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子合同及其主体资格的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合同是在电子商务中应用的一种特殊的合同形式,在电子合同中,由于合同的存储、订立过程和签名的特殊性,对其主体资格的要求和认定不同于传统的合同。文章认为,应该根据电子合同的特殊性,合理、合法的认定合同主体的订立合同资格,以利于合理确认合同的效力,有效的规范电子合同行为,明确当事人之间的合同责任。  相似文献   

2.
电子合同订立过程中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电子合同制度中 ,大量合同法传统规则仍然具有适应性 ,虽然需要另行创建一些符合网络环境的新规则 ,但是所创建的新规则仍然应当与合同法传统理念相一致。在电子合同订立过程中 ,包括当事人主体资格、意思表示的撤回与撤销、电子签名在内 ,几个关键问题的解决在需要重新审视合同法传统规则进而吸纳入电子合同制度中的同时 ,还要谨慎的创建一些更富技术性的新规则。对于由电子商务派生出来的认证机构 ,在电子合同的订立中承担两种形态的私法责任 :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3.
以电子合同的特定为出发点 ,在分析电子合同与以传统方式订立的合同不同之处的基础上 ,论述电子合同的成立、电子合同形式、电子签章以及电子合同证据的特殊规则  相似文献   

4.
电子商务条件下的电子合同,固其相应证据的差异性区别于传统合同。确认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已成为确保商品交易安全的关键所在。解决电子合同法律效力问题,必须结合网络特点,确定电子合同程序和确认相关证据,以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电子合同作为一种崭新的合同,除了具有传统合同的一些特征外,还具有自身的一些特征;它的产生和运用给传统合同法带来了诸多挑战;现行法律的规定略嫌零散,而且存在着盲区。本文建议在未来的电子合同法中,电子合同的概念应采用广义说,并对与之相关的问题做出系统而科学的规定。  相似文献   

6.
试析电子合同的要约与承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前,我国电子合同的相关法律制度还不够成熟和完善,许多问题都尚处于摸索和探讨阶段。对电子合同订立中电子要约与承诺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并着重论述如何在传统合同框架下履行电子要约和承诺。  相似文献   

7.
电子商务法律问题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电子商务立法应当遵循技术中立、意思自治、循序渐进及国际协作的原则,并对电子商务所涉及的主体资格、知识产权保护与电子合同这个主要法律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合同通过网络订立.电子消费合同所产生的法律问题冲击了传统的国际消费合同法律制度.为了适应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形势,并确保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的信心,我国立法必须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确定电子消费合同的准据法.  相似文献   

9.
电子合同并不符合传统法律中的书面形式要求,功能等同法较直接纳入法更科学地解决了电子合同的书面形式要求问题。国际立法为此也提供了科学的立法选择和示范,我国的相关立法虽然也解决了电子合同的书面要求形式问题,但在立法内容和立法协调方面存在诸多缺陷,应采用功能等同法并通过立法协调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电子合同成立时间的确定规则与传统合同基本没有区别。对于电子合同的成立地点,在无约定时,应以收件人的营业地为准;如果收件人的营业地不止一个,应以与电子交易具有最密切联系的营业地为准;如果收件人没有营业地,则应以其经常居住地为准。我国《电子签名法》已经确立了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电子合同的当事人可以选择是否使用电子签名。未经签章的电子合同仍得以成立。  相似文献   

11.
在电子合同中,投邮主义已经丧失了其存在的基础。虽然传统合同关于承诺的内涵仍然适用于电子合同中的数据电文,到达主义仍是确定生效时间的最佳选择,但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及时性将赋予其新的含义。我国的相关立法并不完善。吸收先进国际立法的经验并完善对数据电文生效时间的规定,将有助于促进我国电子交易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电子合同中,投邮主义已经丧失了其存在的基础。虽然传统合同关于承诺的内涵仍然适用于电子合同中的数据电文,到达主义仍是确定生效时间的最佳选择,但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及时性将赋予其新的含义。我国的相关立法并不完善。吸收先进国际立法的经验并完善对数据电文生效时间的规定,将有助于促进我国电子交易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论电子合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新的交易形式即电子商务.我国<合同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交易形式的要求,明确规定了电子合同,从而扩大了传统书面合同形式的范围.文章从电子合同的含义、特征以及若干法律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两点法理思考.  相似文献   

14.
电子合同典型法律规则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在商业领域的应用对合同法律规则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同时 ,合同法作为调整交易关系的基本法 ,其必然要求将自身扩展到网络空间。网络和合同法碰撞的结果是在合同法领域产生了全新的规则 ,其中电子形式规则、电子错误规则、电子合同认证规则、电子自助规则为典型电子合同法律规则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的进一步普及,产生了无纸化的电子商务这一新型的交易方式,无纸化的电子合同这一新型的合同形式随之产生。对电子商务中电子合同法律效力的确认,对于规范电子交易,保持其高效性,维护其安全性具有不可忽视的法律意义。本文由电子合同中电子数据信息的法律效力入手,采用"功能等同"的方法,对电子合同的"书面""签名""原件"等问题分别予以解决,从而最终对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予以明确的认可与确定。  相似文献   

16.
徐伟功  柳絮 《东方论坛》2005,(6):109-114
随着电子合同的发展,电子合同的管辖权问题成为目前司法实践中一个重要问题.根据美国、欧盟的立法与实践,以及海牙国际私法会议的讨论,目前没有必要制定新的电子合同管辖权规则.  相似文献   

17.
电子合同法律调整:模式与框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DI是基于计算机系统之间相互许可的标准信息组织起来并受到电子方式的影响的商业数据的交换。EDI方式缔结的合同所产生的法律问题冲击了传统的合同法律制度 ,因而要求其进行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8.
电子合同的成立时间应采用到达主义,于承诺到达收件人控制的信息系统时成立.电子合同的成立地点应采用现实空间的标准,以收件方的营业地、惯常居住地等与电子合同具有最密切联系的地点为其成立地点.电子合同的要约与承诺的撤回以及要约的撤销仍可适用传统的合同制度.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电子合同的概念,研究了电子合同当事人的行为能力对电子合同法律效力的影响,认为我国现行法中当事人行为能力的规定应适用于电子合同,并且可以利用电子签名和电子认证判断当事人的行为能力,确保电子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20.
在实质要件方面,电子仲裁协议与传统仲裁法的要求出现了一定的错位与脱节,若不予以适当的协调和衔接,必定影响电子仲裁协议的实质有效性。从这一问题出发,就电子仲裁协议当事人的行为能力、电子代理人、电子格式合同中的仲裁条款等问题展开了论述,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支持电子仲裁协议的实质有效性,维护和保障网络环境下仲裁制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