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萍 《决策与信息》2013,(10):194-194
创建和谐企业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持续稳定发展的时代主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党中央提出构建“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愿望,作为企业和工会在落实这一战略任务中有着重要责任与义务。那么作为国有企业,工会如何在创建和谐企业中找准位置充分发挥作用呢?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关作风是党风的重要体现。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对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维护党和政府良好形象,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来,各级领导机关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扎实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广大党员干部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群众对机关作风的满意度不断提高,机关作风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是,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党长期奋斗的目标,也是一项紧迫的工作任务。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以人为本,认真做好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各项工作,致力于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级领导干部要服务好群众,切实打牢建设和谐社会的群众基础,必须在群众“最盼、最需、最急、最烦、最怨”上下功夫、做文章,努力在为人民群众服务中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一、在群众“最盼”上下功夫,以促民富求和谐。当前,群众最盼的是致富快富。让群众富裕起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  相似文献   

4.
在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上,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面对激情万丈的人民群众振臂高呼“人民万岁”。“人民万岁”是发自毛泽东这位人民领袖的肺腑,包含着他深深的人民情怀,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光辉。毛泽东的人民观,即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形成和完善的关于对人民的内涵、人民的作用、党群关系、人民的利益及其实现途径等方面的总的认识和根本观点,是毛泽东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追溯毛泽东人民观的历史渊源出发,结合毛泽东人民观的基本内容,梳理其发展历程,分析其人民观的哲学基础,不仅探讨这位伟人的“人民观”的深刻内涵,而且为我们继续坚持和发展其人民观的基本观点,全面贯彻落实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供哲学依据,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是广为人知的领导语言。那么,在城市建设中如何更好地依靠群众,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使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搞得更好呢?设立“市民建言”机构,建立广纳民言、听取民意的长效机制是有效办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它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和谐机关建设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引领和带动作用。近年来,张掖市委办公室围绕和谐机关建设,从融洽人际关系、创新工作机制、构建优美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7.
民生问题与广大人民群众结合最紧密,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作为档案管理部门,应该加大档案建设工作力度,让档案工作真正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群众,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本文结合本人实际工作经验,首先简要介绍了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义,其次,重点阐述了加强民生档案工作,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反映了13亿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望,意义十分重大。和谐社会,最终是平等、透明社会,不是“特权”的社会,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宣传教育,积极研究并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才能推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淼 《决策探索》2009,(20):68-68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人民群众参与司法活动最直接的形式,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但由于人民陪审员制度涉及面广、环节多、难度大,人民群众对人民陪审员制度不够了解,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很多有待解决的新问题,笔者浅谈一下相关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定要在党的领导下,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真正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3月7日,胡锦涛总书记看望工会、共青团、青联、妇联的全国政协委员并参加联组讨论时发表的上述重要讲话迅速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11.
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始终坚持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方法,是党取信于民、得力于民,取得革命和建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历史时期,坚持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具有更加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是需要各级领导干部躬行实践的重要课题。在实践中,应注重把握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公共服务平台是联结人民群众与政府职能部门的桥梁和纽带,人民群众通过服务平台能够实现在线业务办理,政府职能部门通过公共服务平台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民,信息化社会背景下,做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有利于塑造廉洁政府形象,方便人民群众,其建设水平与服务力度关乎国计民生,对我国社会稳定和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如何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建设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指出:“要紧密结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实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明确指出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提出在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等重大任务中,要顺应人民意愿,实现人民利益。  相似文献   

14.
■民生问题关系到民心向背,关系到立国之本、执政之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也是各级政府改善民生的根本任务《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什么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相似文献   

15.
构建文化强省是河南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广大人民群众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迫切需要。为此,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在新时期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当前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这个观点的提出的确体现了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地区、各个行业共同努力。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7.
正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人民群众参与司法活动最直接的形式,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但由于人民陪审员制度涉及面广、环节多、难度大,人民群众对人民陪审员制度不够了解,  相似文献   

18.
《管理科学文摘》2010,(25):227-228
医院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公共场所,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促进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机构 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落实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关心、爱护的重要载体 是健全和巩固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以人为本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政府部门履行综合应急救援职能和保障社会安全稳定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公安机关如何与医疗机构形成良好的联动机制,提高综合应急救援行动的医疗急救水平,切实做好关心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更好的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构建人为本的平安和谐社会,成为当今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在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以人为本,认真做好关心人民群众的各项工作,努力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而要服务好群众,切实打牢推进社会和谐工作的群众基础,笔者认为,必须紧紧围绕一个“最”字,在群众最盼、最需、最急、最烦、最怨的“五最”上下功夫、做文章,努力在做好群众工作的过程中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