控诉社会对裘德的不公。根据达尔文的适者生存法则,分析当时的时代背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裘德因为不适应当时社会而走向衰落;费劳孙却因为适应社会而生存下来。  相似文献   

5.
茅盾小说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大致经历了从“旧女性——新女性——时代女性——都市女性”的艺术探索过程,最终在塑造都市女性时达到了女性书写的理想境界。其形象内质趋于丰厚,叙述方式臻于老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都市女性书写特质,为中国现当代都市文学作出了特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狄更斯通过其笔下女性形象的描述,勾勒出整个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伦理风貌.研究通过对狄更斯小说中女性形象塑造的背景社会文化、伦理学思想潮流和生活经历的分析,得出狄更斯笔下女性分为典型道德模范和道德失范两种形象.进而分析出导致这些女性道德失范的世俗伦理身份转变物质原因,个人欲望使然的主观原因和整个社会宗教伦理观转变的宏观原因.为当下文学领域对维多利亚时代伦理形态的掌握提供了良好的研究窗口.  相似文献   

7.
江南女性与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的盛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篇从江南女性角度考察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盛行的原因,认为江南仕女阶层的崛起为才子佳人小说的兴起准备了充分的外因,而女作家天花藏主人对才子佳人小说的定位意义重大,使得关注与反映新女性形象成为才子佳人小说的重要特征,加之才子佳人小说适应市场的需要从而真正导致了此派小说的盛行。  相似文献   

8.
哈代笔下女主人公的女性意识觉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小说家托马斯·哈代在他的“威塞克斯”小说中创造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这些形象背离了传统价值取向和世俗道德标准,凸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本文将以他笔下的游苔莎、苔丝以及淑等女性形象为对象,从性爱意识、自主意识和自我意识三方面分析了她们“女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9.
不同于早前学界对明治时期女性作家(又称“闺秀作家”)及其作品的研究,北田薄冰的小说《白发染》应被解读成1895年由砚友社青年作家发起的观念小说风潮的后续.作为批判因资本主义兴起造成的当时社会中各种不合理现象的作品,观念小说在1895年一经出版便受到了读者的热烈欢迎.活动于那个时期的北田薄冰,也通过自己的作品直接的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风俗人情犀利的洞察力,也间接地参与了当时的文学运动.在一个女性的自由和发言权被束缚的时代,《白发染》故事内容所隐射的社会问题、女性地位,包括北田薄冰本人让该作品发表于当时知名前卫文学杂志上的行为,都让该作品领先于时代的发展,让北田薄冰作为一个独立的作家,永远地刻印在了日本文学史的书卷中.  相似文献   

10.
陈霞 《理论界》2010,(8):147-149
鲁迅小说《伤逝》中的女主人公子君是个"五四"新女性,她勇敢地冲破封建家庭的樊篱,选择了自己追求的路,但最终却是悲剧的命运。这既有社会原因,也有个人原因。子君的悲剧是当时整个女性悲剧命运的写照。子君等"五四"新女性的悲剧命运启示我们:女性只有经济独立,才能跨出追求"人"的独立的第一步;而只有整个社会解放了,女性才能真正得到解放。  相似文献   

11.
女性的生存价值是历代思想家和学家探讨的重要命题之一,也是明清世情小说的重要描写对象,这个小说流派中的女性形象与历代不同,它具有独特的个性,是叛逆性、依附性、矛盾性的化身。通过剖析世情小说年轻女性形象来解读现实社会中的女性生存价值,找到女性生存的最佳方式,这既是对小说的读解,也是对当时社会的读解。  相似文献   

12.
凯特·肖邦关注已婚女性的生活、感受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她们热爱并追求不同于传统的新生活,因而她的小说后来被评论家称为“新女性小说”。本文以《觉醒》为例并结合相关作品来分析肖邦在此期间作品中妻子的命运,指出爱德娜的死亡实际上代表了妻子形象在肖邦最后写作生涯中的发展:敢于追求自我。  相似文献   

13.
在“五四”时期,写女性的从苦闷到觉醒然后又陷入苦闷,寻求人生的真谛,已成为作家们共同关心的主题。尤其是女作家更为突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出现了“五四”女作家群的小说。鲁迅《伤逝》的出现把这一主题引向了深化。到茅盾《蚀》的发表,新女性的形象从作家们一个又一个典型现象,发展为“时代女性”群的形象。嗣后,茅盾在短篇集《野蔷薇》、《宿莽》,中篇《路》、《三人行》、长篇《虹》里,续续着力塑造了“时代女性”的系列群象。也可以说,茅盾在他早期的  相似文献   

14.
凯特·肖邦关注已婚女性的生活、感受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她们热爱并追求不同于传统的新生活,因而她的小说后来被评论家称为"新女性小说".本文以《觉醒》为例并结合相关作品来分析肖邦在此期间作品中妻子的命运,指出爱德娜的死亡实际上代表了妻子形象在肖邦最后写作生涯中的发展敢于追求自我.  相似文献   

15.
王蓓 《江淮论坛》2005,(5):111-115
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曾出现大量单身女子,即所谓"过剩女子"的现象.其实并非所有单身女子都被视为"过剩","过剩女子"应特指当时的中产阶级单身女子.当时对于这个社会问题的解决方式主要有两种移民和英国国内的女性解放运动."过剩女子"问题的出现与解决,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产阶级理想的家庭文化对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社会的一种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女性追求自由平等、人格独立;反抗封建礼教,追求婚恋自由,追求经济独立,确定社会主体地位方面探索“五四”新女性在五四思想文化背景中从觉醒到反抗到无路可走的心路历程,对“五四”妇女解放运动进行反思与探索,以期揭示女性意识的彰显和遮蔽,再现“五四”背景中女性的真实感受和思想文化转型时期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7.
“时代女性”是茅盾小说创造的重要形象系列,成为文学史上一个自成体系的引人注目的文学形象群。然而当我们从史的角度去考察时,却不能不注意到,新女性形象的创造并不始自茅盾。掀开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章,即可看到,被“五四”浪潮所唤醒,从追求个性解  相似文献   

18.
自我的崛起:论劳伦斯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伦斯在其小说中成功塑造了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她们的共通之处在于都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追求自我的独立和完善.在当时社会历史背景下,女性的日渐独立和自我崛起,既是英国女权运动的激励,也是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客观的时代必然性.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描绘,劳伦斯表达了他对时代女性的关注和理解.  相似文献   

19.
英国作家拜厄特在小说《占有》中以当代女作家独特的视角,发扬女性文学的传统,借助大量的幽闭意象,考察了远古时代、维多利亚时代和现代三个时期的女性人物的生存经历,揭示了从远古到现代的女性生存的集体经验和女性边缘化的历史。  相似文献   

20.
凌叔华的小说创作中,以女性生活、女性心理为主题的那些篇章,书写了新旧时代交替时期的小姐、太太们的生存状况,表现了旧女性的陈旧思想及新女性的局限性.对这些女性进行批判的同时,也揭示出女性主体意识已在她们当中觉醒.从凌叔华这些描写女性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其中鲜明的女性主义立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