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孙立生 《民族论坛》2012,(10):103-105
苗族的丧葬仪式是其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苗族的丧葬仪式,从中发现苗族丧葬仪式的教育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是显著的,人们可以从中学习本民族历史、宗教、习俗、神话、生产等知识,使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延续;其情感抚慰功能减少了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缓解了人们悲伤、焦虑的心情;其社会整合功能加强了家族、宗族的凝聚力量,增强了以村落为地缘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建了新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川南苗族丧葬仪式的田野考察分析认为,丧葬仪式是川南苗族建构其民族价值精神的重要途径,具有传递社群价值意识、修正个体价值意识、整合民族价值精神的功能。但是,由于传统与现代时间观的冲突、文化传播方式的改变、空间距离的变化、核心家庭的转移等原因,川南苗族丧葬仪式的社群价值建构功能逐渐削弱。川南苗族唯有打破时空的限制,提炼本民族的文化精髓,并传递到实际的生活情境,才能使苗族的传统文化、原始价值精神得以蜕变再生。  相似文献   

3.
苗族丧葬仪式是其人生过渡仪式的重要阶段,在整个丧葬仪式里,牛皮鼓作为其特殊的符号自始至终都贯穿前后。通过对"牛皮鼓"的文化建构,基于其作为丧葬仪式的核心地位,"牛皮鼓"这一介质致使亡者达到身份结构的另一层转变,在此过程中,不仅强化了参与仪式客属的共同祖先记忆,也正是通过这种持续不断的"历史性"记忆,族群认同与聚合才得以维系。  相似文献   

4.
从饮食文化、语言习俗与人际关系、节日娱乐、婚姻家庭、村寨建设、宗教活动和丧葬习俗等七个方面,初步探讨展现居住在贵州省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的苗族的山区农耕文化生活习俗.  相似文献   

5.
融水县,古百粤地,曾名融州、融县。自隋唐以来,定居在这里的苗族人口已达十四万之多,形成了该县的主体民族。他们自称“木”、“达木”或“达吉”,和湘、黔两省苗族“同属一个民族集团”。此地位于广西西北部,是历史上自然形成的“千里苗疆”大门户,“万山馥郁,竣极于天,羊肠鸟道,蜿蜒入云”这几句话,是这里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由于交通阻塞,历代统治者武力镇压和实行民族歧视的“羁縻”政策,使他们的历史鲜为人知。他们的丧葬情况怎样?与中南、西南各省居住的苗胞在丧葬上  相似文献   

6.
罗佳 《民族学刊》2017,8(4):68-76,122-123
近年来,苗族史诗及苗族仪式音乐的研究成果很多,但大多侧重对仪式中史诗唱诵的文本译介或价值分析,缺少对音乐的描写及调查研究.我们注意到,苗族史诗的唱述是与其民族的民俗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为此,本文结合田野调查资料,聚焦于川南苗族丧葬仪式上苗族史诗的唱述音乐之民俗环境、音乐形态、史诗语言韵律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显示,苗族史诗的唱述音乐作为较特殊类别的仪式音乐,由多种乐器声响和人的声音相交融,是其民族的音乐、语言和信仰观念的综合表达.把握其唱述与传承的相关关系,对拓展民族音乐学的视野具有学术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椎牛合鼓"和"略比倮"都是苗族古老的民俗活动。"椎牛合鼓"是祭祀远古的祖先,"略比倮"则是普通人家的丧葬礼俗。两者虽然名称不同,目的不同,具体的过程也不同,但从"天人同易"的角度来看,其内在的易学原理却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8.
丧葬是人类社会一种特有的习俗文化现象。由于各民族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自然环境、经济类型的差异,以及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等原因,各民族在丧葬方式、习俗礼仪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即便是同一民族,往往也有所不同,甚至迥然相异,呈现出复杂的现象。生活在我国西藏自治区境内的门巴族,其丧葬习俗便表现出了自己的鲜明特征。1986年7—12月,我们在调查门巴族社会历史、文学的同时,对门巴族的丧葬制度  相似文献   

9.
<正> 在历史发展的漫长岁月中,黔东南土家族长期与苗、侗、汉等民族杂居在一起,其丧葬习俗不断与这些民族互相渗透、融合,逐渐形成了既有本民族特色又带有明显的融合性的风俗习惯。黔东南土家族古代有石板葬、崖洞二次葬、悬棺葬等丧葬习俗。迄今,土家族地区还残存着这些古老丧葬的遗迹。  相似文献   

10.
<正> 长期以来,人们对近代苗族文学的研究总是注重在民间口头文学方面,而忽视了对书面创作的探讨,致使社会各界形成了这样一种错觉:近代苗族没有书面文学。其实,仅就近代湘西苗族文人的诗歌作品来看,无论其数量和质量都足以表明,近代苗族不但产生了自己的书面文学,  相似文献   

11.
苗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分子,其拥有独特的民族魅力和精神。这种魅力和精神深深烙印在本族各式各样的舞蹈中,苗族舞蹈蕴含了特有的民族语言和苗族人灵魂的依托。了解苗族舞蹈,是了解苗族各式各样的歌舞文化和体会其特有的巫文化、农耕文化的必要条件;各式各样的苗族舞蹈体现了苗族人丰富的精神文明,也是他们灵魂的另一个居所;同样的,苗族舞蹈紧密地将苗族人与天地、与社会联系起来形成了独有的苗族舞蹈文化。不幸地是,这种文化在当今的社会里寸步难行,因为政策不当和越来越多的人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忽视,这颗民族文化明珠的璀璨需要新一代人的守护和发扬。  相似文献   

12.
<正>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数千年中所经历的种种变迁,及其某些特有的历史遭遇和生活环境,使苗族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同时也就决定了苗族社会历史发展的某些基本特点。对此,我在《苗族史》的《绪论》中曾概括为五个方面。本文拟就中二点进一步作些论述。  相似文献   

13.
本文拟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古籍和碑刻材料,对苗族的姓名历史和现在,作一探讨。 一、古代苗族有支名无姓氏 融水县北支苗族从贵州省迁入时,分为沙、分、鲁三个支系;至今已有500多年了。据苗族老人说,古代苗族只有支名无姓氏。红水乡高文村89岁高龄的贾青响说;“苗族有姓大约从我祖父那一代开始,以前是没有姓的。我们小的时候,见到汉人进村就说汉官来了,就跑去躲起来。只有村里的头人才  相似文献   

14.
苗歌浅探     
<正> 苗歌是苗族人民自然流露的思想感情,它生动地表现了苗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史、哲学史;也生动地反映了苗族人民的生活特点和习俗。它是伴随苗族先民的劳动生产和社会生活而诞生于远古社会,它由一种原始的哼叹而逐步形战了各种唱腔。但始终以生产劳动实践为  相似文献   

15.
《民族论坛》2012,(17):45-46
<正>遗产发现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苗族是一个崇尚武术的民族,从远古的苗族先祖蚩尤中原逐鹿到乾嘉苗民起义,到20世纪30年代的苗民革囤抗日,正是因为苗族武术,才使这个民族前仆后继、不屈不挠。苗族武术在花垣县流传很广,全县18个乡镇的群众都习苗族武术,流传遍及湘西州8县市和湘、黔、渝、鄂4省市边区的苗族聚居地。  相似文献   

16.
魏晋南北朝之所以独特,一方面在于社会的动荡和政权的更替,另一方面在于文化的民族间交流和区域间碰撞。因此,它在丧葬文化的存续方面,形成了自己非常独特的因时、因事,甚至因人而变的文化现象,变革和适应传统:薄葬回归厚葬,等级制度依然主宰丧葬文化,区域与民族的丧葬文化差异巨大,相信风水能迅速改变命运,佛道等宗教信仰的文化进入民间丧俗之中。这些构成了魏晋南北朝丧葬文化的时代特征,并对后来不同朝代的丧葬文化持续地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陈锦均 《民族论坛》2013,(7):52-55,100
出生和死亡,是每个人一生中都要经历的重要阶段,谁都无可避免。相比成年礼,丧葬仪式也是人们非常重视的人生礼仪之一。在瑶族地区,人死后都要举行较为隆重的丧葬仪式,它代表着一个人一生所有礼仪的终结。和其它民族一样,瑶族人们在举行丧葬仪式时也有属于自己本民族特色的丧葬习俗。本文通过观察广西昭平县一个盘瑶村寨的丧葬仪式,试图从中挖掘出瑶族人们与众不同的丧葬习俗,并依此探讨蕴含在仪式背后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刘莲玉 《民族论坛》2008,(10):18-19
<正>在历史的长河中,长期生活在湘西地区崇山峻岭中的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白族等少数民族群众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民间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民族语言、生活方式和民族风情。如,祭祖仪式类的土家族社巴日、毛古斯、梯玛跳神、苗族椎牛、苗族椎猪、接龙跳香;舞蹈类的苗族鼓舞、土家族摆手舞、侗族多耶  相似文献   

19.
仡佬族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早在殷商时期,就在务川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仡佬文化,其丧葬文化独具特色。本文以务川仡佬族的丧葬习俗和墓葬形式为考察对象,探析务川仡佬族丧葬习俗的文化内涵,以增强仡佬族宗族和族际间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20.
维吾尔族的丧葬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吾尔族的丧葬习俗均与伊斯兰教教义有密切的关系。这种丧葬制度是由维吾尔穆斯林对待死亡的观念所决定,是经过长期发展逐步形成的。 伊斯兰教的教义和丧葬习俗对维吾尔族的丧葬制度的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维吾尔穆斯林的丧葬习俗包括哭丧、报丧、洗尸、亡礼、埋葬仪式、服丧等一系列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